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郭德纲的十大相声经典(但这绝对是郭德纲最特殊的一段相声)

细数郭德纲的十大相声经典(但这绝对是郭德纲最特殊的一段相声)(1)

总有人爱琢磨,郭德纲到底会说多少段相声。

这个,难说。传统作品还有据可查,郭德纲所说的新段子很多内容有所重复,但从名字上看又分属多个作品,无法细究。这个问题,可能只有郭德纲自己能说清楚--甚至他自己也说不清,或者在他眼里段子数量根本不算事儿。

不过要说郭德纲众多相声中最特殊的一段,那非《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莫属。

说它特殊,是因为它既像相声,又不像相声,既夸张逗笑,又饱含深情。它可能是中国相声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段作品,让人笑,也惹人哭。

这段作品,郭德纲不止一次说过,和张文顺搭档表演过,也和于谦一起说过。而目前最为经典全面的一个版本,是2005年10月5日他和张文顺演出的版本,那是德云社纪念相声开山祖师“穷不怕”诞辰176周年的专场演出。

据说当天听到郭德纲在表演中历数相声的历史和现状,台下曾多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有人笑着笑着就哭了,后台也有演员哭。以带来欢乐为使命的相声能把人听哭,也算传奇。

这两天翻旧《读库》,又看到0601期开篇东东枪老师写郭德纲那组文章,最后附上的就是这一版本的相声文本。一时兴起又通读了一遍,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就像重听了一回。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段难得一见的相声作品。很多相声听众可能就是由于这段相声,开始注意当时那位年轻人郭德纲的。也可以说,这是一段了不起的相声,放到今天听也毫不过时,该大笑的时候让人大笑,该深思的地方让人深思。

说是50年,其实这段相声回顾的相声历史可不止50年,它从相声创始人“穷不怕”说起,然后列举德字辈、寿字辈、宝字辈、文字辈的相声艺人。它说到当年在天桥撂地艺人们做艺有多难,说到文革期间马志明下放农村劳动的辛酸往事,说到北京相声大会的创立和种种艰辛。给一位观众说相声的典故,就是从这个段子中来的--

郭德纲:最少的一次台下就一个观众。

张文顺:瞧瞧。

郭:一个观众我们也照演不误,那天是邢文昭先生开场。

张:对。

郭:台上一个人台下一个人,说了半截儿,台底下这位大爷手机响了。

张:啊。

郭:邢先生站那儿看他接电话,他也很不好意思,说对不起啊,马上就完事儿啊,然后关了电话坐这儿接着听。等我上台我就告诉他了,你要好好儿地听,上厕所必须跟我打招呼。

张:那为什么啊?

郭:我们后台人比你多得多,关上门打起来你跑不了。

张:急了这位。

郭:经历过十冬腊月大雪纷飞,也经历过大雨倾盆。

张:对。

郭:什么天气我们都赶上过。

张:是啊。

郭:只要是有人听我们就说,曾经有一年轮到在广德楼演出的时候,天寒地冻,大栅栏上连条狗都没有。全体演员都上门口儿,拿着板儿,“呱唧呱唧呱唧”往里边叫人,这个日子我们也曾经有过。

除了说当年的惨淡,最让人感到心痛和痛快的是,它列举了相声的种种怪现状并进行了犀利的批评。

它说到电视相声的局限性,说到相声的门槛问题和表演队伍的良莠不齐,还说到传统相声的不可或缺。有些相声从业者漠视传统相声,传统相声1000多段儿,经过这些演员的努力还剩下200多段儿。

郭:有人说了,要抛弃传统相声。这就值左右开弓一千四百个大嘴巴。真的,有相声大腕儿说过,我们宁可要不完善的新,也不要完善的旧,这是糊涂,无知者无畏。由打清末到现在100多年,这么多老先生,把中国语言里边能够构成包袱笑料的技巧都提炼出来摆在这儿,你无论说什么笑话儿,这里边能给你找出来,你用的是这个方法,你用的是这个方法。

张:对。

郭:有现成的你不用,你非把它抛开了,单凭你一个人,你干得过一百多年这么些老先生的智慧吗?

张:对。

郭:你没有这么大的能耐。好比说厨师炒菜,你可以发明新的菜,但最起码你要知道什么叫炒勺哪个叫漏勺,你拿个痰桶炒菜说是革新,那他娘的谁敢吃啊?

张:不假。

郭:这一批无知的相声演员,无能的艺术家们,应该对现在相声的尴尬处境负最大的责任。不是我咬牙切齿声嘶力竭,我愿意相声好,《茶馆》里有这么一句话。

张:哪话?

郭:“我爱大清国,我怕他完了。”我同样用这句话,我爱相声,我怕它完了。

张:这话不假。

郭:可我爱它,谁他妈爱我啊?

张:观众爱你。

在揭示这些问题的时候,郭德纲经常大段大段地进行描述,捧哏张文顺很多时候不插嘴,但听众不觉枯燥。一是其中揭露的问题大家都有感受,只是在那之前没有人直接了当指明,二是郭德纲注意评说技巧,在揭露问题的时候总不忘随时抛出小包袱儿,让人愿意一直听下去。

幽默的制造很多时候需要另辟蹊径讲歪理,但也有些时候只是说出一些实话,一些揭示真相的实话。这段相声里就有大量这样的台词。

能够看出,《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是郭德纲早期投入大量心血的好作品,是相声,是演讲,是思考,是心声,绝不是后来乃至现在说到哪儿算哪儿的那种“公路相声”,也不以砸挂为主。开头的垫话和后来的结尾部分有砸挂的段落,但不构成主体。

可惜现在基本听不到此类作品了。郭德纲自己也说过,“估计往后我们不会再有机会说这个作品,那是阶段性的一个总结。但是我也知道,这段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距离2005年,时间又走过十多年,郭德纲可以再来上一段续集作品《论相声六十年之现状》,评说一下这几年的新变化。比如相声小剧场的兴起和平淡,自身表演风格的变化,岳云鹏和张云雷的表演风格,相声该何去何从……

相比当年,如今他会更加充满信心,还是继续摇头叹息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