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

170mm K18型加农炮于1941年开始生产,主要装备德军重炮兵营,该炮射程远,炮弹威力大,因此有很强的火力压制能力,是德军战场上强大的重火力武器。

170mm K18型加农炮先后参加了德军在东线、西线及非洲战场上的战斗,在野战、攻城和海防作战中都有不错的战绩,被对手认为是具有强大杀伤力的“超重型直射火力”加以重点对付,因此其战损严重,其中在东线战斗的170mm K18加农炮在1944年中已几乎全军覆灭。

170mm K18型加农炮的生产成本高且生产时间长,弹药生产也较困难,因此产量很少(据不完全统计,除1942年产量超过100门外,其余年份每年产量不足100门,1945年德国本土军工厂因受盟军猛烈轰炸,产量不足十位数),而且由于该炮运输全重超过20吨,需用2部重型半履带车运输,因此其机动性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1)

170mm K18型加农炮

技术数据:

火炮口径:170mm;

炮身全长:8.53米;

炮管长:8.53米(50倍口径);

火炮重:战斗17.52吨,运输23.375吨;

火炮射界(水平方向):无支承盘8度,有支承盘360度;

火炮射角(垂直方向):0~45度;

射速:2发/分钟;

最大射程:28000米(39型高爆弹)。

战场上的170mm K18型加农炮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2)

1942年夏天,非洲战场,一门隶属德国非洲军团的170mm K18加农炮正在向盟军阵地射击。1942年时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拥有9门170mm K18加农炮。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3)

1943年初,非洲战场突尼斯地区,正在阵地中作战斗准备的一门德国非洲军团的170mm K18加农炮。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4)

1942年12月,东线苏联战场,德军一门170mm K18加农炮正在向被封锁的列宁格勒城内目标开炮。在对列宁格勒的围攻中,德军第84炮兵团第2营第6连的三门170mm K18加农炮每天都要对列宁格勒炮击数十至上百次。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5)

1943年夏天,东线苏联北部战场,德军一门隐蔽在树林中的170mm K18加农炮正在向苏军目标开炮射击。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6)

1944年春天,东线苏联战场,德军一门170mm K18加农炮的炮组人员正快速奔向雪地上的火炮阵地。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7)

1944年春天,东线苏联战场,,德军一门170mm K18加农炮正在向苏军阵地进行夜间炮击。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8)

1944年夏天,东线苏联战场,德军的一个重型炮兵连阵地,阵地上有多门170mm K18加农炮。到1944年,由于严重战损,德军重炮部队在东线的170mm K18加农炮数量已大大减少,但作为德军的重炮压制火力仍得担任着对苏军进攻的阻击任务。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9)

1944年2月,西线意大利战场,德军一门170mm K18加农炮正向登陆安齐奥的盟军舰队射击,其给盟军舰队造成了极大的杀伤,战斗中,德军共有2门170mm K18加农炮受损。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10)

德军部署在西线“大西洋壁垒”的一处170mm K18加农炮阵地,为了方便火炮的移动与操作,阵地为该门炮安装了圆形导轨。(注:“大西洋壁垒”是德军为了防御盟军登陆在大西洋沿岸建造的一个防御体系,从西班牙的比斯开湾海岸到挪威的北角,全长共2600多公里;该海防体系从1942年开始建设,至1944年,已在沿岸建造有一万多个坚固掩体、碉堡和炮台,并部署有大量的岸炮阵地和反登陆设施,“大西洋壁垒”虽在对抗盟军登陆的战斗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最终还是阻止不了盟军在法国海岸的大规模登陆,盟军由此开辟了向德国全面进攻的西线战场。)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11)

部署在西线“大西洋壁垒”的德国陆军第769海岸炮兵营的一处170mm K18加农炮阵地,阵地部署有该营一个重炮连的三门170mm K18加农炮,图中可见大炮都安放在已构筑好的坚固环形工事坑中。该炮阵主要担负对登陆舰艇的攻击任务。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12)

1944年6月,西线法国战场诺曼底地区,正在与登陆盟军作战的德军第763重炮连一门170mm K18加农炮。由于发射时声音很大,一名炮兵用手掩住双耳。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13)

两名炮兵正在检查170mm K18加农炮炮弹的引信,该弹放在一个由2人搬运的托架上,由于弹体很重,该炮弹需2-4人来搬运。注:170mm K18加农炮所配备的炮弹有高爆弹、混凝土破环弹和穿甲弹三种,其中38Hb高爆弹重62.8公斤,炮口初速为925米/秒:而43穿甲弹为71公斤,炮口初速为830米/秒,3000米距离可击穿倾角40度的200mm厚装甲。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14)

运输途中的一辆Sd.Kfz 7半履带装甲车停靠在公路上,车后牵引着一具拆解后的170mm K18加农炮架。一般情况下,170mm K18加农炮在运输时会拆解为两部分,其中拆解后的炮架约12吨,由牵引力为12吨的Sd.Kfz 8重型半履带装甲车直接牵引,而炮管则要安置在另一辆特制的拖车上运输。图中的Sd.Kfz 7半履带装甲车牵引力只有8吨,因此运输时必须慢行且须小心。

二战德国150加农炮,二战德国火炮之170mm(15)

1943年,非洲战场,一门170mm K18加农炮在一辆Sd.Kfz 8的重型半履带装甲车的牵引下缓慢地行驶在突尼斯的公路上。在急需运输的时候,170mm K18加农炮也会在不解拆的情况下由Sd.Kfz 8重型半履带装甲车直接牵引,只是由于牵引力不足,运输速度只能减慢至每小时6公里以下(转弯时更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