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册目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博览)

导读:教材博览专题栏目以山东省必修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泰山出版社)为基础,精选教材内容,展示古籍原典,讲述经典故事,为中小学师生提供学习便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册目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博览)(1)

篆刻·宁静致远

单元导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生活简单朴素,不追求名利,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富贵喧嚣,心境安宁清净,才能达到远大目标。一个人只有淡泊明志,才能远离贪欲。古往今来,凡得到老百姓爱戴和称颂的官吏,不仅是清正廉明的典范,更是淡泊明志、风尚高洁的楷模,因为只有做人一身正气,为官方能一尘不染。坐拥宁静,明志致远,淡泊名利,是我们传统文化为人处事的精髓所在。

原典示例0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译文

君子的行为,心情宁静来修养自身,朴素节俭来培养道德。

原典示例0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财富与显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如果不是通过正当的方式获得它,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通过正当的方式摆脱它,君子是不会逃避的。”

故事链接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作为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他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了后世的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的化身。蜀汉后期,晚年的诸葛亮平时日夜操劳,忙于国事,很少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教育子女,但在给他8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中,诸葛亮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了自己治学做人的智慧和经验。这封家书正是著名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册目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博览)(2)

诸葛亮意在告诉孩子要追求君子的优良品行,用不尚喧闹浮华和内心的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崇尚质朴节俭来滋养自己的道德;用恬静寡欲来坚定自己的志向;用静处增悟的智慧让自己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当你学习的时候应当静心专一,这才是增长学问和才干最有效的方式。年轻时候只有多多学习才能增长才能,只有志向坚定才能最终学有所成。年轻的孩子啊,你要谨记:如果生活中放纵自己、慵懒散漫就无法保有坚韧振奋的精神状态;如果急功近利、冒失焦躁就不能陶冶出自己华美淳良的性情,大好年华会随时光飞驰永不回转,青年刚强的意志也会随岁月流逝而销落凋零。而那时年老衰迈、不为世用的落寞之感也将随之而至。此时,独守着穷家破舍怎可避免内心生发的悲苦之情,届时人生迟暮,后悔也来不及了!


选自泰山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彭门创作室编撰。

编辑:彭门创作室编辑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