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对联(袁世凯称帝惹众怒)

袁世凯的对联(袁世凯称帝惹众怒)(1)

1911年,随着一声枪响,辛亥革命正式在武汉爆发,全国各个省份都纷纷发表独立声明,脱离清政府统治,支持革命。不久,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但好景不长,在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依靠手中的军队强逼孙中山让位,自己成为了中华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的对联(袁世凯称帝惹众怒)(2)

此时,中国摆脱了封建王朝腐朽的统治,全国上下生机勃勃,呈现出追求民主自由的崭新面貌。但袁世凯通过手中的权力倒行逆施、排除异己、打击政府中反对他的人,建立起了独裁政府。

袁世凯的对联(袁世凯称帝惹众怒)(3)

随着他手中权力的增大,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萌生了永远把持权力,并且传给下一辈的想法。在他的授意下,身边的幕僚编造了各种“祥瑞”,为他的复辟找寻合理的借口。不久,他就称自己得到了上天和人民的支持,登基称帝。

清王朝覆灭之后,封建帝制早已不被全国人民所接受。复辟之后,各省先后独立,组成护国军队,讨伐袁世凯,全国上下兴起了“讨袁”热潮。武人可以兴兵讨伐,文人没有军队,但能够制造舆论,反对袁世凯。许多文人都写文章骂袁世凯,还有很多人不敢明着反对,便把反对的意思藏在对联当中。

袁世凯的对联(袁世凯称帝惹众怒)(4)

例如“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表面上看,这副对联没什么问题,把袁世凯和民国相提并论,夸两者永垂不朽。但细细一看,两副对联字数不一样,虽然千古对万岁对的很工整,但是袁世凯对中华民国就不贴切了,三个字对不上四个字。分析到这里,可能很多读者就明白了,这副对联的讽刺意义就是在这里。“袁世凯”三个字对不上“中华民国”四个字,这副对联的真正含义就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袁世凯的对联(袁世凯称帝惹众怒)(5)

这副对联的讽刺其实还算委婉,只是用对不起来评价复辟这件事,并没有直接攻击袁世凯本人,另外一副对联就没这么客气了。这副对联不但讽刺意味强烈,感情色彩浓厚,而且上下联行文非常奇特。这副对子上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是“孝悌忠信礼义廉”,单看对联,只会觉得这个对子勉强对得上,但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上下联之间可以说是毫无关联。要理解这副对子真正的含义,要从字面以外去理解。上联由数字组成,没有“八”这个数字,下联“礼义廉”少写了一个“耻”字,隐含的词就是“忘八”和“无耻”,连起来就是骂袁世凯是个无耻的王八。从这两幅对联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连骂人都能骂的这么有艺术有文化,水平低一点的人看到还以为是在夸赞,真的是令人叹服。

袁世凯的对联(袁世凯称帝惹众怒)(6)

这么多讽刺对联的流行,也证明了袁世凯的复辟举动是多么的不得人心,这也注定了他注定灭亡的下场。果然,在这内外交困,全民反对的境况下,袁世凯又惊又怕,最后抑郁而死。仅仅83天,袁世凯和他的帝王梦就被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这场闹剧落下了帷幕。

参考文献:《袁世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