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来日方什么(一天一成语方枘圆凿)

成语来日方什么(一天一成语方枘圆凿)(1)

成语来日方什么(一天一成语方枘圆凿)(2)

【成语名字】方枘圆凿

【成语拼音】 fāng ruì yuán záo

【成语释义】枘:榫头;凿:榫眼;卯眼。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卯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众鸟皆有所登栖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

解释:野鸭大雁都吞吃高粱水藻啊,凤凰却要扬起翅膀高翥。好比圆洞眼安装方榫子啊,我本来就知道难以插入。

【近义词】格格不入、 大相径庭

【反义词】 丝丝入扣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

【造句举例】

1.为了让子女能够成龙成凤,许多父母一味进行填鸭式的方枘圆凿的教育。

2.他俩就像方枘圆凿,不管是在兴趣爱好还是为人处事方面都是格格不入,但是他们在一起生活这么久却相安无事着实让人觉得奇怪。

成语来日方什么(一天一成语方枘圆凿)(3)

【成语故事】

宋玉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担任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

《九辩》是主要抒写的是“贫士失职而志不平”这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感慨。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的黑暗有所反映,并表达了诗人“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的志尚。全诗虽多有模仿屈原《离骚》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它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并且句法多变,能够巧妙地运用双声叠韵和叠字等修辞手法,音调节奏抑扬顿挫,饶有音乐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成语来日方什么(一天一成语方枘圆凿)(4)

在《九辩》中: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众鸟皆有所登栖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意思是说野鸭大雁都吞吃高粱水藻啊,凤凰却要扬起翅膀高翥。好比圆洞眼安装方榫子啊,我本来就知道难以插入。

在古时,人们在用木料制作器具时,凿出的卯眼叫作凿,削成的榫头叫作枘,用以插入另一部分的榫眼,使两部分连接起来。凿和枘的大小形状必须完全一致才能合适的装配起来,(方形的榫头是不能固定在的圆形卯眼里的),后来用此成语比喻双方意见不合,不能相容,配合不好,格格不入。跟它相反的一个词叫作“丁是丁,卯是卯”,(丁指榫头)讲的是做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宋玉用圆凿方枘这个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屈原远大的政治见解同谗佞小人的鼠目寸光必然是无法投合的。

成语来日方什么(一天一成语方枘圆凿)(5)

成语来日方什么(一天一成语方枘圆凿)(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