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非主流回忆杀段子(年代流行语图鉴)

“五讲四美三热爱”、“踩踩,记得回踩”、“偷菜”、“886”、“dbq”、“nbcs”、“走花路”……这些年代流行词,你能看懂多少?如果你都能看懂,那恭喜你,算得上是“博古通今”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90后非主流回忆杀段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90后非主流回忆杀段子(年代流行语图鉴)

90后非主流回忆杀段子

“五讲四美三热爱”、“踩踩,记得回踩”、“偷菜”、“886”、“dbq”、“nbcs”、“走花路”……这些年代流行词,你能看懂多少?如果你都能看懂,那恭喜你,算得上是“博古通今”了。

上面的这些词语都是近年来红极一时的流行语,或许90后看不懂什么是“dbq”、“nbcs”,00后看不懂什么叫“五讲四美三热爱”,而80后更是不了解什么是“踩踩,记得回踩”……再往前看70、60后,产生的代沟可能比长江还宽。

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时代印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虽然存在代沟,但并非不可跨越。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80、90、00后各有哪些流行语?

80后——嘴上追赶的时髦

80后赶上了改革开放,语言的变化几乎是全方位的,既有为适应新事物而新造的词,又有外语的影响,也有社会风气造成的类推现象,还受到了港台语言和地方方言的影响,可以说是丰富多彩。

“五讲四美三热爱”就是为积极反映当时社会号召而创造出的新词。1981年,全国倡导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青少年要“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进”,要“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更要“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这就是“五讲四美三热爱”。类似的还有“万元户”、“小康”等热词也是如此。

受到港台流行语的影响,“大哥大”、“老板”、“蛮好的”、“抢滩”、“打工仔”等不计其数的港台流行语涌入人们生活。现在大家熟知的“老婆、老公”的称谓,也来自港台大众文化,在东征西讨,大举北伐后,最终胜出,时至今日早已突破地域限制,成为全国人民对“爱人”最常用的昵称。

90后——惜命不只是嘴上说说

自打第一批90后正式步入“中年”后(扎心ing),时代的大舞台基本上就移交到了00后的手中,他们为爱豆打call、抖音快手玩得2333、彻夜开黑carry全场;而90后却不得不一边熬夜工作,一边枸杞保温杯续命,防晒的同时,还得防防…脱发。

但不管怎么说,90后也曾辉煌过,依然是社会的栋梁之才,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也曾呼风唤雨过。

90后是跨世纪的一批人,自然也经历了更多的时代变革,是第一批享受到互联网福利的人群,所以那个年代的流行语大多和网络挂钩。比如:“踩踩,记得回踩”,这是当时玩QQ空间经常说的一句话,目的是增加空间的浏览量。

“偷菜”是90后的集体回忆,是一款全民小游戏,还有“犀利哥”、“请不要迷恋哥,歌只是个传说”、“886”、“你是我的偶像,呕吐的对象”、“想哭的时候就倒立”等等,可以说是回忆满满。

然而,90后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在80后和00后的夹缝间求生存,以至于进化出了保护铠甲,逐渐强大起来,完全不care外界的眼光,开始寻找生活的乐趣,努力活出自我。

随之而来的是90后标签词,比如“粗糙且有质感的中年男子”、“间歇性养生”、“时刻学习激情分子”等等。

粗糙且有质感的中年男子:指的是不怎么喜欢打扮的90后男生,虽然外表看起来一点都不精致,但却勇敢追求生活质感,就算是穿着睡衣出门,也会搭配一双看起来很贵的皮鞋。

间歇性养生:枸杞保温杯已经成为90后养生的标配,此外,在日常吃饭和睡觉等方面也非常讲究,吃麻辣烫只吃素菜,而且还嘱咐店家不要辣,只要烫。冬天膝盖上贴的是暖宝贴,夏天小风扇不离手。在他们看来,养生不限年龄,不限地点。

学习积极分子:00后当道,90后为了能跟上时代的潮流,通宵学习一些拼音字母缩略语的解释。只要一遇到自己不懂的知识领域都看作是一种“压迫”和“紧张感”,毕竟人到中年,头发可以秃,但面子不能输。

00后——用嘴画个圈儿

当“00后”、“05后”在社交媒体上展露头角后,流行语也已经不再局限于中文,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拼音缩写、略写,让我们这些90后、80后的人满脸问号。dbq、xswl、nss、nbcs等罕见得像生僻字的缩写你能读懂几个?

和80、90后不同的是,00后流行语的诞生有一个基本原则——处什么圈子用什么话。

比如在QQ上,“cqy”是“处Q友”,意思是在QQ上交朋友并维持友谊;“求扩列”是指请求扩充好友列表;“躺列”指加了QQ好友不说话,只是在列表里默默躺着。

“基操勿6”等,是游戏主播玩出来的梗,后来在游戏中被大家广泛使用。“走花路”则是源自综艺节目Produce101,主要用于粉丝应援自己的偶像,希望她一切顺利。

还有些傲娇的00后,“圈地自萌”,不屑于和别人混圈子,自己搞个圈子自己玩,以此来达到将“圈外人”排除在外的目的。

网络时代,00后的新“热词”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在学习中,并且会将其视为自己所处圈层的身份标识。一般而言,这些话语的使用情境和人数增多后,会出现一个大量使用这些话语的热门贴或科普总结帖。

这就像是语言词典的编撰过程,这些帖子在介绍“新词”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记录着一个网络社群的日常,但之后若没有大众媒体推波助澜,“新词”就很难出圈。最终能成为大众流行语的,往往是那些不太需要特定使用情境的、能唤起大多数人情感共鸣的“热词”,像是“老公”、“老婆”这样的。

流行语代表着一代人的青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独特印记,即便不再被新一代人所认可,其背后的故事还是让人印象深刻。但我们还应该记得,追忆美好固然重要,用心感受当下才是阳光大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