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发布抗灾命令(汶川救灾彰显不屈意志)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8.0级地震让汶川,这个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盛产金银花的小县城,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地方。
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北京日报社陆续派出4批共14名记者前往灾区一线采访报道。不仅在地震次日就在头版、2版、4版、9版刊发了20余篇地震相关文字和图片报道,还从5月14日起推出了每天1至7个版的“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专版,集中报道抗震救灾消息。
2008年本报记者李继辉在什邡蓥华镇采访。
救灾的新闻采什么、报什么?这是考验媒体职业素养和使命良心的命题。报社领导给前方记者的要求是——见人、见事、见精神!要通过我们的报道,给灾区人民以鼓励,给北京读者以精神。
为了尽快赶到重灾区救人,扔掉食物三夜没合眼徒步百公里的消防官兵、为了抢时间转运危重病患,40个小时憋着不上厕所的医护人员,还有从废墟旁建起的抗震希望小学里传出的读书声……前方记者们源源不断的报道,见证着众志成城的力量,托起了重建家园的希望。
特派记者王东亮是跟随北京医疗救援队进入灾区的,这里不仅汇集了北京各大医院的专家、120急救车队、还有地方医疗援助队伍中唯一的一批心理医生,为灾区幸存者开展心理疏导。
在成都彭州市通济镇的一个村子里,54岁的彭德甫的家残存的只有瓦砾、木头柱子和一些锅碗瓢盆。但比起邻居,一家人都无大碍已是最大的幸运。因为目睹了乡亲们的死伤,彭德甫一家接受了北京医疗队的专家给予的应激障碍干预。
在与医生交谈了六七个小时后,彭德甫扛起农具就要出门。他阻止了妻子和自己一起下田,只说了句,“看好娃儿,我作田去!”
“刚刚经历了地震,家都没了样子,有没有吃的喝的都成问题的时候,就要去作田了?”彭德甫的反应出乎王东亮的意料,跟着他一起下田,看着他熟练地挥起镰盖收油菜。个子不高的老汉也为新盖的房子塌了、女儿上学没钱而发愁过,但他更知道,“日子还得过!我们不能总靠政府!麦子和菜子都熟了,得收!”彭老汉看着远处露出黄土的断山,说:“都是一时的,我们能挺过去,这里是天府之国。”
这个让王东亮终生难忘的场景,化作一篇《看好娃儿,我作田去!》的特写,刊登在5月21日的《北京日报》上,专版的主题是——谁说明年不是个丰收年?
汶川地震波及范围广,即便全国的救援和医疗队伍都在驰援,但要马上覆盖到每一个受灾的角落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震后初期,灾区更多地要依靠自救。
在北川县外围,王东亮见到了一个小男孩,孩子的上衣已经被污泥染得不辨颜色,脚上只趿着一只拖鞋,正把一个竹篓浸在小溪里。
“小朋友,你干嘛呢?”王东亮好奇地上前询问。“抓鱼,我妈妈病了,我想给她熬碗鱼汤。”“你爸爸呢?”王东亮问完有些后悔。“爸爸死了。”男孩平静地回答,接着又说:“奶奶说了,我现在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这儿能抓到鱼吗?”王东亮想岔开这个沉重的话题,男孩眼神坚定地说:“肯定能,爸爸带我在这儿抓到过。”这个不到10岁还稚气未脱的孩子,在地震中失去父亲后,想的是怎么尽自己的力量照顾好家人。
在成都铁路中心医院的病房里,81岁的李淑芳老人让王东亮印象深刻。她在地震时被滚落的巨石砸伤了双腿,其中一条腿已经坏死必须截肢。虽然腿伤让老人疼痛难忍,但一听说要截肢,老人断然拒绝:“我不锯腿,我还得砍柴呢!”
“面对这么大的灾难,儿子又没了,老人内心想的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要活下去,还得砍柴,所以她必须得有两条腿。”老人的坚强让王东亮既心疼,又由衷钦佩。
在一篇篇真实鲜活的报道中,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龄孩童,任何困难都打不倒的中国人民跃然纸上。
在四川前后待了21天,王东亮经历过数次余震、有太多惨痛的见闻,但灾区人民的坚韧自强,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始终支撑着他。“这些普通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们的言行却展现出了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了我们取得抗震救灾全面胜利和灾后重建家园的关键。”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