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春联集锦(千古第一春联)

本人没有读过多少书,在我看来,明朝岭南才子林大钦作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对子,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林大钦,明代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仙都村(现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仙都村)人。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钦高中嘉靖壬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林大钦以不足21周岁的年龄折桂,在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是潮汕本土培养出来的唯一一位文状元。

千古春联集锦(千古第一春联)(1)

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林大钦因母亲不适应京城气候,又深感宦海叵测,且为内阁副辅严嵩等嫉忌排挤,遂告假奉母回乡侍养。回家乡潮州府后,朝廷虽然多次召唤,但林大钦皆“屡趣不起”,“屡促不就”。

也就是说,林大钦20岁上中状元,23岁辞官回乡,放到现在中超赛场上,U23正是黄金年龄,可以“强制”上场。除了林母的原因,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朝廷由严嵩等人把持,林大钦不愿意同流合污,所以有了“屡趣不起”,“屡促不就”。

千古春联集锦(千古第一春联)(2)

回家之后,致力于王阳明的“心学”,继续讲学、钻研学问。《华岩讲旨》就是他讲学时的文稿。当代人整理的他的资料,有《林大钦集》出版。

潮州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传说。潮汕有个习俗,儿童每到十五岁,就得履行“出花园”手续,按例就要“咬鸡头、穿红屐”,相传这个例俗是仿照当年林大钦少年时期的做法而一直继承下来的。最精彩的莫过于他戏弄村姑反被羞辱的故事。相传,有一次独自一人外出闲游,不觉来到一个乡村,看见有一个年轻貌美的村姑正在河边洗衣服,裤腿卷得高高的,露出一双雪白光滑的大腿,几点水珠缀在腿上面,更显得美丽迷人。林大钦一见顿觉魂消魄散,心血来潮,遂情不自禁地吟道:“一双玉箸插银河,红裙绿襦映碧波;状元夫人你不做,岂欲嫁给种田哥?”然而那村姑也非等闲之辈,毫不客气来个“回礼”:“状元头上戴乌纱,十年八载难回家;虽然嫁给农夫婿,日间种田夜回家。”林大钦被她这么一顶,甚感不光彩,但为了显示他“状元爷”的威严,又硬着头皮念道:“我家住在潮州城,刀剑斧头随我行;敢取千年老松柏,何况一个妇人家!”那村姑见林大钦越来越不象话,气得圆睁杏眼,横竖柳眉回击道:“我家就在这河边,内有火炉共铁钳,任你刀枪有多硬,抛进炉中软如绵!”这个故事十之八九是后人编造出来的,就算林大钦有戏弄村姑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村姑恐怕是不会有的。

千古春联集锦(千古第一春联)(3)

和“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能够相比较的也就只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和“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了。至于王勃的“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可以和林大钦的作品做个搭配,糊在门板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境界显然比林大钦的差了一大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又只能是用于做生意的人家。

1545年林大钦葬母于桑浦山之麓,在归途中病卒,年仅三十四岁,放在现在,正是提干的最好年龄。

千古春联集锦(千古第一春联)(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