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手作饮品(玉溪土味饮料马井木瓜水)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风味,对于玉溪人来说,木瓜水是记忆中最熟悉的味道之一。一撮拉成细条的木瓜粉,搭配上冰镇红糖水、玫瑰花酱和熟芝麻粒,是玉溪人最爱的“土味”饮料。晶莹剔透、冰冰凉凉的木瓜水不仅口感清爽,更承载着人们的美好记忆。

广西手作饮品(玉溪土味饮料马井木瓜水)(1)

坚守

不想让这门手艺失传

在风味小吃云集的玉溪,木瓜水是当地特色美味之一,不但味道好,而且消暑解渴,价格亲民,走街串巷时,时常可见售卖木瓜水的摊贩。

广西手作饮品(玉溪土味饮料马井木瓜水)(2)

红塔区春和街道春和社区马井6组的李竹林和丈夫,每天都会在家里制作好木瓜水,再用三轮车拉到百米外的马井美食街摊位售卖。凭借精湛的制作技艺,她家的木瓜水在当地小有名气。

广西手作饮品(玉溪土味饮料马井木瓜水)(3)

“小的时候,父亲就制作木瓜水,用一对箩筐、一个盆、一个瓦盆,挑着走街串巷地卖。”李竹林说,她家有姐妹5人,从小她们就给父亲打下手,耳濡目染中学到了制作木瓜水的技艺。

一个铁货架、一顶遮阳的布棚……1997年,李竹林在马井老电影院旁,摆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木瓜水摊。“那时的木瓜水卖3角一碗,除去成本,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李竹林说,因利润微薄,她家原本有4个姐妹都在卖木瓜水,后来都转行了,只有她一人坚持了下来。

广西手作饮品(玉溪土味饮料马井木瓜水)(4)

“我不想让这门手艺失传了!”凭着这个朴素的执念,李竹林坚守着父辈的木瓜水制作的传统技艺,并以此谋生。她用自己的名字“竹林”为自己的木瓜水命名,在传承“老味道”的同时,不断创新工艺,如今,竹林木瓜水已成了当地一块响当当的美食招牌。

技巧

凭的都是手感和眼力

3月16日清晨,记者来到李竹林家。她的家里整洁卫生,在两排整齐摆放的瓦缸里,装着刚揉好的木瓜水,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香甜味。李竹林说,这是熬制好的糖水散发出来的味道。

木瓜水制作流程

李竹林的丈夫叶云红正在一个瓦盆里娴熟地揉着一袋用布包好的木瓜籽。木瓜籽是一种叫做假酸浆的草本植物种子。清洗干净后,在清水中不断揉搓包着木瓜籽的纱布袋,种子吸水后,在揉搓的作用下开始出浆,粘滑的物质便从纱布中渗出。大约半个小时,纱布不再粘滑时就可以取出了。

广西手作饮品(玉溪土味饮料马井木瓜水)(5)

广西手作饮品(玉溪土味饮料马井木瓜水)(6)

揉好的黏滑液体静置1小时左右,气泡逐渐消散。此时,李竹林便会拿着勺子,打去瓦盆上浮着的气泡,之后在黏液里加入清石灰水静置,使其凝固成木瓜粉。“每盆加多少清石灰水,没有固定的比例,都是凭感觉的。” 谈起制作木瓜水的技巧,李竹林信心满满,虽然都是凭手感和眼力来,但她从来都恰到好处。

广西手作饮品(玉溪土味饮料马井木瓜水)(7)

凭借精湛的技艺,2020年底,李竹林成为了红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瓜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创新

将配方不断调整升级

和木瓜水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李竹林,不但制作木瓜水的技术得心应手,而且对原料也是了如指掌。每年10月至11月份,是假酸浆的种子成熟采摘的时候。这时,李竹林就会购买上千公斤种子在家里储存,这是来年一年的用量。此外,她还会预留出一部分,与新种子混合使用。

广西手作饮品(玉溪土味饮料马井木瓜水)(8)

相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消费者,如今的人们口味更加挑剔。为了让木瓜水的口感更好、更健康,李竹林对父亲传下来的配方不断调整。她选用3个品种的红糖与白糖配比熬制糖水,这样熬出的糖水会散发一股特有的香甜味。每年的4月,李竹林都会用新鲜的食用玫瑰,腌上百斤的玫瑰糖。

广西手作饮品(玉溪土味饮料马井木瓜水)(9)

香甜冰爽,是记忆中木瓜水的味道。进入3月,木瓜水迎来销售旺季,可持续热销到10月份。李竹林说,旺季时,她家每天可销售近16盆木瓜粉,按每盆10公斤计算,每天要销出160公斤。

开屏新闻记者 李春丽 摄影报道

责编 罗秋旭

校对 郭毅

编审 李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