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经济学的五个理念(经济学既要求实)

来源:读特在经济学领域,“求是”应该被放在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尊重逻辑推理的正确性,来检验经验事实的相关结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读懂经济学的五个理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读懂经济学的五个理念(经济学既要求实)

读懂经济学的五个理念

来源:读特

在经济学领域,“求是”应该被放在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尊重逻辑推理的正确性,来检验经验事实的相关结论。

“实事求是”这个词我们再熟悉不过了。而与之相呼应的则是我们同样熟悉的另外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两句话在我们很多工作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恐怕很少有人去深究其中的确切含义。

“实事求是”这个词其实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求实,另外一个则是求是。这两层含义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注重的是第一层含义“求实”,而忽略了第二层含义“求是”。“求实”和“求是”的问题,在经济学上同样重要。“求实”对应于事实和经验,“求是”则对应于理论和逻辑。

经济学上对“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在事实和经验层面上,不能造假、不能挑着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数据来统计使用。在理论和逻辑层面上,至少要自洽,不能前后自相矛盾。这些基本要求,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真正能把“求实”和“求是”这两点都做好的经济学家并不多。

即便是大名鼎鼎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在苏联解体之后,也只不过是把自己那本畅销全球的《经济学》中支持、看好苏联计划经济的部分悄悄删去了,而不是反思自己的理论和收集到的统计数据哪里出现了问题。很明显,萨缪尔森没有直面事实。实事求是,说易行难。著名经济学家都如此,普通人就更难了。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生活中又必须处处面对各种经济选择问题,也经常会面对各种经济学家的说法和预测。房价,有说涨的有说跌的;股市,有说值得投资的,有说不值得投资的;市场,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怎么判断这些专家的说法?如果单纯看他们列出的各种统计数据,往往是要么看不懂,要么“不明觉厉”,感觉他们说得很有道理。先不说那些数据有没有掺水,有没有选择性统计,即便是数据都是真的,对于数据的解读,也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方向。

比如同样是房价数据,有的专家会用历史数据告诉你房价涨太快太高、泡沫太大了,所以不能买房,要赶紧卖掉。而有的专家可能会结合对未来的研判,告诉你房价可能还会上涨,甚至对于某些大城市来说,上涨的空间还很大。所以到底该听谁的、信谁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求实”,而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那就是要学会“求是”,也就是在理论和逻辑上下功夫。

有了理论功底和逻辑支撑,才不会轻易被错误的专家言论所带偏。正如我们如果有着对市场经济和价格理论的深刻理解,即便是在苏联鼎盛时期,我们也会看到这种本质上是“命令式经济”的社会运作方式的弊病所在。就不会被萨缪尔森那种错误理论所误导,甚至不用看他摆出的漂亮数据就知道他错了。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用理论和逻辑来检验经验数据的方法,而不是用数据结果来检验理论。用一个几何学的例子也许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就像是我们学会了一条定理“平面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我们是不需要通过测量每一个三角形的角度去确认这条定理是否正确的。

相反,我们可以快速地用理论来检验判定数据。比如有人给我们三个角的度数,某类专家说这是一个三角形。我们是不需要去实地测量考察的,我们只需要简单计算一下三个角的度数之和即可。

如果三个角的度数满足相加之和为180°,那么我们可以继续进一步判断是不是三角形。如果它们连“相加之和为180°”这个条件都不满足,那么我们就可以立刻判断出那个“专家”说的是错的。

这就是理论快速判断事实的办法,也是跟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实事求是”有所不同。通常,我们会强调实事求是中的“求实”。而现在,尤其是在经济学领域,“求是”应该被放在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尊重逻辑推理的正确性,来检验经验事实的相关结论。

(作者系经济学者)

(原标题《经济学既要“求实”更要“求是” 》)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