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

常州青果巷,自明清以来,古巷走出了唐荆川、盛宣怀、瞿秋白、张太雷、吴祖光等100多位文才武略、享誉中外的知名人士。史良、赵元任、刘海粟、周有光、刘国钧等老一辈著名的党外代表人士都出生、成长、生活在这条传奇的巷子。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1)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2)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3)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4)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5)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6)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7)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8)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9)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10)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11)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12)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13)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14)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15)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16)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17)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18)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19)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20)

常州江南第一巷(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21)

这条巷子,是常州记忆的“根”。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常州老城区中部,东至和平路琢初桥,西通南大街,南枕护城河。运河由文亨桥入西水关,经东西下塘,穿城后出东水关蜿蜒向东。街区内分布有名宅故居、祠庙殿宇、桥坊碑石、林泉轩榭、古井码头、戏楼剧场、学堂校舍,是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呈现“河襟南北、街贯西东”的街巷形制和“古巷通幽,人家枕河”的江南神韵。青果巷是常州文脉之地,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街区,一步一斑驳,一眼一历史。举目,牌匾上面刻着“进士”二字。这里先后走出了近百名科举才俊和一大批近现代名人,遍及政治、文化、艺术、教育、实业、科学等众多领域,被誉为江南名士第一巷。巷通巷,院套院,宅连宅,寻步其中,狭窄幽深。这里有着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周有光图书馆、史良故居、城隍庙戏楼、进士坊、会元坊……“1 7 N”街区博物馆群落正在陆续开放,粉墙黛瓦里内藏万千世界。青果巷中的房屋多临河而建,还形成了与河道并行的小巷。弄堂或长或短,仿佛在弹奏着记忆深处的旋律。入夜,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与柔和的灯光交相辉映。在这里,每一片瓦、每一扇窗、每一处翘起的屋脊,都在诉说着老常州的故事。这条巷子,千户人家尽枕水,百舸争流在青果,青果巷因河而兴,士绅荟萃,《常州赋》记录了当年商贾云集之盛景。繁华与清幽在这里从来没有矛盾过、冲突过。她既是江南市井,又是人文聚落出名人,且名人部落的群体性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清代诗人龚自珍用“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评价青果巷。桨声与书声相融,果香与墨香交汇,“出为闹市,入可隐逸”。 “名人栖而成名居,名居汇而成名巷”。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中,常州市以名人文化、名人故居为重点,深入发掘、整理、打造统战文化地标。在桥上凝望,望着河水缓缓地从房屋后面流过,好似看到历史的河流铺展开来,引领着我们去探索,寻找那历史深处的青果巷。细品始建于明代、清代的老建筑风貌,前往史良故居、周有光图书馆等展馆,感受常州名人辈出的文化生态;穿行于会员坊、进士坊等牌坊之间,体味常州精神文化气质的传承;漫步南市河畔,体验城水相依,人家枕河的江南风情。江南自古就是天下文枢,青果巷走出的名人大多具有崇文尚教、儒雅博学的特性,在众多领域成为跨界圣手。瞿秋白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文学重要的奠基者之一;赵元任是清华国学四大导师,精通音乐,还担任过清华大学物理、数学和心理学教席;周有光既是一位经济学家、又是一位重量级的当代思想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对于青果巷的记忆,也与他的专业叠加在了一起。青果巷既繁华又清幽。临河而居,窗外是静静流淌的古运河,船帆来往,桨声灯影,热闹无比。赵元任、瞿秋白和周有光3人都住在青果巷,都从事文字改革。赵元任在青果巷16弄西侧的湛贻堂居住了10年,度过了青少年时代。“我们家在运河边上,前门在路上,后门在水边。河没有桥,只有由船连起来的渡桥,人在船上走过去。大船来的时候,摆渡船就分开,叫开渡,大船过去之后再合起来,人又可以走来走去。”赵元任与周有光既是远亲,又曾是近邻。他比周有光年长14岁,当时彼此未能交往。直到40多年后,周有光才与这位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在美国相会。瞿秋白就出生在周有光家对门的八桂堂天香楼,但1903年他4岁时,被迫随家人迁出八桂堂,辗转住进了常州城西的瞿氏宗祠。如今,这里定名为瞿秋白故居,成了他的纪念馆。抗战胜利后,周有光住在上海山阴路东照里,他惊奇地发现,这里也是瞿秋白曾经住过的地方。周有光和瞿秋白在认识之前,已经在常州和上海做过两次邻居,这也许正是文脉冥冥之中的连接。从青果巷里走出来,“说母亲就会想起青果巷,说起青果巷就记起母亲”。周有光喜欢“青果巷”这个名字,会“让人联想起青橄榄的味道,先苦,然后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