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区街道划分(长宁区虹桥街道连续三年获评这项工作的优秀)

在日前公布的《2022年度长宁区“一网通办”工作评估结果通报》中,虹桥街道被评为“一网通办”优秀街镇,这也是虹桥街道连续第三年获得该荣誉称号。

上海长宁区街道划分(长宁区虹桥街道连续三年获评这项工作的优秀)(1)

自“一网通办”上线以来,虹桥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市、区“一网通办”的工作部署,不断深化“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推进“家门口”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15分钟智慧政务服务圈,不断提升办事群众的便捷度和体验感。

上海长宁区街道划分(长宁区虹桥街道连续三年获评这项工作的优秀)(2)

三年多来,

虹桥街道“一网通办”工作

有哪些成效?

为群众带来了什么便利呢?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纵深推进,夯实“基本功”,政务服务更高效

虹桥街道积极发挥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这个服务群众前沿窗口的作用,紧紧围绕“新大厅、新服务、新体验”改革理念,在中心有限的空间内叠加功能、合理规划,在大厅环境布局上注重细枝末节、做足内功。

合理设置扫码引导区、人像采集区域、“一网通办”自助专区、后台协同区和审核督办室,既有效分流大厅办事人群,又全方位地满足办事群众的各类需求;

上海长宁区街道划分(长宁区虹桥街道连续三年获评这项工作的优秀)(3)

全面实施“一网通办”综合窗口改革,实现综合窗口比例达到100%;

对照市级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评估标准、政务服务“好差评”、12345热线、文明城区复评、行风政风等工作要求,抓牢制度落实,建立“菁英”培训体系,狠抓业务“基本功”,打造“全岗通”办事小能手。

三年以来,中心共受理各类业务9万余人次,接待咨询7万余人次;好评率99.99%;电子亮证应用及两个免于提交1.6万余人次;打印证照2.8万余人次。

数字赋能,织密“服务网”,延伸服务显速度

全面推进“家门口”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努力构建5 6 18 X“一网通办”智慧政务服务网格,不断扩充数字政务服务应用的覆盖面。

围绕服务对象、服务需求、办事区域“三积聚”的特点,合理设置6个“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为企业白领及周边居民提供“楼门口”“家门口”一站式数字政务服务体验;

上海长宁区街道划分(长宁区虹桥街道连续三年获评这项工作的优秀)(4)

以智能化、数字化为突破口,自主探索研发推出18个社区事务“移动窗口”自助办服务点及5个“远程办”服务点,逐步打造实体大厅业务“在线导办 远程帮办”受理服务新模式,实现高频业务自助办,大厅业务远程办;

上海长宁区街道划分(长宁区虹桥街道连续三年获评这项工作的优秀)(5)

依托“虹桥街道旗舰店”赋能社区公共服务,先后上线“人民建议征集”“小型项目备案”“历史传承之旅”“智慧助餐”“调查问卷”等模块,逐步形成“线上可查、线上可约、线上可办”的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

上海长宁区街道划分(长宁区虹桥街道连续三年获评这项工作的优秀)(6)

三年来,6个“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共计提供各类服务6万余人次;18个“移动窗口”及5个“远程办”窗口共计服务群众0.89万人次,旗舰店访问量达5.5万余人次。

上下融合,唱好“宣传曲”,推广引导全方位

为提升“一网通办”在办事群众中的知晓率,不断培育群众网办习惯,虹桥街道多措并举,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了宣传推广,营造了浓郁的宣传氛围。

制作部分高频事项“网上办”教学视频及网办操作手册、定期开展虹桥“政策e站”线上政策宣传活动及“一网通办”微课堂,不断提升群众网上办、掌上办的实操性;

上海长宁区街道划分(长宁区虹桥街道连续三年获评这项工作的优秀)(7)

邀请社区楼组长、志愿者等担任政务服务体验员,社区青年担任智能帮办员,通过沉浸式体验、学习,感受“一网通办”为生活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商务楼宇、居民区、商业街、公共绿地等开展“一网通办”宣讲推广及政策咨询,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折页纪念品、有奖竞猜,进一步扩大“一网通办”的普及率和覆盖面;

上海长宁区街道划分(长宁区虹桥街道连续三年获评这项工作的优秀)(8)

成立虹鹰智能帮办服务队,依托“智能帮办5G Pad”为企业白领、残障人士、困难群众及不能网上办理等特殊对象提供代办、跑腿办服务。

上海长宁区街道划分(长宁区虹桥街道连续三年获评这项工作的优秀)(9)

截至2022年12月底,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政策宣传活动72次,惠及社区居民及周边白领8500余人次,通过上门、跑腿等方式为社区居民进行帮办服务340余人次,受到了企业白领及社区居民的认可。

让我们一起回顾

虹桥街道“15分钟智能政务服务圈”

推进进程

●2020年3月,虹桥街道将“一网通办”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

●2020年3月,在东银中心设立了全区第一个楼宇营商服务中心,打造了全区第一个“一网通办”自助办理专区,引入全区第一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一体机。

●2020年4月,在营商服务中心引入了全市首台居住证“即审即批”自助终端,让居民可以3分钟内 “即审即批”取得居住证。

●2020年5月,自主探索研发小程序,通过人工跑腿 数据跑腿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打造社区事务“楼门口”“家门口”移动窗口,推动部分社区事务(即“100 社区微事务零距离服务清单”)延伸进16个居民区和街道辖区东中西2个重点楼宇服务阵地。

●2020年6月,事务中心大厅增设“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大力普及网办、掌上办的知晓率;增设“电子亮证专窗”,开辟居民证件免交材料的绿色通道。

●2020年7月,成立虹鹰智能帮办服务队,依托区大数据中心的“智能帮办5G Pad”,为孤老、听障人士、行动不便的特殊困难居民上门提供跑腿办。

●2020年10月,在全市首个“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的古北市民中心在设立“一网通办”古北市民中心服务站,让中外居民可一站式办理住房租赁合同网签备案、临时住宿登记等高频事项。

●2020年12月,“虹桥街道旗舰店”在“随申办·市民云”上线亮相。

●2021年4月,在上服T CAT创意园进驻了“一网通办”超级终端(涉企版)和智能文件柜,设立了第四个“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

●2021年7月,作为区民政局推进“一键延伸办”进社区的试点,在全区率先通过“智能双屏一体机”实现20多项业务远程直办和一次办结,助力社区居民跨越数字鸿沟。

●2021年8月,推出“随申办·虹桥街道旗舰店”二维码,先后上线“人民建议征集”“小型项目备案”“调查问卷”等模块,并针对海外人才荟“4 1”平台的服务和智慧老年助餐点等服务,广泛征集群众意见。“虹桥街道旗舰店”访问量为10852人次,列全区第一。

●2021年9月,探索研发“移动窗口”远程办2.0版,打造实体大厅业务“在线导办 远程帮办”的受理服务新模式,并以营商服务中心和古北市民中心两个服务点为试点,让事务中心涉及200个办理事项几乎全部实现远程申办受理。

●2021年11月,围绕社区公共服务,将“历史传承之旅”“智慧助餐”应用嵌入旗舰店,成为全区首个访问量突破2万人次的“街道旗舰店”。

●2022年1月,“移动窗口”爱建服务点升级成“远程办”并试运行。

●2022年3月,“移动窗口”长虹服务点升级成“远程办”并试运行。

●2022年8月,“移动窗口”虹梅服务点升级成“远程办”并试运行。

●2022年9月,在国峰大厦进驻了“一网通办”超级终端,设立了第五个“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

●2022年11月,在古北璟宏人才公寓进驻了“一网通办”超级终端,设立了第六个“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做深做实楼门口、家门口“5 6 18 X”“一网通办”服务网格。

来源:上海长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