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为什么吃粽子的古诗(五色新丝缠角粽)

关于端午为什么吃粽子的古诗(五色新丝缠角粽)(1)

五色新丝缠角粽

——咏端午节古诗词赏析(三)

王传学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见于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最早粽子是用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

在端午节期间,由于民间食粽等风俗的盛行,因此在古代诗人笔下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唐代诗人郑谷有“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宋代诗人韩元吉有“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的诗句,描绘的都是对粽子的喜爱之情。端午节还有挂艾条、插菖蒲、饮菖蒲酒等习俗,体现了端午避瘟保健的意蕴,在古诗中也有过生动的描绘。

北宋词人欧阳修在《渔家傲》中写道: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 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上片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表明了人们在端午节的喜悦之情。下片写在端午节,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这首词意境高雅,浪漫香艳,把端午时节粽子飘香,人们共饮菖蒲美酒的美妙场景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情不自禁地向往。

北宋大诗人苏轼的《南歌子·杭州端午》,写端午节游杭州吃粽子、品美酒、赏湖光山色的雅事: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楼,这十三楼是临近西湖的一个风景点。有这样的记载:“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于此 。”此词以写十三楼为中心,但并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大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也为此词增色不少,十三楼的美色就是通过与竹西亭的对比而突现出来的,省了很多笔墨,却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移情的作用也不可小看。词人利用歌眉与远山、目光与水波的相似,赋予远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创造出“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艺术佳境。晚云为歌声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种移情,耐人品味。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是说词人及其同伴面对湖光山色,尽情听歌,开怀痛饮。歌女眉头黛色浓聚,就像远处苍翠的山峦;醉后眼波流动,就像湖中的滟滟水波。接着补叙一笔:“游人都上十三楼。”意即凡是来游西湖的人,没有不上十三楼的,此一动人场面就出现在十三楼上。为了写出十三楼的观览之胜,词人将古扬州的竹西亭拿来比衬:“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这里说只要一上十三楼,就不会再羡慕古代扬州的竹西亭了,意即十三楼并不比竹西亭逊色。

据《舆地纪胜》记载,“扬州竹西亭北门外五里”,得名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竹西亭为唐时名胜,向为游人羡慕。

过片以后极写自己和同伴于此间的游赏之乐。“菰黍连昌歜”,写他们宴会上用的粽子,材料普通而精致味美。“琼彝倒玉舟”,“彝”为贮酒器,“玉舟”即酒杯,句意为漂亮的酒壶,不断地往杯中倒酒。综上二句,表明他们游赏的目的不是为了口腹之欲,作烹龙炮凤的盛宴,而是贪恋湖山之美,追求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最后以写清歌曼唱满湖山作结:“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水调,相传为隋炀帝于汴渠开掘成功后所自制,唐时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水调歌头即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此二句是化用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意,但更富声情。意思是不知谁家唱起了水调一曲,歌喉宛转,音调悠扬,情满湖山,最后飘绕着近处的碧山而去,而傍晚的云彩却不肯流动,仿佛是被歌声所吸引而留步。

南宋诗人陆游的《乙卯重五诗》,描绘农家的端午习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宋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诗人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适逢“重五”,即端午节,写下此诗。

诗中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俗。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戴上仿照屈原流放江南时戴的高高的帽子,在高冠上插着艾蒿。又依照旧俗,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全诗朴素自然,真实具体,乡村农家过端午节的习俗跃然纸上。

从诗人对端午这一天生活的具体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至少从南宋开始,端午就有了纪念屈原和卫生保健的双重内涵。

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陆游,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实现,只能像辛弃疾那样“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欢乐中暗藏着多少伤感,在闲适中流露出多少无奈啊!

这首诗语言质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那江南端午的风俗习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真。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写作境界。

再看苏轼《浣溪沙》所写的端午浴兰节习俗: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端午,东坡被贬惠州已是第二个年头了,在端午节这个团聚的日子里,想到自己的侍妾朝云,于是作此词送给她。

因端午节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又因这天少女须佩灵符,簪榴花,还称“女儿节”。本词描写了妇女们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

上片描述妇女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于朝云来说,最好是绿色细绢——“碧纨”,正好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天气稍热,易出“轻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朦胧美衬托出来了。“明朝端午浴芳兰”,点明端午浴兰的节日习俗,体现了朝云由芳体及兰心的淳朴纯真美。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这正是古老节日文化发扬光大的表现。

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将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互致节日的祝贺。诗人与朝云同过端午节,祝愿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端午风俗跃然纸上。

晚清诗人李静山的《节令门·端阳》则是写的平常人家的端午生活:

樱桃桑椹与菖蒲,

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

却疑账主怕灵符。

在端午节,老百姓除了吃粽子,还要喝雄黄酒,有些地方还吃桑葚。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贴符水,以祛病避邪。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说门口贴了黄符,让人怀疑是主人怕债主上门来收账,于是用灵符使他避开。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摸鱼儿·午日雨眺》,叙端午风俗,深切怀念屈原: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上片写词人雨中所见之景。端午这一天,天下着雨,湖中水面又添了涨水的痕迹。各种水生植物长得正旺,水色一片嫩绿。岸边烟雾笼罩的柳林遮掩着亭台楼榭,空中白鸟衔鱼飞舞。湖中驶来一艘画船,橹篙划水发出轻柔的水声。一会儿又拂过新出的荷叶,沿着湖堤转弯,冒雨前行。描写出一幅安宁闲适之景。

下片抒发了对屈原隐曲的深情。诗人感叹道:这里长满芦苇的洲渚,不比潇湘之水深处浅,细雨如烟似雾,如神话传说中人鱼的眼泪下滴,也与屈原投汨罗江而死,后人写诗作赋投入江中凭吊相似。满腹的忧怨哀愁难以表达,只有凭借用彩线缠裹香菰(即包粽子)投入江中以示这千古的脉脉哀思了。写到这里,词人伤心得说不出话来。只记得那天在酒楼里,看水中嬉戏的人们散尽,自己醉酒中迎风离开。凄清孤寂之状溢于言表。

诗人端午之日逢雨,雨中凭眺,见景生情。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故词之上片先描绘了此日雨中凭眺的所见之景,而于下片转入抒情,抒发了对屈原的深切祭念之情。词中对屈原的凭吊语其实蕴含了词人的今昔之慨和身世之感。值得注意的是前景并不显哀怨凄清,而后情则思致含婉幽怨,前后形成较大的对比。如此大的转折、大的起落,便更使所抒之情深厚郁勃,沉致幽婉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