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倡的恕道(孔子在解释明时)

何为“明”?用现代的词语解释,明智、明察秋毫、明白的意思都有,老子的解释“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左传》说:“知贤之谓明。”《春秋》:“明者知贤不肖,分明黑白也。”不论是对事还是对人,看得清楚、想的明白大概可以算“明”了。子张曾经说过孔子何为明,孔子的回答与上述对明的解释都不一样。《论语.颜渊篇》第六章记载了子张与老师的这段对话,其原文是: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孔子提倡的恕道(孔子在解释明时)(1)

“浸润之谮”,谮的读音是zèn,谗言的意思。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这句话的注释为“浸润,如水之浸灌滋润,渐渍而不骤也。谮,毁人之行也。”像水那样一点一滴慢慢的浸润,使人难以察觉,这种谗言最容易让人忽视。故“浸润之谮”也就是形容让人不易觉察的谗言。

“肤受之愬”, 愬sù,诬告的意思。比较常见的有两种解释,第一种以朱熹的注释为代表“肤受,谓肌肤所受,利害切身。如易所谓‘剥床以肤,切近灾’者也。愬,愬己之冤也。”如同肌肤切身感受到伤害一般的诬告、诽谤。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提到了另外一种解释“如皮肤受尘垢,当时不觉,久乃覩其不净。”如果皮肤上落了尘垢,人很难察觉,时间久了就会不干净了,与“浸润之谮”的意思相近,所以认可这种解释的人并不多。

孔子提倡的恕道(孔子在解释明时)(2)

本章的译文是,子张问何为明。孔子说:“像水浸润物体那样令人难以察觉的谗言,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称之为明。暗中挑拨的谗言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孔子提倡的恕道(孔子在解释明时)(3)

像水浸润物体那样令人难以察觉的谗言,一点一滴的影响着听者,久而久之不知不觉中就会对谗言从半信半疑慢慢变成深信不疑。所以就有了“戈培尔效应”,也就是重复是一种力量,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管理者一定要有防范“浸润之谮”的意识,对于任何事物都应该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研究,不要轻易下判断。另外一种情况,言之凿凿的诬告往往产生的很急迫,使听者来不及详细思考,经常会陡然间铺天盖地的爆发。对于情绪掌控不好,很容易犯轻易判断的错误,甚至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决定。所以下判断、做决定时应该慎重,也就是前面孔子讲过的其言也讱。对于这两种难以察觉之言论能及时察觉,反映出来的就是一个人其心之明,不易被蒙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