夏朝为什么能活800多年(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

作者 | 南面书城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我们儿时历史课本上,都在讲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商、周的历史己经是确凿无疑的了,但夏朝到底存不存在呢?却成了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明确定论。读了下面几本书,你可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一,文献学方面的争议。

夏朝的历史,我们最初是从历史文献得知的,《史记》、《左传》、《竹书纪年》等书上,都有明确记载,我们看吕思勉先生的《先秦史》(图一),在论述夏朝等上古社会时,主要是引证大量历史文献的记载。

但历史文献记载也未必都那么真实可信。有些专家学者开始发现文献记载的漏洞,提出质疑。最早提出质疑的是康有为,之后形成了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古史辩》(图二)等著作对一些历史记载提出质疑,包括夏朝是否存在。

当然,肯定的声音也不少,象范文澜、剪伯赞(图三)等大家,认为考古学上提出的“龙山文化”时期,就是夏朝,当然,这个说法很快被否定了。

二,考古学上的争议。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路经,学者们开始采用“二重证据法”,也就是用“地上证据”(文献)和“地下证据”(出土文物)相互印证,随着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印证了商朝的真实存在。但夏朝仍是疑问。

在考古学意义上,仍然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

国家开展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最后提出夏朝出现的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

但这些结论一直存在学术方面的争议和讨论。

首先是西方一些学者不承认夏朝的真实存在。主要理由是证明国家存在要有三条基本证据: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目前为止,我们仍没有发现夏朝文字,而且商代的甲骨文也没有关于“夏”的记录。

西方学者的观点受到国内一些学者的驳斥。文字固然是主要证据,但也不能仅仅因为没有文字就否定一个古代国家的存在,世界上还有些公认的文明古国,也没有文字嘛。

当然,单是反驳不行,还要从正面立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写了《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图四)一书,结合考古学成果,从多个角度来论证夏朝存在。

孙教授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点:一,任何历史文献都没有否定夏朝存在,我们怀疑夏朝存在,是没有道理的,按“疑罪从无”的原则,仅凭怀疑是不成立的。二,从考古学文化序列而言,大量陶器可以作为依据,证明夏朝存在。三,何尊上出现“中国”等字眼,说明那个时期己经有了“中国”的文化认同。

乍一听,似乎也很有道理。

但这一说法,很快有了反对的声音,复旦大学的陈淳教授在《沙发考古随笔》(图五)一书,撰文对孙教授的观点一一进行批驳。

陈淳教授学贯中西,更注重中西考古学互融互通,强调考古学理论构建。他认为我们的考古学理论构建还很不完善。

关于夏朝存不存在的问题,也跟考古理论关系很大。

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夏朝是否存在的探讨,正应了这句话。就是:我们拿现在的观念,套在4000年前的历史场景上,拿千年后的朝代模型去想像“夏朝”所处的历史时期,首先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陈淳教授认为:考古学是一门科学,应该从这门科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去观察分析考古学意义上的“历史”,而不是拿我们当下的观念去理解那段“历史”。

夏朝存不存在,核心问题在于考察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华大地上的“国家”,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把当时的真实历史场景搞明白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三,“文明探源”的转向。

从考古学的角度着,一个关于“夏朝存不存在”的问题,并不是首要的、核心的问题。关键在于弄清楚中华大地上,何时进入真正的“文明形态”。因为国家是文明形成的标志,所以,要探讨早期国家的形成。当然关于国家形成,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建构,是个复杂的理论问题。

于是,由“夏商周断代工程”,转向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形成了系列成果。

如苏秉琦先生《中华文明起源新探》(图六)等,提出了全新的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形成,经历了“古国——方国——帝国”三个阶段,一直存有争议的“夏朝”,处于“古国”阶段,当时中华大地上是“满天星斗”,多个文明形态同时存在,如“满天星斗”,跟我们理解的“大一统”的“夏朝”,是有区别的。

夏朝为什么能活800多年(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1)

夏朝为什么能活800多年(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2)

夏朝为什么能活800多年(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3)

夏朝为什么能活800多年(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4)

夏朝为什么能活800多年(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5)

夏朝为什么能活800多年(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