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嘉峪关市哪些景点关闭(甘肃嘉峪关)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西部,因嘉峪关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和东西文化交流的要道,素有“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先秦时为羌地,秦为马孙地,西汉初为匈奴昆邪王地,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击破匈奴古地,隶属酒泉郡辖地。现为我国西北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这里光照资源充足,有利于优质瓜果、蔬菜作物栽培。月升古边关
●1.嘉峪关●
嘉峪关为万里长城的终点。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平面呈梯形,西边城墙长166米,东边城墙约长154米,南北两侧各长160米,城墙高达10米。除城楼、敌台和垛口等处用砖包砌外,其余均用土夯筑。关城布局与河北山海关相似,城门上建有三层高大门楼,关城四角建有城堡式角楼和角台。
●2.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市关城北8千米处,黑山东侧,俗称“断壁长城”。明嘉靖十八年至十九年(1539~1540年)建,总长约5千米。从关城东北角“闸门墩”起,沿嘉峪关内侧向北延伸进入戈壁滩。墙内外侧用黄土夯筑,中间填充片石砂砾,高4~5米,有女墙,有的地方已坍塌。墙体随山势减低,直到无法翻越的高处止,故称“断壁长城”。1988年照原形修复已毁坏部分,向游人开放。
●3.黑山峡岩画●
黑山峡岩画在嘉峪关市西北约10千米的黑山峡谷,系古代西北游牧民族的浅石刻岩画。岩画多用平凿的方法,刻在发亮的黑色岩石上。内容有人和飞禽走兽。面画分操练、骑士、舞蹈、射猎以及马、牛、羊、虎、狗、猪、鹿、鱼、蛇、鸟等,风格古朴,形象生动,是我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生活的反映。
●4.魏晋墓壁画●
嘉峪关市东北的距市区约20千米的戈壁滩上,散布着数百座魏晋古墓。经过部分发掘,已出土画像砖600多块。壁画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有农桑、畜牧、汲饮、狩猎、屯垦、庖厨、宴会、伎乐、博弈、出行、衣帛、器皿等,既反映了墓主的奢华生活,也反映了平民的市井生活。
张掖
张掖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沿岸,取意“断匈奴之右臂,张中国之臂掖”而得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汉朝时设张掖郡,唐宋时为吐蕃、西夏所统治,清复张掖县。1985年设市。张掖水草丰茂,物产丰富,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誉,盛产80多种名贵药材。境内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有雪豹、雪鸡、盘羊、草鹿等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马熊、天鹅、兰马鸡等4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张掖市区内,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改宝觉寺,清改宏仁寺。有天王殿、金塔殿、配殿、过殿、牌楼等,现仅存大佛殿、藏经阁和土塔等部分建筑。大佛殿内有释迦牟尼侧身涅像,木胎泥塑,金装彩绘,为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仅耳朵即达2米余。佛像塑造匀称,表情柔和安详,两眼半睁半闭。卧佛身后有迦叶、阿难等十大弟子以及十八罗汉像,俱栩栩如生。
●2.张掖木塔●
木塔位于张掖市第一中学内,原为万寿寺塔,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唐、明、清时都曾重修。至清末被大风毁坏,1926年重建。塔为楼阁式,主架为木结构,塔壁用砖垒砌。平面呈八角形,台基为正方形,共9层,高32.8米,塔内空心,不能登临。塔身由下到上,逐层收缩,各层门窗互不相同,交错设置。每层八角雕木刻龙头,口含宝珠。木塔外观秀美,颇具风姿,为丝绸古道上的著名胜景。
●3.马蹄寺石窟●
该石窟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河西岸,包括北寺、南寺、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和千佛洞等7个窟群。但各窟距离比较分散,少则2千米,多则5千米。石窟多凿于祁连境内山谷中的崖壁上,其中以马蹄北寺第三窟、第八窟以及金塔寺东西二窟等结构复杂、规模巨大、保存较好。北寺第三窟共有洞窟19个,自下而上,排列五层。石窟造于北魏,但窟内壁画、造像等为元、明以后补作。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