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自己的主板上看主板类型(电脑diy知识科普什么是主板)
主板作为起承载作用的硬件,对性能的影响并不直观,其用料也难以道清,最重要的是同一款主板的寿命又随使用者的暴力程度和人品随机波动......总之,很难说出:“叫你别买这板子的啦!”这种话。
但其实如果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巧,主板对整机的性能影响还是可以观测的,你会发现主板对整机的体验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总之,主板的挑选,是很重要的。很多人攒机对主板却不够重视,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脑频繁重启、硬盘丢失、读写缓慢、网络不良、机身过热等,分析来分析去没结果拿到电脑城被人骗换硬盘换散热器是常有的事我才不会告诉你们曾经的我就试过呢(傲娇状)。
挑选一块主板,是DIY一台电脑的第三步。第一步,还是储备知识!(你敢不敢翻到最后直接看干货?)
第一问:主板是个啥?有啥用?简单来说,主板是由集成电路和插槽构成的电路板,为其他电脑硬件提供安装位置、供电和其他功能。
一般用户用得到的是主板上的这些东西:
大部分插槽的名字反映了该插槽的功能,通俗易懂。其中背板I/O(Input/Output)接口含USB、VGA视频接口、RJ45网口,音频接口等;SATA接口用于连接SATA接口的硬盘;插针与机箱上的接口线连接,为机箱提供电源键、USB、音频等功能。
第二问:世界上有哪些主板,怎么分类?主板多是以芯片组分类的。芯片是有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芯片组就是由多块芯片构成的芯片集。过去,芯片组有两名成员:在主板上方靠近CPU的北桥(也称主桥,North Bridge,NB)芯片和右下方与PCI槽相邻的南桥(South Bridge,SB)芯片:
NB主要控制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SB主要控制I/O(Input/Output)接口。随着成本和稳定性的需要,NB的部分功能如内存控制器和核心显卡被集成到CPU中,剩余功能与SB集成在一起,形成看起来只有SB的现在的主板的样貌,称为单桥(PCH)。
过去,NB肩负着CPU运算的重任,故芯片组均以NB的类型命名,如H81、B85、Z87等。相应地,也把搭载不同芯片组的主板简称为H81主板、B85主板等,便形成了主板的分类。
第三问:不同芯片组有啥区别?1.芯片组不同,可承载的硬件规格就不同。一般来说,更高端的芯片组,可承载的其他硬件规格就更高。
如100系主板(如Z170、B150等)可支持DDR4内存。
不同芯片组支持的最大内存频率、M.2接口的支持与否等区别不胜枚举,大家都可以问度娘,在此不一一列举。
2.芯片组不同,可承载的硬件数量就不同。一般来说,更高端的芯片组,可承载的硬件数量就更多。
如H81主板只有2个内存插槽,也就只能插两条内存;而B85主板则拥有最多4个内存插槽。
此外还有USB接口数、PCI-E总线数、SATA接口数等各种接口数量上的差异大家都可以问度娘,在此也不一一列举。
3.芯片组不同,拓展功能也不同。一般来说,更高端的芯片组,拓展性就更强,可玩性也更强。
比如B85等非旗舰芯片组难以进行多显卡SLI,不仅是因为PCI-E总线数不足,而且本身芯片组就对SLI进行了限制。(部分主板也可以通过破解解除封印)
仅有Z系主板原生支持超频。其他差异大家都可以问度娘,在此还是不一一列举。(BTW,部分主板也可以通过破解,解除超频锁定)
4.芯片组不同,价格自然就不同。一般来说,更高端的芯片组,肯定就更贵啊怎么可能更便宜呢。
第四问:那芯片组对性能有什么影响哎?单纯地讨论芯片组对CPU和显卡的发挥有无影响,可以说基本是无影响的,或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但是,以上所述芯片组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芯片组对平台性能的影响力。
更高端的芯片组支持更高规格、更多的硬件,并且有超频、SLI等功能的加持,对整机性能的影响力是很强的......当然,更高端的芯片组对钱包隆起程度的影响力也更强!
第五问:主板都有哪些牌子?不同牌子之间又有啥区别?产品又是怎么样的呢?与CPU市场不同,主板市场并非由少数厂家支撑,而是百家争鸣。不同的品牌,做工、品牌理念、面向用户和定位自然有别,这些品牌的故事、理念和产品今后将会随机抽取进行评讲,还请多多关注。
一般来说,各主板厂商都会生产各种芯片组的主板,有时也会只挑主流芯片组主板进行生产以保证利润。同一品牌,同一芯片组的主板又按照用料、做工、南桥芯片设计、附加功能、外观、板型等分为不同型号,确保不同价位都有产品覆盖。
于是乎出现了同一品牌,同一芯片组,却出现了大量看起来没什么卵区别但价格却不一样的主板的情况,例如单单华硕的B85主板就有:
看得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沈振来问我为什么跪着选他家的主板。
第六问:问题来了,所以这些主板到底有什么卵区别?怎么判断哪个比较好?选合适的主板芯片组很简单,到底买哪块才是重中之重的难点。下面围绕这张图,我们就同一个芯片组的主板到底能有什么区别进行讨论:
1.板型
板型是最直观的区别,常见的板型由大到小分别为XL-ATX,ATX,M-ATX,ITX。这里的命名是比较混乱的,尤其在电商购买时往往分类不标准:
XL-ATX一般也记为E-ATX;
ATX也称Standard-ATX,是标准板型;
M-ATX即Micro-ATX,其实包括正宗的M-ATX和μ-ATX:M-ATX为正方形;μ-ATX为宽度比M-ATX小的长方形,尺寸比M-ATX更小;
ITX又称Mini-ITX;
购买时注意识别。
尺寸小的主板,插槽固然也少。其中M-ATX一般瞄准低端市场,用料也会比较低端,价格上一般比较便宜。ITX用于组装小巧精致的Mini台式机,这类台式机更多是为了美观和给发烧友装13用的,所以某些主板厂商机(jiao)智(hua)地瞄准这些高端用户推出用料精良的高端ITX主板,所以某些产品比ATX主板还贵。
2.I/O接口
之前提到,不同芯片组可支持的I/O接口的类型和数量是不同的,另外,I/O接口也由主板厂商的设计决定:
同为Z170主板,技嘉和华硕的产品在USB接口数量上就不一样:技嘉 Z170X-GAMING G1有10个USB接口,而华硕 Z170-DELUXE为6个。这两款主板的音频接口在材质上也有明显区别。
I/O接口的差异影响着实用性,购买时应仔细比较,并判断自己所需要的I/O接口。
3.供电模块(上图中圈出的仅为CPU供电模块)电力从电源传输到主板,主板进行稳流和调制后传输给各个硬件,供电模块的作用便是为硬件提供稳定、纯净的电流。供电模块的构成比较复杂,普通DIYer一般关注供电相数、电子元件的质量等。其中电子元件的质量取决于生产元件的厂家,主板厂商一般会把所用的元件品牌型号列出,这里不予讨论,仅讨论供电相数。
- 供电相数:一相供电由一个电感,一个电容和一对MOS管组成,用于滤波、稳流。随着CPU性能的增强,对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板的供电相数也越做越多。
如图为技嘉 G1.Snipper 3主板,通过数电感或MOS管数量发现共15相供电,查阅发现其中两相供CPU内存控制器,一相供CPU核心显卡,描述为12 2 1相供电。
供电相数多,自然可以提供更稳定的电流。但过多也是有弊端的:首先,电子元件多了,价格自然也贵。其次,电子元件的增加使电路变复杂,后果便是主板设计更加困难,小厂商设计跟不上却又想增加供电相数,结果就是供电设计不合理,容易坏;采用更优秀的设计,设计成本又上来了,只能从用户中赚回来,又变贵。供电模块多,发热问题也很严重,如果设计时不加装供电模块的散热片,发热过大容易导致元件烧毁;加装散热片又会增加成本,还是一个字:贵。
(图为某主板的供电模块散热设计,散热设计可以很好地体现了一个厂商对产品的追求和细致程度)
总而言之,供电相数,够用就好。一般来说,对于不超频的用户而言,供电相数10相以内足矣,5、6相已经差不多了,主板厂商设计主流芯片组的主板时也不会采用太多相,但基本上也不会出现供电相数不足的情况,否则怎么卖得出去呢。但超频用户,还得尽量选择供电相数较多的主板,以保证超频稳定。
4.内存插槽这里主要强调的也是内存插槽的数量。尤其是分类模糊的M-ATX主板中,μ-ATX一般仅有两根内存插槽,购买前看清楚。
5.SATA接口SATA接口是连接硬盘的接口,数量和种类便是关键。
目前SATA接口分为2.0和3.0版本,后者传输速度较高。不同主板提供的SATA接口种类和数量可能不同,购买时应注意。
6.PCH设计某些主板总是比其他主板便宜,乍一看不知所以然,其实可能是PCH设计偷工减料。这里主要是指PCH散热设计。
(图为PCH处采用了主动散热的主板,PCH散热设计和供电模块散热设计一样,体现了厂商的设计精神)
和供电模块散热相似,我们并不能通过PCH散热的有无判断主板在使用过程中会不会出问题,中低端主板的散热并非刚需,而是锦上添花的设计。但对于高端主板,面对高强度使用的消费者,主板设计的这些小细节有时还是能让DIYer对之青睐,或嗤之以鼻。
7.PCI-E接口PCI-E接口是大家都很关心的接口,毕竟显卡、无线网卡、采集器等硬件都需要它,不同主板的PCI-E接口数量和种类可能不同,应按需选购。
如同为Z170的这两款主板,七彩虹战斧 C.Z170-D3 V20配备的是2条PCI-E X1、2条PCI-E X16和1条Mini PCI-E,意味着最多安装两张显卡;而技嘉 Z170X-GAMING G1配备了3条PCI-E X1、2条PCI-E X8、2条PCI-E X16和2个M.2接口,可以搭载四张显卡,还可以安装M.2接口的SSD。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PCI-E接口的数量和种类并不太重要,能装个独显打打撸、插个无线网卡就行了。但对于高端用户来说,多卡SLI或CF、视频采集卡、无线网卡等一起上的时候,PCI-E插槽还是十分重要的。
8.其他芯片- 声卡
其中比较火爆的就是映泰的Hi-Fi系列主板,通过优质声卡、电容、金属分割线和金属屏蔽等设计,提供所谓的Hi-Fi级音效。虽然不清楚实际效果如何,但映泰的Hi-Fi系列主板是让我对映泰主板留下较深印象的原因。
(图为映泰Hi-Fi B150S1主板的音频模块,右上角看到声卡设计有金属屏蔽罩,电容和放大芯片区域由金属走线隔离,为Hi-Fi音效鞠躬尽瘁)
- 网卡
比较有名气的便是Bigfoot Networks为网游打造的Killer杀手网卡。
虽然Killer网卡并非所有游戏主板的标配,也并非把别的网卡甩开几条街,但“杀手网卡”四个字打在主板宣传上足矣吸引很多消费者买单,可能是《Death Note》看多了吧。
9.其他功能相对于前面八点来说,其他功能的搞头就比较多,而且比较能抓住消费者的痒点了。一下列出脑海中瞬间蹦出的几个其他功能:
- 游戏加持(kai gua?)
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数华硕的ROG玩家国度和PRO GAMER系列主板,都配备有Sonic Radar声波雷达功能,可以根据游戏中的声音辨别敌人的方位,听起来就觉得会被封号。
- 主板稳定性加持
当时年幼无知的我以为打游戏和下雨天更配哦,结果主板电容被闪电击得鼓起。随后一个月内进行着无休止的重启。年幼无知的我还以为是硬盘或电源损坏,花了300大洋换了块硬盘,无果,就差没换电源了。后来才知道是主板电容坏了,拿去30块钱换了颗电容搞定的惨痛经历让我正视了主板选购问题。一块好主板真的很有必要。
市面上有不少宣称防雷击、防静电、防尘的主板。个人觉得比较靠谱的数技嘉超耐久系列主板,采用更高额的电容防电流涌动,全固态电容,防雷保护芯片和改造的PCB板等,对主板进行防护,也提高了整机的寿命。
- 网络加持
例如华硕的GameFirst网络优化软件。BTW,这些软件都是认主板的,即别的型号主板可能用不了,更不用说别的品牌了。所以,想体验这些软件的消费者只能等着被宰咯。
- 外观加持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长得好看真的能赚钱。你看换个配色粉丝就多起来的技嘉Sniper系列,用了非常打眼的绿色。目前还真没哪家和它重样。
还有华硕 B150 Pro Gaming/Aura主板,自带LED灯光特效软件,可调节动感光波波长,亦可切换为氪金之呼吸灯模式,实为制造光污染之必备神器。当然,价格也受到信仰之力提升无数。
至此,主板的功能、分类和异同就说清楚了。相信选购主板已经没有大碍了。
就拿我的实战经验为例子:选择了锁倍频的CPU:i7-4770;就搭配同样不支持超频的次旗舰芯片组:B85;品牌选择的是进能打天下退能守国家的国产名牌华硕;型号为8相供电,各种接口都够用,附送Sonic Radar开挂功能的B85 PRO GAMER。这就差不多了。至于电容什么品牌、颜色什么的都没在意过(后来还是有点后悔的,详情请继续关注之后的文章哎),购买一款价格是那么一回事儿的一线品牌主板的优点在于你不用考虑做工差不差这种琐碎问题。
然而,主板型号之多令人发指,一件件进行对比实在太蛋疼。老汤我固然要在此放出一大波干货:《简单粗暴无脑选购主板大法好》
方法论与世界观:主板越大越好,外观越酷炫越好,看起来很装13,恩,就选它!
第一步:选择芯片组。玩超频选Z系,不玩超频选B系;
第二步:选择价位。
第三步:比较同价位的产品。300附近看评论;500附近看参数;1000附近看附加功能;1500以上看够不够炫酷、灯光够不够多、散热片够不够夸张、颜色够不够装13。
咳咳,克制一下即将要被剁掉的手,看完下面这点Tips再下单吧。
1.Intel芯片组的规格由Intel统一规划,所以芯片组之间的差异取决于Intel的决策。这种决策当然有失误的时候。8系主板就被认为是分级较为失败的一波产品,原因是旗舰级的Z87芯片组性能太弱,与B85芯片组没有形成明显的分级,于是出现了B85主板大卖的状况。
所以,在选购主板时,也不能盲目选择最贵的芯片组。一般用户都会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次旗舰芯片组。按目前Intel的命名规律,便是选择B系主板。
2.别忘了主板是放在机箱里面的,主板的大小从侧面决定了机箱的大小。如果钱包太鼓买了XL-ATX主板却想配一个不占太多位置的ATX机箱,那我只能对你说:
晚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