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经销商发展状况(10大汽车经销商半年报)

8月底,头部汽车经销商集团先后发布2022年上半年财报,汽车服务世界统计了10家头部企业的数据。

首先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数据。

在营业收入上,10家企业有9家企业出现下滑,下滑幅度集中在10%-20%,4家企业下滑幅度超过20%,其中国机汽车营业收入170亿元,同比下滑26.5%为最高。

在净利润上,10家企业有7家企业净利润下滑,和谐汽车从盈到亏,半年亏损9.08亿,庞大集团半年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滑95.9%,幅度最高。

在新车销量上,10家企业有9家企业销量下滑,其中永达汽车上半年销售7.68万辆,同比下滑33.7%,幅度最高。

新车销售收入的情况和新车销量类似,广汇宝信半年新车销售收入128.65亿元,同比下滑26.9%为最高。

在售后业务上,有披露数据的8家企业全部遭遇下滑,最高幅度是广汇宝信的22.7%。

汽车经销商发展状况(10大汽车经销商半年报)(1)

10大汽车经销商半年度财报

上图是汽车服务世界根据10家汽车经销商集团披露的财报所制表格,从一片红色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营业收入、净利润、新车销量、新车销售收入、售后收入等多个核心数据上,头部汽车经销商集团几乎无一例外地遭遇了大幅度的下滑。

这些经销商集团都是行业前100的规模,其中中升、广汇、永达、国机是行业前10,他们的财报还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可以说,相比于独立售后的中小企业,规模百亿的汽车经销商集团遭遇的境况或许更难。

一、营收盈利、售前售后全线下滑,疫情不是唯一原因

今年上半年,疫情导致汽车行业的日常经营遭遇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费者的买车用车信心,业绩下滑是可预计的。

在独立售后市场,行业出现了修理厂连亏6个月的说法,也有像大胖子这样的汽后电商平台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

不过,汽车经销商集团遭遇如此大面积和大幅度的业绩下滑,还是令人有点意外。

先看看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数据,一是营业收入,二是净利润,前者代表企业的业务能力,后者代表企业的赚钱能力。

汽车经销商发展状况(10大汽车经销商半年报)(2)

营收盈利情况

在营业收入上,除了正通汽车同比增长15.2%,9家汽车经销商集团都遭遇不同幅度的下滑,4家超过20%,3家超过10%,2家在10%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广汇、永达、国机都是排名前10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下滑幅度居然都超过20%,整个群体的经营现状可见一斑。

净利润也不容乐观,除了中升,其他几家汽车经销商集团的净利润率都很低,盈利水平堪忧。并且,6家企业净利润下滑,庞大净利润超过95%,和谐更是出现亏损情况。

再看看新车销售和售后业务。

汽车经销商发展状况(10大汽车经销商半年报)(3)

售前售后情况

在公布新车销量数据的几家汽车经销商集团当中,除了正通汽车,其他几家企业无一例外地遭遇新车销量下滑,下滑幅度全部超过10%,永达销量下滑幅度最高,达到33.7%。

新车销售收入仍然是汽车经销商集团的绝对收入来源,其趋势和新车销量对应。

另外,在独立售后所关心的售后业务上,所有汽车经销商集团均是一片红,而且下滑幅度不低,几乎都在10%以上。

作为对比,汽车服务世界在今年年中针对修理厂的上半年经营做过一个调研,大部分门店的营收主要集中在小幅增长、持平、小幅下滑的状态,真正大幅下滑的是少数。

虽然最近几年行业当中出现了4S店愈发重视售后业务,车主回流4S店等说法,但通过数据对比看到,在遭遇黑天鹅的时候,至少在售后业务上,修理厂比4S店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针对业绩下滑,大部分汽车经销商把原因归结为疫情影响,客户付款提车、新车运输到店等周期延长,导致新车销售周期推迟。

不过,上半年的疫情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等省市,没有大规模扩散,显然不能当作唯一原因。

另外,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累计销量926.1万辆,同比下降7.2%,这个总下滑幅度要小于上面几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总得来说,目前汽车经销商集团面临的挑战,主要还是来自于新车销售的下行趋势,再加上新能源汽车对于渠道的冲击,这些趋势是不可逆的。

二、新车下滑的连锁反应

新车销售是汽车经销商集团的根基和命脉,而新车下滑,无疑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数据之外,上半年汽车经销商-4S店体系遭遇了一系列的事件。

一是退网潮。

5月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一组数据:2022年前4个月,超过1400家4S店退网关停,平均每天约11家。

二是降薪裁员。

流通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从4月开始,一直延续到6月,相当一部分区域的4S店采取了“降薪裁员”举措,甚至一度出现了车企帮4S店发工资的情况。

三是主机厂进一步推进直营模式。

仅看今年上半年,奔驰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宣布在澳洲取消4S店模式,现在的授权汽车经销商不能销售新车,客户只能从厂家官网自己预定,新车统一零售价。

另外,奔驰还宣布,从明年开始在德国和英国开展直营销售模式,并计划2028年要减少德国15-20%的4S店覆盖面积。

5月底,奔驰再次发声:“不再需要广泛的4S店网络,尤其是在成熟市场。”

宝马也类似,宣布或将从2024年开始取消MINI品牌在德国市场的授权经销商体系,宝马品牌或从2026年开始取消授权经销商体系,往后将采用代理模式销售新车。

虽然政策还未影响到中国市场,但是包括中国在内,众多汽车经销商集团和协会采取联合抵制动作,显然压力不小。

四是在事故车业务上,4S集团的话语权在削弱。

最典型的事件发生在今年7月,恒信与人保之间的打人冲突,前者是国内排名前五的汽车经销商集团。

从人保的后续处理来看,有点不再忌惮4S集团的意味,反而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态度。这也是因为,新车销售格局的变化,导致保险-事故车业务的利益链条重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4S集团的话语权。

从主机厂到保险公司,从售前到售后,汽车经销商集团都面临着新的环境和趋势,这是在数据下滑之外,更为本质的现象。

三、新能源是革命还是续命?

在数据和现状之外,几家汽车经销商集团还有一个动作值得注意,那就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布局。

在这10家企业当中,有6家企业在半年报中明确指出对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布局,先看看各自的公告。

中升: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等传统主机厂电动化战略推进加速,集团和传统主机厂的电动化合作也在持续推进中,在深圳的雷克萨斯电气化展厅已经投入营运。

目前在深圳、青岛等城市,集团的小鹏新车交付中心和商超店等已经投入运营。

电动车销量实现增长54.0%。

广汇:在新能源汽车销售和服务领域持续发力,已与20多个新能源品牌建立沟通机制,探索合作模式,如赛力斯(AITO)、小鹏、岚图、欧拉、阿维塔、哪吒、飞凡、零跑等品牌接洽并申请授权,其中已申请成功16家店面(已营业的店面8家)。

近期,又获豪华超跑路特斯(Lotus)品牌授权,成为路特斯品牌一城一合伙人机制的第一批合作伙伴。

永达: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500台,同比增长12.7%,通过自建及并购拓展重点豪华品牌的网络布局,与各新能源品牌合作尝试轻资产模式。

报告期内,新获55个品牌授权,其中47家为独立新能源品牌,并自建新开业品牌授权网络4家和永达二手车商城2家。

未来进一步拓展热门品牌的门店授权,涵盖商超展厅、独立售后、交付服务中心、综合性4S店等多种门店类型。

新获取的授权包括AITO、小鹏、比亚迪、smart、路特斯、欧拉、智己、岚图等热门独立新能源品牌。其中smart以及路特斯品牌集团获取的授权数量为业内最大、覆盖区域最广。

广汇宝信:豪华车中新能源车型增速高于豪华车整体市场增速,豪华车消费群体已开始完全接受新能源车型。

未来,集团将一如既往依托自身的核心资源及优势,在传承传统豪华品牌新能源车型的营销和服务的同时,抓紧布局新能源服务产业链,以适应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庞大集团:全力推动新能源品牌建设及业务拓展。目前,已申请和运营的新能源品牌包括广汽埃安、北汽新能源、极狐、威马汽车、合众 新能源、奇瑞、长城欧拉等,运营和申请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新源销量前十城市。

和谐汽车:持续关注主营业务的同时,将向电动智能化变革。

总结这6家汽车经销商集团在新能源汽车上布局的策略:

1、配合传统主机厂的新能源战略,投入新能源展厅。

2、拿到造车新势力的授权。

3、建立商超展厅、独立售后、交付服务中心、综合性4S店等多种门店类型。

可以看到,目前汽车经销商集团已经有意识地打破传统4S店的经营模式,以更为灵活的方式介入到新能源汽车的业务当中,如此一来,势必将与独立售后形成直接竞争。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疑将重塑售前和售后的固有模式,对汽车经销商集团及其4S店模式带来变革。

在这场变革当中,汽车经销商集团到底是被革命出局,还是抓住机会延续自身?

或许,汽车服务世界专栏作者黄卫强的观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4S集团本身拥有优势,但要认清自己,时代和玩法都不一样了,要把自身打造成诸多资源汇集的平台。这是再次创业而不是续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