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管理的蟠凤模式)

区委报道组黄松光林晓忠林谷“真叫人难以置信,以全区最脏最乱最差闻名的一个城中村,会变成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管理有序的创卫示范村”8月22日下午,来自瓯海城中村的100余名“村官”,亲眼目睹了蟠凤村经过半年整治后的喜人变化,惊叹不已这里就是前不久被省创卫组现场督查后,称赞为“令人感动、令人震撼”而为温州创卫加分的典型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人性化城市管理模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性化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管理的蟠凤模式)

人性化城市管理模式

区委报道组黄松光林晓忠林谷

“真叫人难以置信,以全区最脏最乱最差闻名的一个城中村,会变成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管理有序的创卫示范村!”8月22日下午,来自瓯海城中村的100余名“村官”,亲眼目睹了蟠凤村经过半年整治后的喜人变化,惊叹不已。这里就是前不久被省创卫组现场督查后,称赞为“令人感动、令人震撼”而为温州创卫加分的典型村。

“凤凰涅槃”式综合整治

蟠凤,毗邻省级瓯海经济开发区、温州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梧田工业基地,是一个方圆不过1.1平方公里的普通村庄。全村户籍人口约4000人,而外来流动人口却高达7万,分布企业533家,拥有出租房1487户,流动摊贩及营业点达1500个之多,日产垃圾达30余吨。因此也留下了环境脏乱差、产业低小散的后遗症,虽几经综合整治,但往往反弹迅速效果甚微。

今年初,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决战在城乡打响。而摆在瓯海人面前的像蟠凤这样以脏乱差“闻名”的城中村,成为创卫最大阻碍。

拿“顽疾”开刀。今年初,瓯海区委、区政府经过几次实地调研后,决定对该村开展“凤凰涅槃”式的综合整治——城中村环境集中整治、城市综合管理试点,着力破解城中村创卫难题,为全区创造样板、提供示范。

区长彭立华亲自领衔担任整治试点领导小组组长。从卫生、城管、安监、工商等12个区属部门和梧田街道抽调60余名得力干部,联合成立6个攻坚小组。从2月7日开始入驻蟠凤,集中办公,毅然决然地启动为期6个月的综合治理。

改变环境,成为攻坚破难的首要任务。从区、街道到村积蓄一股股敢打必胜的锐气、敢于担当的勇气、亮剑冲锋的豪气,打响了一场场攻坚硬仗:

——实行以承包方式交由专业的环卫公司进行日常保洁,做到每天30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强力推进拆违工作,共拆除梧田二中周边、蟠凤北路、阳红路主要路段违建62处,计面积6000平方米。

——组织拆除后岸违建遮阳棚、高空户外广告、违规店招256个,没收落地广告灯箱135个,修补破损道路160余处。

——打造阳红路示范街,统一标准设计制作店招标牌,对道路沿线进行美化绿化。

——实施空中管线大整治,通过捆扎、更换、下埋、整理等方式,优化管线布设,减少视觉污染。更换各类电力导线54404米,捆扎53200米。

——把环境整治和完善提升环卫设施建设同步,提升垃圾坞38个,改装提升9辆开放式垃圾车为密封式垃圾车,完成提升公厕6座。

——根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这一“顽疾”。启动建设占地14.78亩、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可安排256个摊位的临时疏导点,并对全村2个小菜场进行拆迁重建。

——加大“六小行业”整治,攻坚组对原有的小餐饮单位180家,整治规范了156家,办理了服务许可证;劝导转型或关停不具备餐饮服务经营条件的21家。

——制定“四小”行业整治标准,取缔11家。现有“四小”营业点130家,持证率由原来的51%上升到100%,规范率从15%上升到98%,基本上实现了店店亮证,人人持证,制度齐全,设施完善。整治取缔黑诊所13家次,立案11家,刑拘非法行医者1人。

——推进双凤小区开展封闭式小区管理。加强对小广告乱张贴的治理和监管,组织建立专职管理员队伍进行实时处罚。

——设立规范化的12个“公告宣传栏”,实行小广告集中管理。

——开展对2条主河道、4条支流的保洁管理,共突击清理河道河岸垃圾430吨。

——重拳整治污染行业,拆除污染严重的废塑料加工点违建棚约2100平方米,提升有证收购点5家,取缔无证38家。

——新划机动车停车位220个,解决住宅小区和路面停车秩序混乱的现状。增设公共自行车管理泊位,方便居民出行。

——完成隐患出租房整改1084户,其中重点隐患整改501户;拆除三合板等易燃物隔断约1850平方米,打通消防逃生通道125户。完成整改提升的123户出租房已纳入规范管理,正在整改提升的出租房达200余户。

——综合整治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整改重大隐患28家、一般隐患126家,取缔搬迁15家。

——通过招投标方式将环卫作业实行市场化服务外包,交由环卫公司进行日常保洁,全年承包价150万元,落实环卫工人46人,形成了一把扫帚扫到底的管理机制。同时,采取村级自查、街道检查、区级督查、市级考核的办法,每月环卫经费支出由街道监督把关,对承包公司进行有效制约。

——制定实施创卫专项内容的村规民约,约束村民卫生习惯,逐步实现村民自治,并实行环卫收费管理制度。如居民收费标准为每月每户5元,租住人员收费标准为每月每人1元,企业单位收费标准为每月每人1元。仅今年第一季度共收卫生费44万元。

——首创村级“微”管理。内容包括村情简介、服务平台、在线申请三大块,提供规范的餐饮、医疗、出租等信息,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精细化管理新样板

突击式的整治只能管住一时,只有长效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方能管住长远。于是,一个个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度出台。由区城管与执法局牵头出台。《瓯海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村级环卫工作、设施配置标准和环卫作业标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领衔制定《瓯海区农贸市场经营户经营行为管理办法》,试行保证金和扣分制等管理制度,在基础设施规范、举办者管理规范、经营者自律规范等三个方面,对市场业主和经营者予以规范;负责制订《临时疏导点和废品收购站点设置和管理标准》,规范了废品收购站注册登记手续,对收购点进行统一规划、标识、着装、价格、计量、管理等“六统一”规范管理。

由区安监局制定《瓯海区城中村安全综合整治阶段整治重点》,实施“网格排查、危险分档、先重后轻、联合整治”的压缩式隐患整治方法。由区新居民服务管理局制定“旅业式出租房”星级管理办法,通过在社区服务大厅与路口醒目位置进行宣传公告,引导新居民居住合格、规范的出租房,以达到挤压“低小散”和“脏乱差”出租房的生存空间和取缔禁租类出租房的目的。同时制定实施出租房整治“八查”标准,从使用功能、用电安全、逃生通道、租住登记等八个方面细化标准,规范出租房排查和日常管理工作。

如今,这个原来是最脏、最乱、最差的地方,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大变样。“六小”行业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居住出租房管理和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有较大改观,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可喜变化——村变美了,路变宽了,灯变亮了,水变清了,天也变高了。

8月22日,瓯海区召开城中综合整治试点现场会,决定将“蟠凤经验”向全区推广。下半年将在全区18个城中村中推行“蟠凤模式”,全力打赢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的攻坚仗,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城区环境改善、群众生活品质提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