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甘陵残碑书法作品欣赏(山东宁阳葛石河洼水库发现五世同堂碑)

汉甘陵残碑书法作品欣赏(山东宁阳葛石河洼水库发现五世同堂碑)(1)

本配图为漕河水库(金水湖),小屋底下有多块石碑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各地大修水利工程,很多石碑被用作建筑石料,有的被砸成碎块,有的作为整块料石使用,这样也就让部分石碑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有的石碑裸露于外,能够看得见碑文,有的则因被其他物体覆盖而看不到碑文。石碑除了部分来自庙宇,大多来自乡野田间,一般为普通碑刻,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就雕刻书法角度来看,有些碑刻颇具欣赏价值。

汉甘陵残碑书法作品欣赏(山东宁阳葛石河洼水库发现五世同堂碑)(2)

本图为河洼水库建筑物

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有个河涯水库,当年修建大坝时就用了很多石碑。现在发现坝上有个石碑群。其中一块石碑比较特别,碑文密集紧凑,且全用隶书刻写。因碑首隶书题刻“五世同堂”四个大字,这里称之为“五世同堂碑”。

五世同堂碑,刻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距今已有二百四十年历史。该碑被置于一间石屋墙根之下,左下少部分碑面被遮盖,碑文正文完整,字迹清晰。通过对石碑碑文进行抄录、断句、翻译,我们可以了解碑文所载人物及其生平事迹,同时还可以欣赏一下碑文堪称精湛的雕刻书法艺术。

汉甘陵残碑书法作品欣赏(山东宁阳葛石河洼水库发现五世同堂碑)(3)

五世同堂碑

碑文实录

碑首大字隶书横题:五世同堂

碑文正文,小字隶书,右起竖排:

公諱中道字和德醇樸其謚也愚忝属親誼知之甚稔 惟 公性秉醇謹專以農闌固守非分毫不敢妄干其教子也爲田経商惟適其宜蘭孫繁盛習文演武不惜財物各随器使數卅年間相繼遊泮者三世而得四人焉可謂隆矣邇來家儲充盈公又享秊最高皆稱五福冨壽居先 公不亦兼備矣乎愚嘉其垂衤善之難得因述之以誌其略云

公生於康熙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八囸卒於乾隆四十七秊四月二十三日享年七十九歲

元配郄孺人生於康熙四十三年月囸卒於乾隆元年九月初一日享年三十三歲

繼配王孺人生於康熙四十四年月囸卒於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初七生日享年六十六歲

碑心大字隶书:處士鄉謚醇樸張公暨(德配郄、王孺人之墓)

左边落款

儒學(生員□□顿首拜撰)

大清乾隆四十八年歲在癸卯(□月穀旦)

汉甘陵残碑书法作品欣赏(山东宁阳葛石河洼水库发现五世同堂碑)(4)

碑文改写为简化字,并断句如下:

碑首大字隶书横题:五世同堂

碑文正文,小字隶书,右起竖排:

公讳中道,字和德,醇朴,其谥也。愚忝属亲谊知之甚稔,惟公性秉谨专以农阑固守,非分毫不敢妄干。其教子也,种田经商,惟适其宜。蘭孙繁盛,习文演武,不惜财物,各随器使数。卅年间相继游泮①者,三世而得四人矣,可谓隆矣。迩来家储充盈,公又享年最高,皆称五福冨寿居先。公不亦兼备矣乎?愚嘉其垂衤善②之难得,因述之,以志其略云。

公生于康熙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八囸③,卒于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享年七十九岁。

元配郄孺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 月 囸,卒于乾隆元年九月初一日,享年三十三岁。

继配王孺人,生於康熙四十四年 月 囸,卒于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初七囸,享年六十六岁。

碑心大字隶书:处士乡谥醇朴张公暨(德配郄、王孺人之墓)

碑文左边落款,小字隶书:

儒学(生员□□顿首拜撰)

大清乾隆四(原文疑似“五”)十八年岁在癸卯(□月谷旦)

[注:①游泮,明清科举制度,经州县考试录取为生员者就读于学宫,称游泮。泮即泮宫,原为西周诸侯所设的大学之名;②衤 善;③囸,同“日”。]

张公中遒事略

根据碑文正文记述,译成现代汉语:

张先生,名中道,字和德,醇朴,是其谥号。愚对他十分了解熟悉。先生秉性严谨专注,固守农业,非分之事丝毫不敢妄干。他教育孩子,或种田,或经商,适合干什么就什么。子孙众多,或习文,或演武,不惜财物,根据各自情况需用多少就用多少。三十年间,三代人相继有四人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被录取为生员在县学读书,可谓不少。晚年家境殷实,先生又享年最高,都称他五福俱全。先生不都占全了吗?我赞扬先生难得一生良善,于是提笔写文,记述先生生平。

先生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五月二十八日,死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月二十三日,享年七十九岁。

元配郄孺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 月 日,死于乾隆元年(1736)九月初一日,享年三十三岁。

继配王孺人,生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 月 日,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2)八月初七日,享年六十六岁。

汉甘陵残碑书法作品欣赏(山东宁阳葛石河洼水库发现五世同堂碑)(5)

碑心石刻大字隶书释读

处士乡谥醇朴张公暨(德配郄、王孺人之墓)

这是墓碑名,表明墓主人。括号内字为阙文,根据通行体例补。墓为张和德与其原配(郄孺人)和继室(王孺人)三人合葬墓。

解释一下“处士”和“乡谥”: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读书人。明清时期给故去的人刻碑,一般写“明故处士”“清故处士”,或直接写“处士”,表示对墓主人尊敬,其实并非所有人都是读书人,写上“处士”无疑是溢美之词。乡谥,有的写作“乡诔”,乡里、坊间给予美称。称号是大众对墓主人一生品行给予的评价。

汉甘陵残碑书法作品欣赏(山东宁阳葛石河洼水库发现五世同堂碑)(6)

碑文左边落款,小字隶书

儒学(生员□□顿首拜撰)

大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岁在癸卯(□月谷旦)

[特注:“乾隆四十八年”此处“四”字损坏,看不清楚,疑似“五”字,如果是“乾隆四十八年”,则为“癸卯”年(1783);如果是“乾隆五十八年”,则为“癸丑”年,立碑时间则为1793年,张公中道去世(乾隆四十七年)后十一年。暂按“乾隆四十八年”释读。]

碑文左边为落款,写明碑文撰写人身份、书丹人身份,以及立碑人、立碑时间。

因这块碑被石屋墙根压盖了一部分,不知撰文者、书丹者为何人。

古人立碑有其体例和格式,了解相关的古文化知识,有助于看懂碑文,参考(→看不懂碑文?从民国年间一块墓碑看碑文的撰写体例及传统文化因素)

结语

从这块“五世同堂”碑碑文记述来看,墓主人张中遒忠厚本分,晚年家境殷实,在后代教育上比较开明,或种田,或经商,适合干什么就干什么,换句话说,是什么料就干什么营生,读书、习武不惜财物,需要多少都能给予满足,给孩子成人成才提供充分必要的物质条件。作为封建思想意识浓厚的朝代,张中遒先生能做到这些,是很难得的,在家庭教育方面,也给后人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借鉴。

碑刻整体版面安排得当,行距、字距间隔合理,疏密有致,密而不堵,疏而不散,行笔流畅,布局得当,气贯统一,从书法角度看,书丹者书法功底深厚扎实,整篇碑刻是一件很好的书法艺术佳品。

————

(说明:碑刻视频、图片由黄京京老师拍摄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