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市场花园行动(市场花园行动执行时的背景)
二战中,规模最大,也是最为冒险的空降行动,就是市场花园行动。毫无疑问,这场发动于1944年9月17日至9月25日结束的行动,是一场巨大的失败,让盟军损失了许多优秀的伞兵,并且错失进攻良机。然而此时盟军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部队缓慢的向前推进,但势不可挡。既然如此,盟军为何要发动这么一场自杀攻势呢?
一、胜利背后的隐患
德军在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之役遭受盟军的重大打击后,乔治·巴顿将军率领他强大的第3集团军冲出了诺曼底,第3集团军就像是一辆不可停下的战车,在法兰西平原对德军展开了追击战。
此时德军已经无力阻挡盟军,只能把残存部队于8月底时沿着法国本土撤退到低地国家荷兰与法国东部。在巴顿的北面是英国的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元帅,和他所指挥的英国第21集团军,从安特卫普出发,一路推进到比利时的北部边境。
第21集团军所属的加拿大第1军团沿着海岸线向北扫荡残余德军,重新占领迪耶普、勒阿弗尔和滨海布洛涅的港口,但连日征战使得他们需要整补而无法参与重要任务。
而在德军防线的南端则有奥马尔·布莱德雷中将所辖之美国第12集团军和由考特尼·霍奇斯率领的美国第1集团军,共同以德国边境的亚琛为目标前进。更往南则是雅各布·L·德弗斯所辖的美国第6集团军在法国南部登陆后,也准备向德国本土进攻。
如果乍一看的话,盟军进度喜人,似乎胜利只在咫尺之间,部队甚至出现了圣诞节即可结束战争的乐观看法。毕竟此时德军就像是被抽断了腿的野狗一样,如果没有被俘就只能四散奔逃。强大的盟军部队在法国的土地上追击着德军,任何行动缓慢的德军都会被盟军部队所消灭。可毫不客气的说,德军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仓皇逃窜。
然而,高歌凯进的背后,是盟军巨大的后勤压力。现在盟军士兵的每一发子弹,每一瓶可口可乐,甚至是每一块面包都要从英国沿岸出发,经由海路抵达诺曼底等地的港口,然后再用卡车运往前线。面对这样空前的运输压力,盟军是否还能够维持这样的效率?所有人心里都没有一个底,尽管他们仍旧继续进攻,迫使德军不断后撤。但是他们手上的物资能够继续支持他们前进多久,却成了所有高级将领内心挥之不去的阴霾。
二、濒临极限的后勤运力
然而该发生了还是要发生。到了8月底,盟军的攻势因为后勤补给的不足而出现了迟滞。此时盟军的补给来源都是依靠诺曼底登陆时攻下的海滩所建立的临时码头,以及位于科唐坦半岛北岸瑟堡的深水港。
而拥有大量货运能力的安特卫普港虽然已经被英军攻下,但是在斯海尔德河出海口附近的地区仍然被德军掌控,其他在英吉利海峡沿岸的重要港口如敦克尔克在1944年8月之前也一直为德军所有。
虽然盟军仅靠着这些利用海滩所建立的临时码头进行运补工作,尽管这些码头的效率却超出预期,让补给品源源不绝地进入欧洲大陆。但最终还是因为运输工具的不足,而使得盟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了瓶颈。
以瑟堡为例,在1944年9月初的时候,约有超过70000吨的补给品被堆放在港口,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工具将其运往前线。这是因为当地的铁路运输方面则早因为盟军的空袭而损毁,这些空袭是为了在诺曼底战役期间阻滞德军支援部队与补给到达前线而实施的,诺曼底地区联外的铁路一直到8月30号才勉强恢复通车。
为了维持这种高消耗,盟军展开了“红球快递计划”(Red Ball Express),让大量的卡车沿着被规划好的高速公路进行运输,这些公路被禁止其他车辆行进,只有参加运输计划的卡车往来不停。按照计划,所有参与运输的卡车都会按照自身标准承重辆的两倍。
但实际情况上,卡车都是往往超过自身四倍甚至是六倍的重量在运输。尽管这样保证了运输效率,但是卡车自身其实是在透支自己的寿命,光是轮胎就在一个月内跑废了超四万条。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运输压力下,一旦运输卡车大范围出现故障,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灾难。
最终在英军的1400辆3吨军用卡车出现引擎活塞故障而无法使用后,盟军的运输力量因此更为恶化。原本这些卡车一天可以载运大约800公的货物至前线,足以完全补给两个师的需求。可当这些卡车故障后,就什么也没有了。
为了应付前线部队需要补给的燃眉之急,三个刚刚抵达欧洲大陆的美军步兵师,甚至得把自己部队的卡车拆解,把完好的零件先让给负责前线补给的卡车使用。美国第12集团军的重炮兵部队在离开塞纳河西岸时,也将自己所属的卡车先让给前线部队使用。
可即便如此,红球快递计划也几乎到了极限。因为红球快递计划虽然尽可能的将后勤补给的问题降到最低,然而参与计划的卡车本身也需要消耗补给和进行必要的维修。油料固然可以保证,但是卡车的维修却不可能立刻完成。所以在这种非正规的运输方式仍然无法从根本解决盟军后勤运补问题,这就让盟军的攻势最终陷入了停滞状态。
三、盟军指挥层的明争暗斗
但困扰盟军的也不仅仅是运力上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战略上的分歧。在盟军里有这么两种观念,第一种是清除安特卫普的德军,这样就可以夺回海尔德河出海口。一旦夺回这里,安特卫普的港口就可以有效运用。
另一个观点是夺取战术层面的胜利,彻底摧毁德军的残余力量。绝大多数盟军将领都比较希望尽快追击,与疲惫不堪的德军正面开战,以便尽快越过莱茵河进入德国国土。
布莱德利和巴顿此时和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元帅之间正为了争夺有限的补给资源,以便在单一决定性的战役中抢先跨过莱茵河进入德国本土。布莱德利和巴顿希望可以向东先攻下梅兹,再进入萨尔州的工业地区。
这个计划需要突破齐格飞防线,但是可以避开有重兵驻守的莱茵河沿岸。布莱德雷也建议盟军应该更大量使用空运的方式将物资送往前线,让前线的推进行动不受后勤补给的拖累。
而蒙哥马利的计划则更为激进,他打算使用空降部队于9月7日时突袭阿纳姆地区的桥梁。不过这个计划受到天气的影响而延迟,再加上德军的动向不明,以及阿纳姆的距离太远,很有可能使得空降部队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最后蒙哥马利放弃了这个计划。
但是蒙哥马利随即提出了更大胆的计划,希望借着大规模的兵力跳过齐格飞防线,从阿纳姆到艾瑟尔湖沿岸对德国第15军团形成合围之势。
不过这种激进的计划显然不完全是出自蒙哥马利之手,更多的应该是来自伦敦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授意。
丘吉尔这样做有两个原因:首先,英国的伦敦此时正遭受到德国V-2导弹的袭击,即便是装备了VT引信的高炮也难以拦截,战斗机拦截的效果也同样不好。如果丘吉尔不能有所作为的话,那么在对德国战争结束后的大选时,丘吉尔能否继续连任就成了问题。蒙哥马利的计划一旦成功,就可以切断V-2导弹的发射基地的补给通道,确保英国不再遭受这种袭击。
另一方面,这也是英国和美国对欧洲反击的战略主导权,和战后局势主导权上的争夺。一场战争的结束,就意味着盟友们在战后会为了格局的划分而开始争夺。英国并不希望美国过分的插手欧洲事务,所以他们注定了不希望美国全面主导欧洲战场。
丘吉尔更希望英国能够成为这场伟大反击的主导者,这样英国在未来的欧洲局势里就能立于主导地位,并维持大英帝国那骄傲的“皇冠”。所以能否最先攻入德国本土,就成了英国夺取主导权的最后一搏。
基于这两个原因,丘吉尔要求蒙哥马利策划一个大胆的方案,这个方案必须能够让英国最先跨过莱茵河,而且要得到最大的战果。而在丘吉尔的压力下,生性谨慎又熟谙官场的蒙哥马利制订了后来被称为“市场花园行动”的作战方案,意图完成丘吉尔交付的任务。
而尽管这个计划过于大胆,又违背了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前就制订的多面进军。但是迫于伦敦和华盛顿的压力,艾森豪威尔也只能同意了。
结语
当然了,事情的结果我们都知道。这次行动成了一次不折不扣的自杀行动。空降部队过于深入,又对战场情况缺乏了解,原本应该与其汇合的装甲部队也没能按时抵达。最终市场花园行动只是取得了很小的成功,却损失了盟军上万名训练有素的伞兵,其中英国几乎承担了绝大多数的损失,赫赫有名的英国第一空降师也几乎伤亡殆尽,从此再也没能出现在战场上。而英国与美国争夺主导权的愿景,也随着这次失败,从此再无机会。
参考文献:《地狱公路》
《市场花园行动》
《通往阿纳姆的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