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话巴山夜雨时何 姝,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曾经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曾经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却话巴山夜雨时)

曾经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 姝

是夜,窗外连绵不断的雨啊,像一张巨大的帘幕笼罩着她的心。想起这雨已绵延了好几天,她的内心陡生烦乱和忧伤,那年那月那雷同的雨季又弥漫了心间。

从前,喜欢诗词的她,雨意味着调皮和浪漫。万万没料到,那年那月那雨季于她而言,似乎成了一场不祥的预告。平时很难见母亲生一次病、难得吃一颗药,可那夜母亲来不及向所爱的家人说上只言片语,就匆匆走完了一生。

母亲的走,将她的内心推向了绵绵无尽的雨季。

都说人到中年经历一些事才会真正体会,生活是一个奇奇怪怪的东西。也许前一秒你还有说有笑,后一秒现实可能把人击个粉碎。更让人憋屈的是,明明是悲痛,哭却变成了成年人的“奢侈”,不是想痛哭就有痛哭的机会,还得顾及场景和身边的人。有时不仅不能哭,还得咬牙及时扛起生活的责任。

那年那月那雨季深深地刻烙在脑海。她知道,母亲只是大千世界中一位非常平凡的人。可她倔强地认为,或是老天真的有情,知道母亲生前是一位善良的人,那段时间的雨,肯定是它在为人世间少了一位善良的人而惋惜落泪。

送母亲出殡前的那个雨夜又历历在目。深夜,客人、锣鼓队员、家里人都安排归位,忙碌了一天的她,默默地守着母亲冷冰冰的灵堂,麻木地续着香火。不是她迷信,而是遵老家风俗,到逝者出殡前要香火不断。明知凌晨5点母亲就出殡,她假装坚强,没勇气抓住最后和母亲相处的机会放声哭一场。她不敢哭,是因为怕刺激到极度悲伤的父亲。母亲走后那段日子里,她一直充当着一个不真诚的人,明明内心很悲苦,却假装淡定地千方百计地安慰家人:人,总会走的,妈妈是因为寿元到了。我们都坚强生活,就是对妈妈在天之灵最好告慰!

母亲生前待人友善豁达,山里山外熟悉的人都纷纷叹息其匆匆离开。那些年,并不富裕的母亲,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给东家送去的那碗米,给西家的那把面,替邻家娃交的学费,帮隔壁垫的药费,都是母亲从在外工作的父亲汇给家里买农肥的钱里,一分一角挤出来的……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乡邻们还记着。母亲的出殡日,他们口口相传,告诉了在外的儿女,并且每家人都订了几朵花圈。老家风俗,出殡时花圈要一并到坟地。可农村这些年除了剩下些老年人,年青人大多外出务工。母亲凌晨5点出殡,意味着天未亮,她想到那么多花圈要一并到坟地,不由犯难了。这些年农村的年青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一些老年人不可能起来那么早,又不忍心惊动到悲痛中的老父亲和病期的哥哥。那夜,她想了很久很久,一咬牙作出了最后的决定:一个人来扛!

雨季的农村黑夜,除了偶尔几声犬吠,就是无边的漆黑阴森,不时一阵风吹草动,让人毛骨悚然。黑夜里的山路泥泞不堪,她想着母亲的音容笑貌和生前的点点滴滴,泪水混着雨水模糊了双眼。她顾不上路滑难行,凌晨2点一个人独自打着手电筒,扛着花圈走在死一般寂静的泥泞乡间小路上。那夜,她没有心思去记数,在一片有着几十座坟的坟地里穿梭了多少遍,摔了多少次跤,更没有精力去害怕,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因花圈给母亲的出殡带来障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到一年清明节,她想为母亲写点什么,可一想起就心痛心乱,无从下笔。窗外的雨沙沙地下,室内的她蘸着内心的血滴向母亲讲述着散乱的心情:妈妈,您放心走吧,从前您心中那个胆小如鼠的女儿,在那个雨夜已长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