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村和空心村的区别 从空壳村到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乡村干部群众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广袤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在坊子区东南部有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叫洼里村。因三面环岭、地势低洼,雨天水流向村中积水成洼,因此得名。“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是洼里村曾经最真实的写照。
孟夏时节,暖意融融。自市区驱车经潍安路南行20公里,一块刻有“中国玉泉洼”的石牌映入眼帘,由此右拐,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洼里村”。
漫步在洼里村宽阔的水泥路上,整齐的民居、崭新的楼房,鲜花盛开、绿树婆娑,一步一景。几个老者正在聊着家常,四五个三四岁光景的孩童在追逐嬉戏,好一幅乡村宜居图。很难想象这就是那个“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破旧村庄?这华丽变身背后又蕴含着什么密码?
早8点刚过,村内康养中心外,老人们便聚集到一起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另一侧,乐谱架旁几个手拿二胡的老者正在谈笑风生。
“俺村可是变化大,现在这日子想都没想过。”68岁的村民刘洪德告诉记者,“在这(康养中心)中午老人吃饭免费,外村的来也免。过年过节、过生日,村里还给70岁以上的老人送礼品。后街的村民都住上楼房了……”言语中难掩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我们老哥几个还自发成立小乐队,弹拉吹唱,日子过的真舒坦……”
老人们还告诉记者,他们的土地大多都流转给了合作社,每年按1000——1200元/亩给予补偿。地不用种还有收入,对于他们这些老年人来说别提多满足。同时,还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后,村民还可以到园区打工,每月也有三四千块钱的收入。不用外出就有活干,还能照顾家,现在村民的日子真叫一个“美”。
十几年前的洼里村可不是这样。矮房、土路,地又偏,离市区也远。祖祖辈辈从地里“刨食”吃,一年下来也剩余不了几个钱。年轻人多外出打,留些老弱妇孺在家种地。不好的年景,收成少,本钱都不够。那会企业少、工资低,打工赚钱,也多是杯水车薪,拔不了穷根,日子照旧紧紧巴巴。守着这样的穷日子,老少爷们除了叹气,也没别的法。
俗话说“小河无水大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村民的日子都捉襟见肘,村集体更是没什么收入,洼里村成了出了名的“落后村”“空壳村”。
要过好日子,就要遇上好时代,还要有好政策有“能人”带。洼里村也不例外。
时间回到2011年春,洼里村“两委”换届。时任潍坊建设集团项目经理的刘向东在家乡父老的期盼中毅然回村,高票当选村主任、党支部书记。洼里村自此迎来了新生。刘向东领着洼里村的老少爷们,甩开膀子加油干,生生趟出了一条富裕路。
强班子、抓党建,甘当村民“领头羊”。村民中间流传着一句话“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两委”班子是群众的“主心骨”,而刘向东就成了大伙的“领头羊”。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该怎么“烧”?
新班子上任后,刘向东第一把火“烧”在了抓团结、抓规范、抓组织建设上。
以前,班子涣散,积贫积弱,村民多有怨言。要发展,就要改变,无论是观念还是行动上。首先,健全完善了“两委”例会制度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以及村干部“联户”制度;另一方面将全村分成四个小组,每名“两委”成员包靠一个小组,主要负责联系和了解群众所急、难、盼问题,及时化解存在的矛盾。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不断得到提升和增强,在群众中也树立起了威信,为下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找出路、定盘子,让群众吃下“定心丸”。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想过上好日子,只有一个字“干”!可到底干什么?怎么干?是“两委”班子首要解决的问题。
农民的根在土地,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做好土地这篇大文章。经专家调研和再三考量,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是出路。
想好了就干。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对于洼里村的老少爷们来说,祖祖辈辈是庄稼“把式”,种大棚蔬菜是头一遭,再加上投资的风险,多数的村民开始疑虑重重。
开弓没有回头箭。刘向东挨家挨户做工作,与村民签订协议成立合作社,并由他本人投资200万元,再加上党员群众东拼西凑筹措的资金,建成19个日光温室大棚,由村民分户管理。承诺盈利全部归农户所有,亏本则由其本人全部承担。村民们这才吃了“定心丸”。
2012年,19个大棚全部实现盈利,仅一季草莓,每个大棚纯收入7万多元。收入的增加,也提高了村民参与的热情。经村民同意又成立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目前,村里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合作社采取村集体以闲散土地入股,村民通过土地、资金入股和入社打工等方式参与。合作社实行统一培训、统一良种、统一技术、个人管理、产销一条龙的管理办法,收益与农户三七分成(合作社三、农户七),初步走上了“公司 基地 农户”的农业合作社模式。
另外,对打工的农户采取“保底 绩效”方式。村民既有工资,年底公司运营利润还要进行再次分红,这样算下来每年有土地流转费、工资、提成、分红等多项收入,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锚定目标、再发展,领建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合作社成立后,入社村民尝到了“甜头”,也凝聚起了民心民意,为下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打下了基础。随后,村里又带领社员先后试水蔬菜水果种植和肉牛、肉猪养殖等,探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示范园区逐步形成。
如今,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已发展成为集休闲采摘、观景垂钓、蔬菜加工和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体系。仅2020年就申报了智能种植床、能量屋和酵素菌种技术等3项国家专利。直接带动周边8个村庄的3800亩土地,带动800多户农民户均年增收1.5万元。
洼里村成了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标杆村。以玉泉洼为“强劲引擎”,坊子区规划建设了潍安路乡村振兴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20多个村庄一体化发展。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树品牌、拓规模,打造特色产业。市场千变万化,发展才是硬道理。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靠品牌、靠品质才能赢得市场。
走出去,请进来。村里多次组织合作社成员到外地考察学习,与青岛农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断提升种植技术。还先后对接以色列LR集团、中国农科院等全国乃至全世界先进的农业技术、模式和理念。
2018年,规划实施玉泉洼莫沙夫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并结合当地实际,建设了生态牧场、农科驿站、沼气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等,园区业态得到进一步丰富。
同时,与台湾丰本农业廖渊崇博士团队合作,首创智能种植床技术,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被誉为继寿光大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农业革命,获评山东省科技教育基地、第三批国家级星创天地。10层“智能种植床”等技术的运用,可使有机蔬菜年产量达6000吨,单是这项年产值可达8600余万元,随着养殖、研学等规模不断扩大,实现年收入过亿元。
另外,洼里村又投资新建占地700亩的玉棵松智慧农业基地,引用高科技智慧化管理手段,建设生态循环模式种植园循环体和农产品研发、仓储物流中心,采用机器人、物联网等技术,工厂化立体生产种植有机蔬菜,实现有机种养、产品研发、物流配送高科技发展。建成运营后,将形成集农作物种植、加工配送、销售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十年来,洼里村真正实现了耕地亩产值过百万元,30多种果蔬通过有机认证,4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在村劳动力年均收入超3万元。
人富了、村美了,成乡村振兴典范。如今,洼里村的乡亲们是真的过上了好日子。俗话说“人勤百业旺”,大街小巷少了聚堆话聊的闲人,田间地头多了埋头苦干的身影。腰包鼓了,老少爷们皱巴了多年的眉头舒展了,日子那才叫一个“美”。
腰包要“鼓”,美丽乡村建设也不能耽误。修路、打井、安装自来水,建设村委办公室和文化广场。将农业和文化旅游相结合,开设陶艺制作、风筝彩绘、面塑体验等,村两委还牵头成立文艺宣传队,筹办乡村旅游节,既汇聚了人气,又宣传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另外,还建设了党性教育展馆,对党建领导下的洼里村的发展变迁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展示;打造“乡村文明手绘墙”“善行义举四德榜”;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积极倡树文明新风。现在的洼里村民风纯正、家庭和谐,处处欢声笑语,全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021年1月31日,洼里村又迎来一件大喜事——玉泉小区一期3栋村民安置楼选房完毕。如今,已搬进新楼,乡亲们住楼房的多年夙愿实现了。
如今的洼里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先后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好客山东·最美乡村”,“中国休闲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底又获得“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完成了从“落后村”“空壳村”到“先进村”“亿元村”的华丽蜕变,一跃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和典范。刘向东本人也被评为“全国农业劳模”。
发展无止境。对于未来,洼里村有更坚定的目标。无论市场如何变幻,风险如何考验,刘向东和他的乡亲们干事创业的恒心没变。仍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和韧劲,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结语:探究洼里村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洼里村华丽蜕变的实践再次证明,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并充分运用和发挥市场机制,团结和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吸纳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走出去、引进来,引导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上山下乡,真正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乡村振兴富裕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