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树木耳(爆红的柞水木耳)

人民网

4月20日,在陕西考察,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培训中心的直播平台前,点赞当地特产 “柞水木耳”。

柞水木耳一下子成了大家的关注热点,开始在互联网上霸屏,在电商平台热销。前几天,人民日报直播间、淘宝直播间也推出薇娅、李佳琦等当红主播进行直播带货销售木耳,直播间累计2200万网友一起下单,柞水县的木耳一晚卖光,相当于柞水县去年4个月的线上销量。

柞树木耳(爆红的柞水木耳)(1)

这是4月21日拍摄的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地栽木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昌奇 摄

味鲜、个大、肉厚的柞水木耳不仅成了“网红商品”,更成为当地脱贫增收的“金耳朵”。柞水木耳的品质为啥好?小木耳是如何发展成大产业的?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科技部第30届科技扶贫团柞水县执行团团长、柞水县副县长利斌,请他来解读柞水木耳的“创新密码”。

小木耳办成大产业,科技助力柞水木耳“闯三关”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位于秦岭腹地,因柞树多而得名。

柞树又叫“耳树”,顾名思义就是生长木耳的树,这种树上生长的木耳品质高,也很珍贵,当地农民也一直有种植黑木耳的习惯。

但是,这样的黑木耳并没有给百姓带来富裕生活。由于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柞水县贫困面广且程度深。全县有脱贫任务的村79个,2014年初,当地贫困发生率高达44.04%。

“柞水‘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还不到一亩,想脱贫必须跳出大山,走出一条创新的路子来。”利斌说,山区交通不便,柞水种植木耳的成本比较高,想把产业搞起来,必须借助科学技术,把产品附加值提高,推动脱贫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2017年开始,柞水县开始把木耳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制定了“1153”(即1万亩土地、1亿袋规模、5千吨产量、3亿元产值)发展计划。刚起步时,木耳产业的现状是起步晚、基础弱、链条短,在关键核心环节上缺乏技术支持,面临的困难很多。

第一关就是选育适生的木耳菌种。柞水县通过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引进了适生能力强、种植产量高、推广前景好的优质黑木耳示范菌种5个,采集27个柞水地方特色菌种进行比对试验,成功培育出玉木耳、金木耳、羊肚菌、竹荪等珍稀食用菌。这些品种不仅提升了产品价值,也让柞水木耳声名鹊起。

第二关是提升产业管理水平。柞水县制定了黑木耳菌包生产等4项技术规程,完成了全国首家集生产管理、农户指导、质量溯源为一体的“木耳大数据中心”第一阶段建设任务。

“很多人不知道,我们柞水的木耳长在‘云’上。”利斌介绍说,为有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支撑作用,柞水县借助西北大学和阿里云计算公司的支持,启动了全国首家“木耳大数据中心”建设,大数据中心搭建了木耳标准化生产流程管理模块、物联网平台等,全链路的数据技术极大提升了木耳产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柞树木耳(爆红的柞水木耳)(2)

4月22日,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民肖青松在采摘木耳。 新华社记者 梁爱平 摄

第三关则是木耳精深加工。柞水县建成了木耳产品深加工研发示范基地,先后研发出木耳脆片、木耳超微粉、木耳冰激凌、木耳益生菌等产品,有效提升了附加值。“深加工不仅破解了木耳初级产品积压的问题,也能有效分散单一种植带来的风险,让我们的木耳产业更有韧性,也让贫困户紧紧‘镶嵌’在脱贫产业链上持续稳定增收。”利斌说。

小木耳变成“金耳朵”,创新的组织、营销模式显身手

柞水县把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还离不开创新的组织模式。

肖超是柞水县杏坪镇肖台村三组的村民,过去也曾尝试木耳种植,但收益甚微。2017年起,肖超作为镇“借袋还耳”试点户开始种植。“原来特别没信心,也没本钱买菌包。但是县里免费把菌包给我们种,我就想试试看。当年种了地栽木耳2.5亩2万袋,按技术员的指导每天浇水、精心管理,4个多月就收获木耳2000多斤,纯利润达到3万余元!”这之后,肖超种植木耳的劲头越来越足,今年承包木耳大棚3个,种植木耳6万袋,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木耳能手。

“所谓‘借袋还耳’,就是菌包免费给种植户培养,收获的木耳我们组织统一收购,扣除菌包成本后,再把利润返给他们。”利斌介绍说。柞水县通过探索“借棚还耳”“借袋还耳”等创新机制,不仅解决了产业发展缺乏启动资金的难题,也和种植户之间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据统计,2020年柞水县已种植木耳5500万袋,新建大棚500个,通过“借袋还耳、借棚还耳”模式吸纳贫困群众2000余户。

在市场营销方面,柞水木耳早就“试水”电商,是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上的“常客”。2019年,利斌就曾作为“带货主播”参与2019丰收节公益直播盛典,十几分钟的时间里,直播间就销售柞水木耳1.5万单,合计55.2万元。几年来,柞水县抢抓消费扶贫机遇,坚持“线下对接”与“线上促销”并举,全力帮助柞水木耳拓市场、创品牌、增效益。不仅为柞水木耳积攒了人气,更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柞树木耳(爆红的柞水木耳)(3)

4月21日,在金米村培训中心,秦岭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员工李旭瑛在网上直播卖木耳。 新华社记者 梁爱平 摄

柞水木耳走红,还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就建起了一座集菌包生产、示范栽植、休闲观光、产品购销于一体的现代化木耳产业园区——柞水县西川木耳小镇,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小时候记忆里的村子,家家都是勉强度日,谁家里有点山货,需要靠人力背着出山去县城卖。”33岁的回村创业青年胡定峰说,“现在进村子的路宽了,土路都硬化成水泥路。过去外墙被熏黑的土房都成了楼房,尤其是今年春节很多人家门口都停了小汽车。”

在西川村木耳小镇的主题公园里,高塔由传统木头菌棒搭建而成,地面的小片区域里,摆放着现代化的木耳菌袋。

木耳,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