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1)

明代宗朱祁钰为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之弟,初为郕王,本与皇位无缘。在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被俘以后,国赖长君,朱祁钰临危受命成为皇帝,在于谦等人协助下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使得明朝没有提前近200年成为南明。

这位力挽狂澜之君的悲哀在于,因为是“代理”皇帝,所以一直很尴尬,始终彻底掌握不了朝局。对于哥哥明英宗,是既做不到不让被俘的哥哥英宗归国,也做不到在英宗归国以后将其除掉,只能囚禁于南宫之中。

就连换个太子,想将英宗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废掉,以自己儿子朱见济取而代之,都是要通过贿赂大臣,才勉强达到目标。

但是天不遂人愿,代宗完成换太子的如意算盘没多久,仅仅一年,儿子朱见济便早夭。而且尴尬的是,代宗之后一直生不出儿子,而太上皇英宗,则是在南宫一连生下几个儿子。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2)

也正因为如此,在代宗病重之际,无子还不早早立储君,也没有复立明英宗儿子朱见深为太子,被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钻了空子,发动夺门之变,太上皇英宗复辟,代宗被废帝号,不久后死去。

说起无子立储君,明代宗其实和宋高宗类似,宋高宗也是曾经有一个儿子,立为太子,对其寄予厚望,结果儿子早夭。宋高宗之后因为身体原因,一直生不下儿子,因此收了一个养子当储君,不过是舍弃宋太宗后人,以宋太祖后人赵昚后人为养子,再禅位于他,是为宋孝宗。

既然有宋高宗这样的成例,代宗为何没有效仿呢?

毕竟明代宗属于明太祖朱元璋四子朱棣一脉,本来四房是不可能成为帝系,不过明成祖朱棣在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发动靖难之役,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赶下皇位,才使得四房成为帝系。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3)

反正不想立英宗儿子为储君,那么打着将皇位还给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朱标一系的旗号,收朱标后人为养子,再立为储君,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使得英宗一系威胁不到自己,又可以得以善终。

那么明代宗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今天宋安之来分析一番。

一、先来说说明代宗为什么会被钻了空子,他到底想立谁为储君?

明代宗在儿子朱见济早夭以后,立储再度成为朝堂大事,太上皇英宗毕竟做了14年皇帝,而且长子朱见深太子之位被废的太过冤枉,因此很多支持或同情英宗父子的大臣都替朱见深鸣不平,不过都是被代宗一一打压。

等到明代宗病重以后,关于立储之事,朝堂之上主要有四种意见。

第一派是认为应该复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以于谦、王直、商辂等大臣为首。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4)

这些大臣或是一心为国或是忠于太上皇英宗,自然是认为朱见深复太子之位是理所当然。

第二派则是揣摩明代宗的心思,认为代宗不愿意复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可以迎立襄王朱瞻墡的世子。

襄王是谁呢?

这么说吧,襄王一脉,在明代宗无子状态下,是除却明英宗一脉,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一脉。

因为明宣宗子嗣不兴,只有明英宗和明代宗两个儿子。再往上来说,宣宗父亲只有三个嫡子,嫡长子自然是宣宗。嫡次子是越王朱瞻墉,死于正统四年,而且无子。嫡三子是襄王朱瞻墡。在土木堡之变以后,襄王身为明仁宗唯一在世的嫡子,甚至孙太后起初都是想立他为帝,不过被其婉拒。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5)

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不少大臣认为明代宗不想以明英宗子嗣为储君的话,襄王的世子就是最佳人选。

像大学士王文应该有此意:“景帝不豫,群臣欲乞还沂王东宫。文曰:“安知上意谁属?”乃疏请早选元良”。

王文建议明代宗早选择元良,而不是早建元良,其实就是在揣摩代宗的心思,想顺着他的意思,让其选择一位宗室子弟为储君。

当然,王文只是有此意,后来冤杀他的罪名是谋立外籓,就是夸大其词了。

第三派则是认为等到明代宗死后,迎太上皇英宗复位,以李贤为代表。

第四派则是起了小心思,想要有拥立之功,打算发动政变让太上皇英宗复辟,以夺门三人组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为首。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6)

这几方是各有各的行动,夺门三人组是图谋政变,看见明代宗态度不明,害怕会复立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到时候就名不正言不顺了,于是在正月十七上早朝的日子,发动夺门之变,迎太上皇英宗复辟。

王文等人则是在正月十四上了早择元良的奏疏,意思是可以选择一位宗室子弟为储君,明代宗的回复是“偶有寒疾,十七日当早朝,所请不允”。

认为应该复朱见深太子之位的大臣,以三元及第的商辂起草奏疏,考虑到明代宗之前对于朱见深的态度,所以并没有直接要求立朱见深为储,而是说了一句委婉的话:“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当立章皇帝子孙”。明宣宗只有两子,代宗无子,自然就是太上皇英宗子嗣了,意思是你得复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不过这道奏疏写好已经是正月十六晚上,来不及上奏,到了第二天政变发生,明代宗也没机会见到和批阅,也不知道到底是何想法。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7)

参考明代宗对于早择元良奏疏的不准,代宗很有可能会同意复立朱见深为储君,毕竟襄王一脉距离帝系再近,但是跟太上皇英宗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因为英宗一脉就是帝系,代宗舍去英宗一脉也不太现实,反而复了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以为补过,反倒是更现实。

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终究是随着夺门之变的发生,还有明代宗不久死去,成为了永远的谜题。

只能说明代宗太过犹豫不决,无子病重还不立储君,也不复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使得小人钻了空子,落得一个凄凉结局。

二、明代宗为什么不能效仿宋高宗呢,主要有3点原因。

宋高宗与明代宗还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通过太后下旨的形式成为皇帝。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8)

而且比之代宗还不如,因为靖康之耻以后,徽钦二帝及其百官、后妃、皇子、公主都被俘虏北上。只有宋徽宗的哥哥宋哲宗废后孟氏因遭废黜,迁出大内,反而逃过一劫,被尊为元祐太后,垂帘听政,因此以太后形式让宋高宗登基为帝,这是两者的共同点。

至于宋高宗为何无子要立宋太祖后人为继承人?

主要在于他的帝位在名正言顺方面来说其实很不稳固,因为他是宋徽宗第九子,正常来说,这个帝位怎么都轮不到他。

他无子以后,如果选择一位继承人,主要有两方面问题:

首先无论他选择谁,肯定没有近支侄子可选择。这样一来,徽钦二帝及其子孙,乃至他上面几位哥哥的子孙,若是回来的话,说他的皇位继承不合法,从法统上来说他及其继承人都是理亏的,这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金国万一哪天聪明了起来,随便放宋高宗一个亲侄子回来,到时候就是一场风波。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9)

其次他没有近支侄子不说,甚至只能在五服之外选择。当然选择还是很多的,像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一脉就在南方开枝散叶,后来的南宋名臣赵汝愚就是赵元佐七世孙。

这样一来,没有亲近的血缘关系,立一位继承人,往往会认为这是应该的,而不会对他感激涕零。而且南渡以后,虽然宋高宗近支宗室没有,但宋太宗赵光义系的宗室却很多,而且势力庞大,诸如濮王系。

如果从中选一位太宗后人为储君,只会让太宗系宗室的势力更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很容易对皇权造成威胁。

同时当时的民间和朝堂之上,也多有为宋太祖鸣不平的意见。在靖康之耻以后,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道金军统帅相貌酷似宋太祖,是宋太祖回来报复弟弟宋太宗的后人。毕竟当年宋太祖身为开国皇帝,皇位却被弟弟赵光义继承,两个儿子也是死的不明不白。朝堂之上,不少大臣都认为宋高宗既然无子,要选择一位储君,干脆就把皇位还给宋太祖一系。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10)

在这种情况下,宋高宗干脆跳过宋太宗后人,以宋太祖七世孙赵昚为养子,并最终禅位于他,使得帝位的传承回到宋太祖一系,错开了宋太宗一系,这样即使有徽钦二帝子孙归来,也不会在合法性上有什么瓜葛。

赵昚身为宋太祖后人,并非有权有势,皇位本来距离他十万八千里,而宋高宗却将皇位传给他,自然是感激涕零,对宋高宗是孝敬的无以复加。因此宋高宗在太上皇的25年之间,不只是得到养子的孝敬,更是拥有不小的权力,可谓是人生赢家。

再来说说明代宗,他没有效仿宋高宗,其实是有三点原因:

①、最关键在于宋高宗敢选择宋太祖后人,是因为当时距离宋太宗上位已经过去一百多年,而且历经靖康之耻,北宋的旧势力已经土崩瓦解,南宋属于重新开国,重新分配权力,所以选宋太祖后人,也没什么人反对,反而支持者居多。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11)

而明代宗面对的情况可不一样,他的年代,距离明成祖朱棣的时代不到30年。而且明成祖当年迁都的时候,将追随明太祖的开国元勋都留在南京,虽享荣华富贵,却无太多实权。将追随自己的靖难功臣,则是带到北京,享受荣华富贵和实权。

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宗要是敢打着将皇位还给懿文太子朱标后人的旗号,将宫中囚禁的建文帝后人建庶人为储君,那就是在否定明成祖朱棣,变相骂明成祖是乱臣贼子。别的不说,首先当年的靖难功臣后人就不答应,这些勋臣联合在一起,都不用等到夺门之变发生,就可以推翻代宗。

②、明代宗没有宋高宗那样的权力,毕竟宋高宗可是南宋的开国皇帝。虽然他对外不行,是一个逃跑皇帝,但他其实能力还不错,对于南宋的控制比代宗这样的代理皇帝强多了。

像岳飞之死,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视为历经南渡开国,稳住局势以后,宋高宗对于军队军阀化的一种打压行为,以此来收回兵权。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12)

明代宗对于明朝可没有这样的控制力,不然也不至于发生夺门之变。

③、明代宗和宋高宗遇到的情况大有不同,懿文太子朱标的号召力也不能与宋太祖赵匡胤同日可语。

明代宗在位期间,太上皇英宗尚在,子嗣也在宫中,长子朱见深更是曾经的太子。不像宋高宗的近支都被掳走,即使选择宋太祖后人也没什么人反对。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宗就是选择襄王世子都不一定行,更何况是选择懿文太子朱标的后人。

话又说回来,宋太祖是开国皇帝,懿文太子朱标虽然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但毕竟没有当过皇帝,更不是开国皇帝,两者的号召力天差地别。

总结来说,两人遇到的局势和情况不同,对于朝堂掌控力也是不同,所以也没有办法效仿和复制。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13)

不过虽然明代宗个人很失败,在立储之事上犹豫不决,以至于被人钻了空子失败被废。但是他做皇帝却是很成功的,在土木堡之变以后,面对瓦剌军队,他支持于谦等主战派,没有南逃,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使得明朝没有偏安一隅,继续保有全盛之天下长达195年,这是宋高宗所远远不及的。

宋高宗虽然个人很成功,但是他的皇帝生涯其实很失败。虽然将宋朝的国祚延续下去,但是因为个人懦弱和宋朝一贯的重文轻武,防内之心远大于防外之心,使得南宋开国之初,最容易复兴的时期,是回收兵权自废武功,并且几次错失良机,只能偏安152年。

宋高宗赢在了一时,明代宗赢在了千秋,这是两者的区别。也是宋明两朝风格的区别,一个喜欢自废武功,得以苟延残喘过300年,一个虽过刚易折,但亦是有着276年的国祚。

宋英宗之后的下一个皇帝(明代宗无子还不想传位英宗儿子)(14)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