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川撤镇建市(从管理局到梅茂县)

梅菉,位于鉴江东岸,是吴川市委、市政府的驻地,吴川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袂花江、三丫江、梅江(小东江)在此汇入鉴江。

梅菉,又称梅陆、梅禄、梅绿,原为圩名。据《梅菉志稿》记载:本圩梅姓、陆姓创始,故曰梅陆圩。另说:此地古为江心岛,在唐代已有太平、龙窖、铺脚三圩,明嘉靖至天启年间三圩合并,知府梅良道在圩内遍种梅花,将合并的三圩更名为梅禄圩,意谓自己梅姓食朝廷俸禄之意,后禄字谐音为菉,沿用至今。

梅菉地域原跨吴川、茂名两地。茂名县占十分之六、七,吴川县地占十分之三、四。自蔗坡逆南而东至圹基头止为茂名地,从水口坡以北至伏波庙前(即石桥街)以及鉴江对岸的围兰勇为吴川地。

梅川撤镇建市(从管理局到梅茂县)(1)

《梅菉志稿》又载:东自塘基头赤水司署前,北至石桥街、漳洲街等处,南至南畔街(鸡行街)鱼行街界,其中错杂者如刘家巷、打铜街为茂地互有吴地。康岐楼吴地又互有茂地。

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高州府在此设督捕通判,称为梅菉分府。

民国十五年(1926年),梅菉(集)市直属于茂名县,下辖康宁、义平、同德等镇。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划入吴(川)属梅菉地方,升梅菉市为梅菉市管理局(县级),驻梅菉镇,直属广东省民政厅。下辖义平、太同、海澜、德新、康宁等5个镇。镇下设36个保,保下设305个甲。后将5个镇合并为同德、康平2个镇。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广东省南路绥署驻梅菉管理局。

梅川撤镇建市(从管理局到梅茂县)(2)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以梅菉管理局辖区为主,划入茂名县辖的三民、覃博、梅博三乡和原电白县辖王村港乡,于梅菉设立梅茂县。意谓县治梅菉及原属茂名县。

梅川撤镇建市(从管理局到梅茂县)(3)

梅川撤镇建市(从管理局到梅茂县)(4)

1952年5月6日,吴川县与梅茂县合并为吴梅县,县治梅菉。管辖地方包括原吴川县的吴阳、黄坡、中山、塘㙍、板桥、塘尾、振文、樟铺、银岭9区镇,以及原梅茂县的6乡(覃巴、博茂、王村港、梅博、横溪、岭尾)、2镇(康平、同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