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基础知识全集(珍藏多年的白茶基础分类)

白茶基础知识全集(珍藏多年的白茶基础分类)(1)

丨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那些在背后默默关注、研究白茶的茶人,迎来了高光时刻。

谁也没想到,当年那个默默无闻,六大茶类中的“小透明”,竟然会迎来如此盛况。

当大家对白茶一无所知时,却有一部分人能够在茶桌上侃侃而谈。

关于白茶的历史,白茶的兴起,白茶的分类……

让人想起了那句流行语,“我要悄悄地学茶,然后惊艳所有人!”

显然,目的达到了。

老茶客带新茶友,这是茶圈中一种常见的现象。

但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对于刚入门茶圈的人来说,了解白茶的分类,才能明确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面对眼花缭乱的概念:春白茶和秋白茶、新白茶和老白茶、散白茶和白茶饼……,大部分人往往会出于过于繁琐,从而选择随波逐流。

如此一来,虽然能够节省时间,但却难以真正挑选到适合自己的白茶。

同样是消费,与其妥协,不如多加了解,喝到让自己舒心、满意的好茶。

白茶基础知识全集(珍藏多年的白茶基础分类)(2)

白茶基础知识全集(珍藏多年的白茶基础分类)(3)

《2》

春白茶VS秋白茶

在每年的开春之际,白茶圈中便会涌入一大波新人。

他们抱着求学的态度,前来询问,“白茶是不是只在春天采摘?”

“春天采摘的白茶,是不是比秋茶更有价值?”

其中,便涉及到了白茶与季节有关的概念。

在春茶季中所采摘的白茶,称作为春白茶。

按照采摘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和春寿眉。

每年的采摘时间,都会根据当年的气候以及天气特征,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以2020年为例,太姥山的高山白茶从3月15日开始采摘,正值春分之前。

到了3月29日,清明节气的前6天,迎来了白牡丹的采摘期。

最终,4月12日左右,开启了一段属于春寿眉的美好时刻。

但是,白茶并非只在春天采摘,到了秋天依然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夏天,是不采白茶的。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茶树生长速度加快,但积累的内质却十分有限。

因此,夏茶内质单薄,汤感薄弱,且因为强烈的光照,茶叶内蓄积了大量的苦涩物质,品质不高。

迎来了立秋,但气温仍然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此刻依然不适合采茶。

待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节前后,便进入了秋白茶的采摘,秋茶季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彼时,昼夜温差大的优势重新回归,让白茶体内积累了丰厚的内质。

并且,由于经历了高温的天气,形成了粗壮的茶梗,宽阔的叶片,以及在表面生出了厚实的蜡质层。

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秋白茶独特的风味特点。

秋茶季时,主要采摘的是寿眉。

并且按照不同的节气采摘,可以分为白露寿眉、寒露寿眉等,统称秋寿眉。

春白茶与秋白茶生长在不同季节,故而香气滋味也不同。

春白茶的特点,是清新,茶汤清冽,香气鲜爽,犹如一阵春风迎面,清郁冷冽。

而秋白茶更加的淳和,茶梗和叶片中含有大量的果胶物质,让茶汤更加浆感十足,温润甘甜。

不同季节有不同风情,茶友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白茶基础知识全集(珍藏多年的白茶基础分类)(4)

白茶基础知识全集(珍藏多年的白茶基础分类)(5)

《3》

新白茶VS老白茶

白茶圈里,新茶与老茶的战争,从未停止过。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道白月光。

新白茶,指的是制成成品茶后,陈化时间未满1年的白茶。

在此阶段内,由于白茶的内质还未发生转化,保留了大量的茶氨酸、茶多酚、多糖物质等。

而有一部分茶友,正是喜爱新白茶鲜爽清新,纯粹自然的香气和滋味。

冲泡过后,清鲜的毫香与花香从盖碗中钻出,俘获了人的感官。

以2020一级白牡丹为例,第一次喝它时,便被深深地吸引。

变化莫测的花香,似栀子、似茉莉、似玉兰,它的馥郁和多变,都令人神魂颠倒。

茶汤中蕴含着丰沛的茶氨酸物质,喝下之后,像是咬了一口汁水丰沛的青瓜,滋味妙不可言。

就连涌现上来的回甘中,也尽是明媚鲜妍的花香,回味无穷。

而老白茶,则是指陈化时间在3年及以上的白茶。

在漫长的岁月当中,虽然你不能确切地看到茶叶内发生了什么变化,但若是你用心品味它的香气和滋味,就能发现真相。

在良好的仓储条件下,白茶的内含物质在不断进行良性转化。

其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在逐年上升,它在抗氧化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白茶的陈化,其实也是一种蜕变,颇有“破茧成蝶”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明媚的茶香转为细幽、内敛,逐渐散发出了令人舒适的药香、陈香、粽叶香等等。

并且,茶多酚和咖啡碱物质的含量渐渐降低,汤感趋于醇厚甘甜。

故而,老白茶成为了许多茶友的真爱。

“新”和“老”,从名字上也能够发现,它们代表着白茶的年纪。

在瞬息万变之间,白茶也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无限光华。

白茶基础知识全集(珍藏多年的白茶基础分类)(6)

白茶基础知识全集(珍藏多年的白茶基础分类)(7)

《4》

散白茶VS白茶饼

它们是白茶中的老搭档,也经常令茶友们在二者之间犹豫不决。

白茶中的品类,大部分都是既有散茶形态,又有饼茶形态。

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

首先,若是注重升值空间,遇到珍稀的品类,建议以收藏散茶为宜。

例如头采米针、白毫银针、牡丹王等,物以稀为贵,未来的升值空间巨大。

其次,若是单纯以喝为主,则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由于经过了压饼之后,叶片中的细胞壁破裂,而与微弱的空气发生反应,产生了更加醇熟的风味。

即便同样是2017的白露寿眉,但散茶与茶饼的风味,存在着微妙的差异。

散茶的香气,更偏向于清新自然,以药香、粽叶香、花香、陈香为主。

汤感清纯淡雅,像是灵动的精灵般美妙。

而压饼之后,香气更深沉,更醇甜,并且品质好的老寿眉饼还会出现枣香,茶汤入口爽滑细腻,醇厚饱满。

最后,若是有大量的收藏需求,建议以饼茶为主。

像秋寿眉那般粗枝大叶的白茶,体积蓬松,占地面积广。

若是选择大量收藏散茶,则需要足够的家庭存茶空间,才能满足需求。

假如存茶空间有限,更建议收藏饼茶,再搭配少量的散茶,做到一应俱全。

在品质优秀的前提下,散茶和饼茶都值得收藏,且潜力无限。

白茶基础知识全集(珍藏多年的白茶基础分类)(8)

白茶基础知识全集(珍藏多年的白茶基础分类)(9)

《5》

作为六大茶类中,工艺最简朴的一种茶类。

白茶的表现,属实让众人感到惊艳。

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白茶亦是如此。

原汁原味,自然纯粹,成为了众多茶友喜爱它的原因之一。

但没想到的是,白茶远远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

光是从季节、年份、形态,便能分出如此多样化的概念。

实际上,这仅仅是最简单、最浅显的。

对于新茶友来说,点到为止即可,剩下的还需留给大家自己去发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才能出真知。

闭门造车,远不如亲身喝上一杯好茶来得真切。

更多关于白茶分类的原创知识:

买到价格合适的白茶?避开它很重要,别觉得白茶不老品质不好

最基础白茶知识!新人必看:白牡丹和福鼎白茶是什么关系?

泡多久,都不会苦涩,就是白茶的魅力?

盖碗泡茶好,可为何那么多人不愿意用?难道是因为烫手?

寿眉就是劣质茶?别开玩笑了,有人囤了10斤,难道这是傻瓜行为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