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乙型脑炎怎么治疗(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它是一种虫媒传播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多发于7-9 月份蚊虫比较猖厥的季节,在南方地区可以常年发生。近期在我县某养猪场饲养的母猪突然出现流产的情况,还有一头种公猪出现一侧睾丸肿大的症状,触碰有一定的疼痛感。根据猪的发病特征,初步判断是猪乙型脑炎病。

一、猪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


猪乙型脑炎怎么治疗(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1)

猪乙型脑炎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临床上会有人、猪和马在感染该病之后出现症状,其他的动物大部分都是隐形感染,没有任何的症状。猪感染该病不分品种、年龄和性别,主要是仔猪和初产母猪比较容易感染,在感染的初期会出现病毒血症。这种疾病可以通过蚊虫的叮咬来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交配来进行传播,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二、主要的临床症状

猪只感染乙型脑炎之后,会有4d 左右的潜伏期,患病猪只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持续高烧可以达到十几天,另外还会出现精神萎靡和食欲不振。嗜睡且眼结膜潮红,尿的颜色变深,呈现出深黄色,粪便较干。对于怀孕的母猪来说,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就会出现流产或者早

产的情况,死胎和弱仔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弱仔在产后的几天就会痉挛和抽搐等,然后死亡。大部分的母猪在经过流产之后,基本上临床症状都会消失,母猪会逐渐恢复正常,少部分会出现一定的后遗症。对于感染的公猪来说,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睾丸炎,睾丸发热、肿大,大部分会在3d 之后慢慢恢复,很少一部分不能痊愈会出现单侧睾丸萎缩,失去配种的能力。

三、病理变化


猪乙型脑炎怎么治疗(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2)

出现早产的母猪经常会产出死胎和弱仔,而且死胎多为暗褐色。对死胎解剖可以发现,主要病变是脑水肿、胸腔积液、腹水,肝和脾都有坏死灶,脑膜和脊髓膜充血。对弱仔进行剖检可以发现,主要病变有脑内水肿,颅腔和脑室内脑脊液增量,皮下水肿,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有多发性坏死灶。

四、诊断

根据临床的症状、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可以作出一定的诊断,如果需要确诊,则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五、防治措施

1. 主要的治疗措施

1)隔离治疗。对于已经发病的猪群要进行及时的隔离治疗,并做好护理工作。还要对猪圈周围的蚊虫进行驱除,进一步防止蚊虫的叮咬。

2)药物治疗。针对发病的猪只,为了防止出现继发性的感染,要使用20%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对仔猪(5mL)、大猪(10mL)进行静脉注射。同时还要注意对猪只进行一定的能量和营养补充。对于睾丸肿大的公猪来说,可以通过冷敷的方式,同时使用磺胺嘧啶注射液进行消炎处理,使用解热镇痛等方式进行对症治疗。

3)紧急免疫接种。对于没有发病的猪只来说,要进行紧急疫苗接种。使用乙型脑炎弱毒疫苗肌肉注射,免疫保护期在12 个月,对于阳性猪场的后备母猪和种公猪,在其配种之前的20 ~ 30d 左右加强免疫一次,还可以在夏季来临之前的45d 进行防疫。2 周之后要进行一定的回访,对于发病的猪只要及时的处理。

2. 主要的预防措施

1)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在日常的饲养管理当中,要保证猪的全面营养。在夏季来临之前,要做好灭蚊虫的准备工作,这是对该病进行有效预防的重要措施。对于母猪流产的分泌物和胎盘等要及时的焚烧处理或者是其他无公害化的处理。坚持每天对猪圈内部和其中的器具进行消毒,每周对场内消毒2 次,严防外来的人员进出场内,工作人员进入必须要更换相关的工作服。

2)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在猪乙型脑炎流行的地区,尤其是在夏天和秋天来临前的两个月左右,要对种猪和母猪进行免疫预防接种,主要有灭活疫苗和乙型脑炎的弱毒疫苗,在第一年的时候要接种2 次,2 次的接种注射的间隔为1 个月,以后每年免疫注射一次。


猪乙型脑炎怎么治疗(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3)

3)做好疫病的监测工作。对于主要的病种要做实验室的监测,对疫病的风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

总之,对于生猪养殖来说,需要对其日常饲养和管理进行重视,对于猪乙型脑炎的预防和治疗来说,需要做好疫苗接种和日常的消毒和隔离措施,进一步的改善养殖环境,减少媒介的传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