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修真传说故事(翻新三年前的文章借假修真)

三年前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借假修真》的文章,不过后来感觉写得太差,为了不被人耻笑,被我删掉了。

真没想到竟然有人还记得,在后台还提起这个词。

为了方面没看过这篇文章的读者,把当时自己对于「借假修真」的理解复制过来:

取“借假修真”这四个字,其实是告诉自己,要在事情上磨,磨的是心性和方法论,如果只是为了做事而做事就丧失掉了一部分这个事情的意义,真的就变成经济学中理性人的角色,透过劳动换取报酬,但实际上一个人想要在工作上成长,需要的是方法论的迭代,从里面总结归纳出共性的东西,来提升自己的效率。当然从赚钱维度上,这种其实挺慢的,不过犹如打怪升级一样,不能老想着找生活游戏中的bug,应该想到如果生活的副本换了,你还能活下来,并生活的很好吗?除非你掌握了一个找bug的方法。“真”换句话说就是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本质是什么?真代表着一种最高的层次。举个不恰当的比喻,世界是物质的,那物理学不断切分到原子,当然还可以继续分,如果用原子看待这个世界,那么具体的物质就成了表象。真正的高手是指能看到原子一直到目前的物质是怎么来的,又怎么与其他物质进行交互联系,从而展现出了目前的样子。形象点的例子是电影《超体》中露西的最后状态,人类是如何进化到现在的样子,车水马龙的世界,在过去是什么样的存在,等等。当达到如此高的层次,你还会纠结怎么赚钱发财?怎么坐到高位?——这会形成强大的自我掌控感,然后自由才会出来。这种冲击最早是读《遥远的救世主》体会到的,基于客观世界存在 他们的缺陷认知(影响他们),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整个过程出来,真犹如救世主般的存在,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只能依赖于自己。

现在看当时的思维,有几个很重要问题:

01还停留在一个「本质主义」的层次里

当时的自己认为会有某个静态的本质存在,然后让自己可以基于这种静态的本质去追求。这个思维让后来的自己吃了很多苦头。

在《这才是心理学》中对于本质主义进行了很深刻的批判。本质主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陷阱。历史上很多哲学家,透过自己琢磨和思考的人,喜欢用本质主义来解释世界。

而科学是从本质主义走向了操作主义。

科学家取得进步的方式,并非是从事物的内在本质或本质属性的角度去解释,而是通过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得以进步。

什么是操作主义?

简单来说,科学家并不回答关于宇宙的「终极」问题。科学理论里的概念是立足于可观测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相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被测量的。

比如,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本质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的价值在哪里呢?更好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感觉到幸福快乐,如何让自己感觉人生有意义。这些问题是积极心理学、动机心理学去尝试回答的问题。

02层次问题是没有止境的

在这个维度上当时自己思考有两个谬误:

①喜欢韵律的秩序感,以为有韵律有秩序就是代表着真理。

在人的需求层次中,安全感是仅次于生理需求。而自然界本身有强烈的不稳定因素。比如在古代的时候,人是无法控制天是否能下雨的。甚至连预测都做不到。所以,才会有所谓的皇帝祈雨文化。认为明君就会风调雨顺,昏君就连年干旱民不聊生。当然,现代人已经没有了这种因果关系。

虽然科技的迅猛发展,让我们用高楼大厦和灌溉工程躲避了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但是仍然有其他的问题困扰着我们,不管是与自己的关系,还是与他人的关系。我们依然对于安全感有强烈的需求。

这种表现就是强烈的因果导向。但是并不是追求真正的因果,只是追求一种内心安定感。因为在实际过程中,变量极其多和复杂,如果用科学术语来解释基本的因果,人的大脑承受不了。

我们大脑进化出来是追求效率,而非追求正确率。

「秩序偏好 」就是这样一种信号,为我们提供这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人们特别喜欢谈趋势、谈走向,喜欢在变化与成长背后找出规律。因为这个会带给我们极大的心理安全感。

当然如果是基于客观事实和科学方法去进行归纳总结规律问题倒不大。

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更多的其实是「语言的秩序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就在这里。

比如,《礼记》中的这样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话相信很多人都背的很熟了。估计有些人如果在演讲中背出来,肯定会跟「背菜名」一样,得到台下观众的热烈鼓掌。

这段话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设计出了一整套从小到大、从内到外、从知识到德行、从个人求学到天下太平的流水线。整个过程听起来非常顺,韵律感十足,让人根本挑不出毛病来。

但这些真的是因果的逻辑嘛?

一个人真的非要有“齐家”的能力,才能“治国”吗?一个人如果对“格物”没兴趣,他就势必“心不正”吗?

这也许只是作者自己的一套推理逻辑而已。只是听起来是递进关系,再加上语言的韵律,让人自然就信服起来。

更有意思的例子,可以对比以下三句话:

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命运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习惯,习惯改变行动,行动改变思想。 习惯改变思想,思想改变性格,性格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

是不是同样的如此有道理,让人甘拜下风?

这里可以总结成,不求因果,但求韵律。

而在探寻因果关系上,有如此多的方法,但是现在人类社会主流认可的还是科学方法。没错,不是那些深山里飞仙得道,仙风道骨,一百多代独家绝学的大师们,也不是那些身价几百个小目标的成功企业家。

②人的启发感来自「意向层次论」

在自己原来的思维里,提到了层次性,但依然是基于还原论的逻辑。读了一些复杂科学领域的书,就发现这种认识太浅了。低阶的层次可以由于数量而涌现出高级智慧。

比层次高低,本身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想要的是结果,只是我们假设的是,层次高的人好像更能得到好的结果。

然而在《对赌》中就特别提到了「概率」的问题。就是所有的决策都对,你的认识也很到位,依然由于概率问题,而得不到好的结果。

当然层次高懂得概率的人,在赌桌上肯定是要虐那些自作聪明的人。

当时自己为什么会觉得层次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呢?

简单来说,就是「意向层次论」的影响。

一件事的终点在哪里?从理论上是没有边界的。比如阿里巴巴公司的目标是活102年,但是活1002年也没啥问题啊。当然从历史上回顾来看,好像没有这么有生命力的组织。

边界到底在哪里呢?其实是在每一个人的心理。

意向层次论是进化心理学中的词语,指的是一个人理解他人意图的能力。

小孩子在4岁的时候,不仅能够理解人都是有意图的主体,还知道他们也都是具备心理状态的主体。开始理解更复杂的心理,比如信念和愿望。他们能意识到人们的行为是由某些东西驱动的,也就是人们相信这个世界的应该是某种样子。

而层次性就是在人与人交互中你能理解到第几层。(这就是人的心理终点)

关于这个概念我曾经写过一篇《人类意向层次论高阶碾压低阶》文章。

这里举个例子,1997年,行为经济学之父理查德·泰勒(Richard Taylor)与《金融时报》合作刊登了一道数字竞猜题:

从0到100之间选一个数字,使这个数字尽可能接近其他参赛者(比如有100人)所选数字平均值的2/3。

现代修真传说故事(翻新三年前的文章借假修真)(1)

结果很多人选择33和22,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0。

猜33和22的是思考不足,这就是我们经常在职场上说的不动脑子的人。

猜0的则是聪明人,往往考试会考满分的人。这些人过于理性。如果这种人对他人过于严苛,就变成了「穿普拉达的女王」。

现实中最终获胜的数字是13。

也就是说,一个理性人需要再往回思考一个问题,其他大部分人会猜多少。然后在这里面找到某个数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智慧的人。

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比你多思考一层的人,你会觉得这个人好厉害啊。我没想到的,他都想到了。

思考本身没有终点,但是终点在其他人的心智中。

比如当时我觉得自己思考已经挺深入了,但实际上依然是处于一个很低的层次,并没有触碰到背后的原理。我们在职场上有时会碰到一些绝顶聪明的人,特别擅长总结和归纳,但是依然会遇到其天花板,那层天花板就是这些归纳和总结是不是与科学体系匹配。

这就是道理的局限性。当我们听一些成功人士经验分享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也许那些经验只是一些幸存者偏差而已。

没错,他的很多理论层次确实比你想的更高一层,甚至多层。

但是也不代表这些听着很有道理的道理,真的那么有道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