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象日几月几日(世界大象日象)
要说当今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自然非大象莫属了。去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的“北上之旅”,引发了全民观象的热潮。
今天正值世界大象日,那些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亚洲象如今怎么样了呢?前不久,我们去了趟云南省西双版纳,看了看这些珍贵的“大朋友”。
亚洲象。熊王星/摄
随着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不断加强,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从上世纪末的100多头,已经增长到2019年底约300头。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是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诺亚方舟守护亚洲象”项目地之一,是我国亚洲象种群的主要栖息地之一,也是我们此行探访的目的地。
一千余亩大象“食堂”开门“营业”
为了缓解亚洲象因栖息地与人居环境重叠所致的人象冲突,自2016年以来,SEE诺亚方舟守护亚洲象项目在西双版纳州开展多方合作,在阿里巴巴公益宝贝爱心商家等捐方的支持下,采取社区参与的保护模式,推动以亚洲象为旗舰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生态系统内自然修复,主要开展栖息地生境修复、社区生计替代、生态系统监测、自然保护宣传教育四个方面的工作。
农田变成了“大象食堂”,吃饱了的大象直接躺在田地里呼呼大睡。
在勐海县,我们了解到今年的1043亩的亚洲象食源地已经建设完成。据项目监测执行方、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程师袁盛东介绍:“目前食物源补给区内的食源植物长势良好,存活率高于90%,可以为亚洲象长期提供食物源、水源以及良好的栖息环境,以吸引众多的野生亚洲象在食物源补给区基地里活动,减少因为寻找食物而进入当地群众的生活生产区域里的频次,缓解因亚洲象外出而引起的人象冲突。”
大象“食堂”里种植的芭蕉。芭蕉生长周期短、可多次生长以满足象群大量的食物需求。
除食源植物外,硝塘对亚洲象也至关重要。亚洲象需要通过硝塘获取食物中匮乏的矿物质元素,来补充自身代谢损失和维持体内生理平衡,但天然硝塘在自然环境中稀少。
因此,项目结合栖息环境、食源、水源等野生动物生存必要的因素,采取近自然的方式,先后在勐阿镇为亚洲象共建立了9个人工硝塘。
红外线监测到人工硝塘旁出现的亚洲象。
在探访的过程中,我们还“偶遇”到了亚洲象粪便及大象足迹。亚洲象的粪便可以作为研究和保护亚洲象的数据支撑,也能为种子萌发和土壤微生物生长提供养分和环境,甚至被昆虫所利用作为居所。通过沿途观测、分析亚洲象的足迹,我们也能更好地了解象群迁徙的方向及线路,为深度研究这一种群的栖息环境提供支持。
用科技守护“人象和谐”
和栖息地建设工作同时进行的还有亚洲象监测预警系统。SEE诺亚方舟守护亚洲象项目采取并推广集合红外相机进行长期值守、AI自动识别、系统远程控制报警等功能于一体的声光报警系统。系统能及时在指定时间内对指定范围人群,进行亚洲象活动的预警广播。
用来通知村寨居民亚洲象出没情况的声光预警设备。吴学文/摄
这套联络系统,不仅帮助那些在田间工作、不便使用通讯设备的村民及时接收消息,还通过安置在田间各处声光预警系统及时收到预警,避免人象遭遇而导致人员伤亡。
“追”大象的人
除了科技的力量,为当地村民及时发出预警信息的,还有这样一群人——野象监测员,也被称为“大象预报员”。这是一份非常艰苦和危险的工作。关注着大象的一举一动,几乎成为了监测员们生活的全部,“被大象追赶”也是日常发生的事情。
张德林正是其中的一名野象监测员。
张德林。
2019年以前,他的30亩农田几乎每年都会成为“大象食堂”。甘蔗、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一到成熟的季节,都成了大象的口粮。
在勐海县林业和草原局、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的支持下,张德林成为了一名野象监测员。他和伙伴们要负责为当地村民寻找到野象活动的最新踪迹,确定管辖片区内野象(群)的数量,并通过相关渠道发布象群信息,为居民提供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保障居民外出时不与象群遭遇。
野象监测员在观察大象。摄影/周岗峰 供图/勐海县林业和草原局
旁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野象,却是张德林和监测员们最熟悉的朋友。他们给每一头野象取小名,对它们如数家珍。他们跟着野象跑,也被野象追着跑,试图寻找人与象之间进退的答案。
让人、象、森林重修旧好
在过去50年中,为发展经济,人类开始大量种植茶叶、橡胶、咖啡等经济作物,这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导致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同时森林内的树木密度增加,林下空间收到了挤压,亚洲象喜食的植被却随之减少,严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失去了原本的食物源,亚洲象被迫逐渐转移到人类的田地里觅食,它们和人类的活动时间、空间高度重合。当看到人类对他们的不欢迎态度和恐吓,亚洲象失去了以往的温文尔雅,开始以暴力捣乱来回应人类。
因此,预警监测只是减少人象冲突的一种被动性措施,将经济林退还给自然林,解决象群栖息地萎缩、分割、破碎等问题,修复亚洲象赖以生存的热带雨林,让它们“有家可待”,才是保护亚洲象的根本解决方案。SEE亚洲象项目的栖息地修复工作正是遵循了这样的思路。
在保留栖息地内亚洲象喜食植物的基础上,SEE诺亚方舟守护亚洲象项目采用正向间伐的手段,对林区较为茂密的区域进行疏伐,清理了栖息地内的入侵植物,种植了粽叶芦、芭蕉、构树、竹类等丰富多样的亚洲象喜食的本土植物,以此来提升亚洲象栖息地质量,丰富了食物源,并在周边区域系统的开展亚洲象及其他野生动物活动情况、土地利用、气象、物候等全方位监测,以科学的监测数据来评估栖息地优化成效,逐步修复热带雨林。
SEE诺亚方舟守护亚洲象项目栖息地生境优化——抚育间伐。
此行探访中,我们还了解到,在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淘宝逛逛的支持下,项目今年还将完成595亩的亚洲象栖息地及廊道修复优化工作,亚洲象通过廊道可以在各子保护区之间自由往来,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亚洲象的保护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缓解人象冲突,重新建立人象边界,探索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友善依存的关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森林是人和象共同的家园,
愿人类的“大朋友”被温柔以待,
愿人类与亚洲象和谐共处。
感谢此次参与探访的各位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四川观察
财新传媒
哔哩哔哩公益
up主:Yui柯基大聪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