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岁悼词(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悼词)

50多岁悼词(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悼词)(1)

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家中有两位长辈去世。一位是大伯,走得比较突然,另一位则是寿终正寝。父母来电通知时的表现也迥异。

在得知大伯没抢救过来的第一时间,母亲就来点,第一句就是“告诉你个事,你别激动……”。另一位家中辈分最大的长辈在两天后离世,则是父亲在安排妥当后,第二天才通知我。

两次接到电话时,我的情绪其实和父母一样,一是惊讶、一是平静。

得知大伯去世的电话中,除了一开始的惊讶,后续很快就恢复平静,并且很快就猜到是常年的基础病引发,没想到这次并发症发生在了自己亲属身上。挂了电话后,我通知太太时,是哽咽的,这是一种出于亲情的不舍,但是很快就接受了这一事实。

突然想到,当年爷爷去世时,大伯作为长子,通知亲朋好友时的心态:并没有嚎啕大哭或是说不出话,而是很平静地说爷爷走了,并通知了葬礼时间。

我想,这时候或许也以这样的态度通知亲朋好友,是对大伯最好的敬意吧。旋即,打了电话给大姐,问还需要帮什么忙?大姐说目前不缺什么,最近照顾好自己和家人,葬礼前不用特地去忙,葬礼当天早点到,现场她肯定是安抚伯母,其他事情就交给我们了。

记得爷爷奶奶和外婆去世时,他们停止呼吸的时候,都是我从医院离开不久。接电话时,我都是直接忍不住哭了出来。在殡仪馆操作间,一点也不胆怯,按照流程和习俗完成自己作为孙辈应该做的事,甚至在逝者化妆结束,在灵柩中等待葬礼开始的一段感觉上并不短的时间内,是我一个人陪在灵柩边。葬礼中,灵柩上最后一个“子孙钉”也是我亲手钉上,并没有“手软”掉链子,直至推着灵柩送完他们最后一程。

即便经历过这些,其实我们依然不能完全坦然面对这种送别,我们能面对的只是寿终正寝。

多年前,半夜急诊去医院,在等待化验报告的时候,看到旁边一膀大腰圆的男子拿着电话,伤心欲绝:“爸爸没了”,当时见这男子也就三十多岁。当时我在想,如果是我遇到这情况,可能已不知所措瘫在地上,当时对这最无助的男子其实心里挺钦佩:除了悲痛,他还能站着,并且及时通知需要知道的人。

大学时的第一课,老师对全班的第一个要求是写一份给自己的悼词。

原本,老师想通过这份悼词告诉大家,其实大家内心最看中的并非金钱和权利地位,很可能人生终点上希望的是真实甚至平凡。在问大家有没有写到自己在悼词中写到金钱时,偏偏我写到了。当然,这并不是表示看中金钱。悼词中的意思其实是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别人,甚至想到了为后代打下些经济基础,以便让他们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或者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今天,这份悼词中的人生经历和成就完全没有达到。如果让我再写一份,或许可能会写自己的遗憾和失败的经验,让听到悼词的人不要再次跌进自己“踩过的坑”。

或许过几天经历的大伯的葬礼后,面对这样的情况能更多一份淡定理智,但是依然不会想清楚自己的悼词会如何写。中年,不妨想想自己的悼词。认真想想,关于自己,有什么值得写。虽然我甚至都记不起来参加过的葬礼上的任何一份悼词的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私信,将尽快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