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与我国宏观审慎管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与我国宏观审慎管理)

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存在着由于商品生产过剩、需求不足导致的金融危机,还存在着金融信贷行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过度和资本市场投机过度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国际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都会对其它经济体产生"溢出效应"。特别是,如果主要经济体发生了金融危机,其影响势必是全球性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世界上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又与黄金挂钩。本质上,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是金本位的,全球金融相对稳定。然而,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全球进入到信用货币(纸币)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危机也进入一个高频次、范围广、影响大的阶段。

尽管每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不尽相同,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因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环境和政治制度等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这些金融危机的爆发却都有因可循。现代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信用货币本身的不稳定性。信用货币一般与货币的购买力、国内的名义利率和汇率密切相关。由于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会引起资金在金融市场和商品与服务市场之间的流动,使得货币价值经常变动。此外,货币当局也很难真正地控制货币供应量,使得信用货币本身的不稳定性更加严重。

第二、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物市场的过度创新加大了金融危机的幅度和可能性。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金融衍生物。过度的金融创新如资产证券化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使相关的金融衍生品越来越复杂,市场也越来越缺乏透明度。最后,没人真正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其蕴藏的风险。如同次贷危机的本源-房地产泡沫破灭、次级房贷资产出现问题时,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便轰然坍塌,影响甚重。

第三、利率的市场化易于引发经济泡沫。利率市场化下,一般短期投资资本流动会比较频繁,特别是流向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等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业。一旦这些资产价格被炒高,由于赚钱效应,便会吸引其它资金大量流入,形成资产泡沫。但当投机资本发现由于金融资产价格过高而导致名义利息率较低时,便会迅速撤出资金。于是,泡沫破灭,留下那些来不及撤出资金的投资者承受损失和大量呆账坏账。

随着对金融危机的研究收入,人们对金融危机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近年来,为了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的产生和不利影响,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探索拓展新的宏观调控和系统风险管理工具,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宏观审慎管理。

宏观审慎管理的核心是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角度采取适当措施,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而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在2019年初新设宏观审慎管理局,增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的系条形,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职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与我国宏观审慎管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与我国宏观审慎管理)(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