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

刚看完《悬崖之上》,不愧是一帮戏骨,整个演员阵容之强悍,每个角色演技之爆棚,实际上在今天“颜值肥皂”影视大行其道的环境里,是值票价的,我花了70元买的票。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1)

回过头来说,整个电影情节相对还是比较平庸的,也真是靠了演技和镜头画面撑满了全场。影片中还真是存在了不少BUG,说说我个人的观点: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2)

时间轴和历史脱节。影片中说马迭尔饭店有国联代表,剧中引发“乌特拉行动”的背景是“背荫河事件”,而行动二组最后的逃脱点设置为“罗马尼亚大使馆”。

时间矛盾点:1933年3月27日,日本政府发表通告,宣布日本退出国际联盟-根据历史记载(尽管有几个时间点),但“背荫河越狱事件”是在1934年初秋(9月),且731部队废弃“背荫河实验场”(俗称“中马城”,以首任管理者日本关东军大尉中马而起。建成于1933年)的时间是1934年,隔了将近一年,而不是影片中所说的“一个月后”。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3)

罗马尼亚和伪满建交时间在1940年,且未设大使馆,只有有日、德、意、暹罗和汪伪政权在伪满的新京(今天长春)设立了使馆。从上述来看,电影情节在历史时间取点上,缺乏认真的考证,实为该片的硬伤。

当然,其中有一个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即被营救的王子阳(也有材料称为王子扬),的确是从背荫河越狱并且活着逃出的幸存者之一(也并不如影片所说,只有他一个幸存者)。后来,王子阳成为了抗联的重要军事干部,但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就牺牲在了木兰。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4)

但这里也有个和影片叙事违背的地方,王子阳的逃脱并非是“苏联空降中共特工”的所为,更没有进入哈尔滨。参照 《日本军细菌战》一书的记载:当天越狱的有十八人,三人冻死,三人被伪自卫团逮捕,其中除一名抗联战士被杀害,其余二人被送回背荫河。剩下十二人在抗联交通员的带领下,投奔了抗联。当然,可能是为了制造大片的感觉,该片用了“苏联学校培养的中共特工”这样的背景去设置营救人员的背景。

因此,看完该片,我的闪回是和电视剧《悬崖》的对比,和《风声》的对标,以及各种欧美二战谍战片,如《超级女特工》《德黑兰43年》《类人猿行动》。说实话,如果抛却背景国预设,将其中的人物用欧洲人来演,也就是普通的二战城市谍战片。其实,不及南斯拉夫的电视剧《黑名单上的人》,罗马尼亚的《复仇》,或者说苏联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5)

没有像张译、于和伟,秦海璐等出色的表演,这部电影,不好意思,很平庸。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演员很重要。也说句大实话,除了一些镜头的故意炫技,我真没看出老谋子导演呈现出应有的大师风范。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6)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是伪满警察真有那么凶狠吗?这个到的确要说一下,的确是,而且,影片表现的并不够,其中,也有一个硬伤,作为东北沦陷后的伪满警政系统重中之重的特务科,整部影片竟然没有出现一个日本指导官,这让片子看起来更像是中国人的内斗。而关于伪满警察的文字,我曾经在前两年的头条号中,写过几篇,有兴趣可以往前翻翻找找。

可以说,伪满警察系统并不因为这是个汉奸特务警察组织,就小觑它,而恰恰,它可能是上世纪前半叶中,在中国土地上现代化警察开始从萌芽到成熟中,其中最为特殊,也最为规范、专业化和现代化的警察组织,其缜密和纪律性远甚于同时期的各类警察组织。要知道,抗联队伍在后期屡遭日军讨伐队的追击难以生存外,伪满警察和密探在其中的罪恶罄竹难书。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7)

它的培养基脱胎于日本现代警察的培训制度。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积极炮制伪满洲国,利用奴化教育将殖民意志向东北社会渗透。伪满洲国的警察训化是奴化教育的特殊组成部分,独立于社会教育体系。

1932-1945 年间,伪满政府在新京(长春)成立中央警察学校,各省和特别市设地方警察学校,各县设训练所,分别训化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警察人员。 这种三级警察训化体系为日本殖民者培养了大量的警务人员。训化后的伪满警察,不仅被扼杀了潜在的反日意识,而且成为服务伪满政权、为日本侵略者控制东北社会的鹰犬。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8)

1932年3 月,伪满洲国在新京(长春)成立,伪民政部内设警务司,管理伪满洲国一切警察事宜。彼时的东北旧警察,是接收原张学良政权时期“各市县旗公安局的警察官、公安队和保安队队员而来,约有 9 万余人”,要将这部分人改造成伪满统治的忠实“警魂”,为日本侵华战争服务,警察训化势在必行。此外,此时东北地区警察整体素质相对较差,“警察官中巡官以上粗通文字,警长以下素养千差万别”,并不符合日本侵略者的殖民服务要求。

由此,1932年6月,伪满政府颁布《中央警察学校官制》,12 月在新京正式成立中央警察学校,直至1944年6月改为高等警察学校。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9)

伪中央警察学校学科设置为训化伪满警官群体服务,共三科,每科针对不同训化对象, 功能略异。

一、本科,是干部晋升前的教育,修业时限为一年,学习科目有学科和术科。 学科包括训育、基础法令、行政法及自治大意、警察法、刑法及违警罚法、 民商法大意、 国际公法大意、经济学大意、思想问题、法医学、犯罪心理学、实务(警务、保安、司法、特务、外事、交通、户籍、消防、卫生)、会计、统计助长事务、常识;术科包括操练(含测图)、射击、马术、战术、通信筑营筑城之大意、点检、礼式、武道、体操、捕绳术、急救法。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10)

二、别科(讲习科),专为提高警察官干部的能力而设,修业期限和教授科目由校长制定,一般包括训育、法学大意、警察法、刑法总论各论、指纹法、即决犯、保安警察、卫生警察、特务警察、外事警察、司法手续、勤务要则、公文、满语、保甲指导、急救法;术科包括教练、马术、武道、捕绳术、检阅、礼式。

三、普通科,主要对日本人警察官进行初级训化。 此外,伪中央警察学校特别开设研究科,招收在中央警察学校本科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现职警察官,经所属长官推荐,由中央警察学校校长铨衡认为合格,并能自行负担研究费用者,准予入学。研究科目为“警察行政及警察制度、刑事、特务、外事、交通、消防”,研究期一般为六个月。

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一面将军事力量向前线集中,一面加紧掠夺东北沦陷区,为维持正常侵略秩序,不得不增强警察思想教育,提升警防能力,因此,中央警察学校训化伪满警察官的效率被提升,如本科生修业期限缩短为3个月,每次400人;干部讲习:每期1个月,每次100名,包括日本人和中国人;司法讲习、特务讲习每期1个月。

所有教学科目中,伪中央警察学校最重视训育,以解除思想武装、消除反日意识、培养忠诚为终极目标。 这门课程一般由校长进行,“没有什么定型的教材,而是临时选定教材,如:即位诏书、回銮训民诏书、日满议定书等”,或者用训话的方式传递“日满协和”“一心一德”“日满不可分”等思想。日本教授如主事、学监、部长、教官每月也对各科学员进行 2-3 次训示,称为科外讲演。 此外,实习和见学也是训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如学校组织各期学员中成绩优异者去日本进行一次视察旅行,大约 1 个月到 40 天的时间,伪满警员所到各地会受到“有礼貌地”“亲切的” 接待,同时“参观明治神宫、奈木神社博物馆以及他们的大工厂等”,使伪满警员产生对日本文明的羡慕之情,诱发从器物到思想的转变,从而启发警员忠诚于天皇的思想。

伪满洲国成立之初,便在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警务厅,将原奉天、吉林、哈尔滨的警官高等学校改为警察官练习所,以便迅速培养“亲日顺满”的基层警察官吏。

1932年6月15日,奉天省举办了第一期警官讲习班。伪地方警察学校通过教授警察基本知识,加强业务指导,将沦陷区的普通青年改造成掌握社会控制方法的工具,如调查户口、收集情报、镇压反日革命活动等。 同时,强调精神训练,即“重视身心的锻炼, 培养至诚奉公、质实刚健、坚忍不拔的警察人员”。所以,日本侵略者认为,“只有从这个学校受训而毕业的人”,才够得上“王道乐土”“皇帝陛下”的警察官。

1935年底,伪满政权把旧的警察人员(除了森林警察队还保留一部分之外),完全淘汰净尽, 而代之以新的警察。如此“驯化”而出的伪满警察,不仅在专业技术上达到“高精尖”,更是编织了一张经纬分明的“殖民网”。各级伪警察官经过中央警察学校和地方警察学校的训化,以忠日、共荣为己任,亡国奴生存理念根深蒂固,并在行动上压制东北地区的民族反抗意识,伪满警察群体成为日本侵略东北乃至中国的武力辅助。其忠实执行日本的侵略政策,对民众开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活动的监管,镇压民众相关的一切抗日活动,这类史实资料数不胜数。

为了镇压反满抗日的力量,伪满警察协同日本关东军,以武装力量对反满抗日势力进行 “大讨伐”,分三期进行,从第二期 (1933年秋-1936年10月) 开始,伪满警察成为对反满抗日力量进行镇压的急先锋。根据关东军“讨伐”要求,伪满警察提出了覆灭三江省抗日力量的计划,这一计划不仅涉及到爱国者,也涉及到无辜百姓。从1935年1月至12月间,日伪军警在东北各地讨伐中共杀害抗日军民15695名。在1935年秋冬讨伐中,伪满警察就打死打伤抗日军民11430人,逮捕1429 人。据《伪满洲国警察史》记载,从1933至1936年的整个治安肃正期间,东北抗日军死亡41688人,伤26448人,这些伤亡数字中就包含许多老百姓。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11)

1940年12月至1941年3月,对安达、肇源、肇州、肇东等地进行大讨伐、大搜捕,使中共龙江工委和龙江救国会及所属的10个救国分会遭到严重破坏,共逮捕抗日救国会员和群众329 名,其中被判死刑72人,百余人被判无期徒刑,还有19名爱国者被伪滨江省警务厅特搜班用铁丝捆绑后,运到江边投进冰窟窿淹死。为了灭口,凿冰窟窿的两名渔民也被投进冰窟。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12)

从伪满警察设立之日起,就在警务司内设立了特务科和侦察室。

特务科负责政治、思想、宗教、工人运动、出版、言论、结社的管理等,搜集特务情报。从1937年到1942年,5年时间里,共搜集各种所谓的情报3000余件,向上级呈报的有600余件;1942年4月至1945年8月,3年的时间,仅7名警察就搜集情报18000件。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13)

侦察室主要是对反满抗日人士进行残酷的迫害和秘密处决,它在伪满境内出任务是秘密调查官吏、各经济团体、宗教团体、教育团体的活动,主要是监视这些团体及其成员与中国关内或与外国人的联系。

在县警务科设特务股,警察署设特务系,特务的主要职责是控制全民的思想、言论、出版、集会、宗教信仰以及流言倾向动态等。县团级以上的旧东北的军阀官僚、高级知识分子和宗教信徒中负有名望的人被特务股列为重点监护人,每月对这些人视察两次,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言论以及是否有反满抗日的嫌疑; 对一般百姓,则采取到处寻风、盯梢、跟踪和尾随的方式,对他们任意盘查以及对其人身及住宅进行搜查。如认为有反满抗日的嫌疑,立即逮捕,并开留置票拘押。审讯时轻则拳打脚踢,板抽鞭笞,重则坐老虎凳、翻肋条、灌洋油及辣椒水等,手段毒辣,令人不寒而栗。

真实的谍战训练(悬崖之上我之评点)(14)

因此,无论是从伪满警察的设立、演变,还是从伪满警察所具备的特点来看,不难看出伪满警察是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重要帮凶,是维护其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层面加紧对东北社会的控制,为日本侵略者效忠,残害东北民众,尤其是反满抗日者。

所以,伪满警察的培训和实际执行,无不渗透了殖民者的“良苦用心”,其残忍和恶毒和其主子不相上下,没有最恶只有更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