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兵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红卫兵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身穿绿军装,佩戴红卫兵袖章,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并且表示支持红卫兵运动林彪在大会的讲话中表示,他坚决支持红卫兵敢闯、敢干、敢造反的“革命精神”,鼓动红卫兵“打倒一切”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红卫兵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红卫兵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红卫兵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

红卫兵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身穿绿军装,佩戴红卫兵袖章,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并且表示支持红卫兵运动。林彪在大会的讲话中表示,他坚决支持红卫兵敢闯、敢干、敢造反的“革命精神”,鼓动红卫兵“打倒一切”。

一场红卫兵运动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所谓红卫兵,是指“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个特殊人群,大部分由年轻的学生组成。它并不是真正的国家军队,而是一种特殊的群团组织,是“文化大革命”中冲击原政权架构的重要力量,对“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造成这一时期中国动荡的重要因素。

红卫兵最早于1966年5月下旬在北京出现,并首先在首都的青少年中发起了红卫兵运动。作家张承志自称对“红卫兵”三个字拥有发明权:作为一个“老红卫兵”,我虽然不是一名头头,但是“红卫兵”这个名称是我创作发明的。他回忆说:1966年5月,学校党支部组织批判《三家村》,像许多我的同学一样,我也投身其中。一个同学和我在一个组。我写了一个大字报,在他的同意下,我在大字报的最后写上了“红卫兵”三字。我用红笔画了一副一个战士骑在一匹马上的画。我还用同样的办法写了三张大字报。没想到,“红卫兵”的这个签名传到了清华大学。

红卫兵被赶下了历史舞台,但它作为一种群众性组织,则一直延续到文革结束的1976年。1975年,在共青团“十大”筹备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王洪文提出,在中学把共青团和红卫兵两个组织合并,定名为“红卫兵”。然而当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8年10月16日召开时,“文革”已结束,这一合并才没有实现。(摘自《辽沈晚报》)

本文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