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崧厦解放史(浙东上虞崧厦镇)

文/诸判荣

只要崧厦人开口称“我”,那独特的发音,就像是一枚精准无误的坐标,一下子就暴露出他的来处。这就是口音,有着每一个地方独有的识别功用,让听声辨“位”变得可能。

上虞崧厦解放史(浙东上虞崧厦镇)(1)

  贺知章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纵使我们与家乡的距离变得遥远,也依然有着明显的烙印在不经意间抖落出根本。不只是语言,还有更多元素在我们身上都带着或深或浅的影子。也许我们并不相信,但的确不得不承认,每一个人本身也是家乡的一部分。如果说家乡是一条河,我们就是一瓢饮,千百万人前赴后继地同饮;如果说家乡是一本书,我们就是一页纸,千秋万代承前继后地书写。

  家乡的历史,既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故事的走向,但也少不了每一页“断代史”的充盈。

上虞崧厦解放史(浙东上虞崧厦镇)(2)

百年之前,那时候的崧厦,江海环抱,地势低洼,潮汐不断。以前的人们,对海是陌生的,也是畏惧的,更是赋予了诸多神话色彩的。面对翻滚汹涌的无知境地,但谁也没有后退一步。出于繁衍的本能,早先的崧厦人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驾驭了这片并不算有优势的土地,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生活扬起了风帆、屹立于潮头。他们收获了海里的馈赠,也改造了滩涂的命运。崧厦成为了上虞北部的粮仓,也盛产出优质的海盐。在与海的不断博弈中,崧厦人渐渐地在这微咸的土地上扎根滋长。而后袁崧筑垒,形成嵩城,无疑是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华章。而俞卿造塘,更是促进了崧厦的稳定与繁荣。

上虞崧厦解放史(浙东上虞崧厦镇)(3)

上虞崧厦解放史(浙东上虞崧厦镇)(4)

上虞崧厦解放史(浙东上虞崧厦镇)(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