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的现状(爸爸去哪儿离开六年后)

新京报讯(记者 张羽)《爸爸去哪儿》当年带火了一个云南边陲县城的风景区——普者黑,当时明星父子入住的村寨也成为了景区内游客必去的“打卡”处。蜂拥而入的人群让原本的住户一度要以门票形式控制客流与创收。6年过去后,普者黑村内的明星房屋如今仅剩3间,分别是王岳伦、林志颖、田亮住过的房子,而郭涛、张亮的房子已经不再保留,直接改成了客栈。其实,即便保存完整,对原本的住户来说,当年的“火爆”似乎并未带来本质的改变。

爸爸去哪儿的现状(爸爸去哪儿离开六年后)(1)

《爸爸去哪儿》普者黑村明星屋的提示牌。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景区建成多年后才因综艺节目“爆火”

在网上关于普者黑景区的游记中,《爸爸去哪儿》这档综艺节目几乎都会被提到。原因很简单,2013年,《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三站的节目播出,关于这个景区与其背后的村落开始为更多人所了解。那两年,《爸爸去哪儿》是全国最火的综艺节目之一。

普者黑景区位于我国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名字“普者黑”三字在彝语中意为“盛满鱼虾的湖泊”。

景区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普者黑景区从1992年开始建设,1993年建成开放。但碍于地理位置,一直都是当地人前来参观,属于不温不火的状态。“2013年之后,全国各地的人都往这儿来,景区算是开始火爆起来”,梁开凌说道。

梁开凌也是在2013年来到景区工作,主要负责驯养景区内天鹅湖区域的野生鸟类,以天鹅为主。他告诉记者,自己过去在当地园林局下属的一家公司工作,景区火爆后,被调到了这里,配合景区发展工作。

两间消失成客栈 三间卧室变“展室”

在普者黑景区内,分布着大大小小近10个村庄,据一名当地司机介绍,随着景区发展,位于景区外的村庄也陆续纳入“普者黑”的范围中。

和景区同名同姓的是普者黑村。同景区内另一个著名的村庄——撒尼族聚集的仙人洞村不同,普者黑村内居民以汉族与撒尼族为主,相比仙人洞村,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拥有近2000户村民。2013年之后的那几年,很多“到此一游”的游客都是冲着《爸爸去哪儿》中明星的“住所”来打卡的。

根据村民的指引,记者来到了普者黑村内的一条小巷之中。顺着墙壁上“爸爸去哪儿x号房”的指引,就可以找到准确地点。

爸爸去哪儿的现状(爸爸去哪儿离开六年后)(2)

以前的2号房,现已成了客栈。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1号、3号、4号,剩这三间了,另外两间都没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没了”的两间屋子是2号和5号房,当时分别是明星郭涛、张亮带娃居住的屋子。曾经的民居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两栋小型客栈。

离巷口最近的是4号房,节目中,这是王岳伦父女住的地方。屋主王奶奶今年77岁,探访当天,前去的游客并不多,原本应收的3元参观费,也被免了。屋子位于房间一进门右侧,记者看到,卧室还保留了节目中原有的样子,在卧室一角摆放的大小两双雨靴,也是当时拍摄节目时,王岳伦父女穿着的,鞋身还留有下田时沾有的泥土。

爸爸去哪儿的现状(爸爸去哪儿离开六年后)(3)

4号房是王岳伦父女住的地方。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好多人来看,现在这间屋子就不住人了,当时拍摄中的一些东西就留了下来。”而在卧室墙上,留有这对明星父女的照片。相比一间民居,这里更像是一个小型陈列馆。

爸爸去哪儿的现状(爸爸去哪儿离开六年后)(4)

在卧室一角还摆放着当时王岳伦父女穿的大小两双雨靴。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王奶奶说,来参观的游客就是进去拍拍照片,留个合影,从进门到出门,待不上几分钟。

王岳伦家比田亮家“门票”贵一块钱

王奶奶的院子门口摆有一个“货架”。架子上都是一些饰品、雕刻品,足足摆了5层,价格也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

王奶奶介绍说,“货架”上的饰品是自己从外面淘来的,而一些木雕则是自己平时做的。她的想法很简单,来的人多了,没准能卖点东西。但实际上,“卖的不多,很少人买”。

游客的到来,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个“商机”。很多人说,屋主3元每人的“门票钱”可以帮助增加收入。但事实上,效果并不理想。

“有时看到来参观的人少,一个两个的就不收钱了”。一年算下来,王奶奶说“门票”这块儿收入也就200来块钱,来往的游客也只集中在7、8月的旅游旺季。而两位留在家中的老人,主要收入依然是种植、养猪。记者跟王奶奶聊天的过程不算短,这期间,仅有一名游客进入。

爸爸去哪儿的现状(爸爸去哪儿离开六年后)(5)

田亮父女俩曾住的3号房。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在田亮曾经居住的3号房,门口摆有一个说明牌,大意为“原本参观并不收费,但现在的收费是因为来的人多,丢了很多东西。”这个略显无奈的“招牌”是屋主在前年挂上的。屋主告诉记者,由于2013年之后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自己家里的不少东西都被顺走,包括自己曾经收藏的不少石头,着急上火之余,从2017年开始每人收费两元。这两元的门票也可以算作户主打扫卫生的劳务费了,“有外人进来参观,我们肯定还要打扫屋子,毕竟一家人现在还住这里。”

很多带旅游团前来此地的导游都会跟游客说明,“门票”是房屋的清洁、维护费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参观。也真就因为这两三块钱的“票价”,很多人止步门外。

院子火不火 还得看“家底儿”

在巷子最深处的是1号房,这是节目中林志颖父子的住处。走进小院时,几位游客正在院门口休息,相比另外两家小院,1号房显得人气更高。不过几位游客的目的并非是前来“打卡”,而是前来选购辣椒、姜粉、三七等当地特产。

爸爸去哪儿的现状(爸爸去哪儿离开六年后)(6)

普者黑村的土特产。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看过《爸爸去哪儿》第一季节目的人或许有印象,节目中,主持人在介绍1号房时提到,这里的屋主擅长制作辣椒。现实中,屋主杨高夫妇的确是当地制作辣椒的高手,已经做了将近40年。

和其他院子一样,1号房的参观也需要门票,2元一人。但对前来购买辣椒、三七、花生等产品的人来说,“门票”也就免了。

爸爸去哪儿的现状(爸爸去哪儿离开六年后)(7)

当时林志颖父子住的1号房。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1号房的主人杨奶奶还记得当时节目组找到他们的时候,看中的是自家院子房屋建筑200多年的历史。而作为主人,听说是明星要住时,夫妇两人还特意在房内放上了床垫,“还是席梦思呢,结果人家说不要,就要住最普通的木板床,说是体验比较老一点的生活。”

至今,1号房内的二层还摆有当时拍摄的场景。杨奶奶说,二层本来也没有人住,自己会定期上去打扫。

“最多的时候,一天来了好几百人,院子里都是游客”。如今,或许是《爸爸去哪儿》的热度早已退去,1号房的游客少了很多,但杨奶奶依然不清闲。由于自家的辣椒、三七受欢迎,很多新老顾客都会登门前来购买。“有的熟了加个微信,我还能给他寄过去”。

随着时间推移,普者黑村内的“明星”住房不再像开始时那么火热。而对这些房屋的主人来说,热度过后,他们的生活一如既往,也许,少被打扰的安静生活,才是他们更想要的。

新京报记者 张羽 编辑 唐峥 校对 危卓

爸爸去哪儿的现状(爸爸去哪儿离开六年后)(8)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京报乡村”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