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最不能忍胯下之辱(韩信受到无赖的)

《史记》里介绍了韩信受“胯下之辱“”后两次不杀无赖的故事。其中第一次不杀无赖的故事是这样的:

韩信少年的时候挎着宝剑在大街上溜达。有一天,一个无赖在大街上挡住韩信的路,当众挑衅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接着又大声叫嚷:“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你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仔细地打量了这个无赖一番,没有与他争吵,而是坦然地低下身躯,一声不吭地从无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大笑起来,大家都认为韩信是个胆小鬼。

大多数人看到这时,可能会问:当时韩信带着宝剑,在面临如此挑衅时,为什么不拔出佩剑杀了这个羞辱自己的市井无赖呢?最起码要争吵一下吧。

韩信最不能忍胯下之辱(韩信受到无赖的)(1)

其实,这时就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即是考验一个人的气度、忍功、见识、勇气、胆量等综合素质的关键的时候。

有一句话叫“匹夫见怒,拔剑而起”,说的是那些普通人、小人物,受到一点侮辱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马上掏拳头或者拔刀子,这样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要么两败俱伤,要么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水浒传》里的杨过卖刀杀死无赖的遭遇就是一个例子。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勇”,或者叫“匹夫之勇”。

反之,真正的大勇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即突然出现一件突发的事情并不惊慌失措,别人无缘无故把一个罪名加在你身上也不马上生气,这才是君子之勇、英雄之勇、大丈夫之勇。

韩信最不能忍胯下之辱(韩信受到无赖的)(2)

苏东坡在《留侯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韩信不仅是一个英雄,而且是一个不同一般的英雄。他不仅不屑去杀那个无赖,甚至不屑与他真吵一下。各位试想,他当时如果一怒之下杀了这个无赖,“小不忍则乱大谋”,那么一定会影响到他将来的远大前程。韩信后来当上大将军、齐王、楚王,不是没有原因的。

以上讲的是韩信第一次不杀无赖。下面介绍一下他的第二次不杀无赖。

韩信之后做了大将军,凭借辉煌战功当上了楚王。他衣锦还乡,又见到当年那个当年让他爬裤裆的无赖。当时那个无赖已经吓得面如死色、尿了裤裆。出人意料的是,这次韩信不但又没有杀他,还让他当了一个小官。

韩信这次又一次显示了他的英雄气度!

韩信最不能忍胯下之辱(韩信受到无赖的)(3)

各位再试想一下,韩信此时已经是楚国的国王,如果他杀掉一个平头百姓,会让很多人认为他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此外还会让普天下的人都同情这个无赖,因为中国人本就有同情弱者的习惯。

相反,他不杀这个人,还优待他,这样而会给他自己增加很多好评:天下人会认同韩信的一个宽厚大量、以德报怨的正人君子和好国王;而那个无赖也会感激涕零,到处会传播韩信的大度和仁德。

这样详细说来,韩信确实是一个有不凡眼光的大英雄! 各位朋友们,你们说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