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向世人泄露了三条天机(道德经作者老子遗留的四大谜团)
时间跳跃到1938年夏天,有一队全副武装的侵华日军急行军来到一个县城前。在距离城墙1500米处他们停下来架起了大炮,他们发现县城有两座高大的建筑疑似抗日防御工事。为防止遇袭,日军主动开炮。一发炮弹击中了左面的一个塔楼,一声巨响后塔楼消失只有烟雾飞射向各处。随后,日军炮兵梅川太郎掉转大炮对准右面建筑又是一炮轰出,没有期待中的爆炸轰鸣,难道是哑弹?第二发炮弹打出,撞到建筑上,又没动静。连着十二发炮弹打过后,全都没有爆炸……
当时日军指挥官就急了,把梅川太郎扒拉到一边,他亲自操炮,结果打出的炮弹依然静悄悄。十三发炮弹居然都哑火了!在场日军感到不可思议。在慌乱中,日军小心翼翼进入城内,眼前的一幕吓得他们魂飞魄散,全部跪下来叩头不止。
被十三发炮弹击中的目标是一个有三十三层台阶的大殿,台顶上坐着太上老君像,淡定地望着下方。
许多年过去了,当地找到了最后一发炮弹并将外表锈蚀的炮弹引爆,结果爆炸威力惊人。当年十三发炮弹全部哑火一幕实在是让人称奇……
1997年9月,梅川太郎重返老君台,他每次想到自己用大炮攻击老君台就坐立不安,更让他慌恐的是当年的炮弹没有一个爆炸而成了日军侵华的见证。他为了表示对当年错误忏悔立了一个白色石柱,上面雕刻中文、英文、日文为同一句话: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
我们不想探讨那些炮弹哑火原因,来宣扬老子种种莫须有的神奇,那样神化老子没什么意义。我们只从当年侵华日军又是叩头又是立碑这样敬畏老子的态度,总可以知道老子在世界的影响力,他们不懂老子但他们害怕老子的道与德。而事实上写《道德经》的老子留下了几大谜团,至今让人困惑。也让我们想了解老子的好奇心点燃,如熊熊烈火不能阻挡。
一、老子出生之谜
按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而在其他民间各种版本当中,李耳出生时比较奇异,据说李耳母亲是怀孕八十一年才生下李耳,结果李耳一出生就须发斑白。这让人产生一个疑问,有正常史料记载的人出生从来没有这样的。孕育八十一年,那李耳母亲临产时至少也得一百岁左右,这是往特异功能和外星人上贴啊。抛开这些,还有一种可能,老子极可能是外乡人,来到苦县厉乡曲仁里,为了快速融入当地生活,认了一个干妈漂白身份。后来传来传去,成了当地某某女人怀孕八十一年生子……
二、做为周朝国家图书馆长,老子管理的那些上古书为什么失踪
也是《史记》的记载,老子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这个官可不得了,接触的书很多都是记载上古中华文明的孤本,夏朝、商朝的书最后也都归于周朝图书馆,比如《山海经》《连山易》,还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古书集成。要了解上古文明,全指这些书解密了,比如夏朝之前的奥秘,黄帝和女娲的记载等等,管理这些古代秘籍责任重大不容有失。这些古籍就是古文明的大海,一个见过大海的人,一般不会被一条小河迷惑,春秋乱世不会永远。在管理阅读中老子一定受这些古籍启发,《道德经》思想表述一定是继承这些古籍智慧的结果。老子思想高度成为春秋战国的顶峰,看看《史记》中记载孔子拜见老子后回家静坐反思得出的结论:鱼和鸟不过是能游能飞,而龙腾云驾雾我却没有办法了解,我今天看到了龙,那就是老子……
孔子已经够博学,站在老子跟前依然谦卑感到自己弱小,反差让人触目惊心。那么智慧源头何在,老子管理的那些书哪去了?
丢了!
当年周景王离世,他的儿子王子丐成了周敬王,而另外一个儿子王子朝抢回王位。后来王子丐在晋国人帮助下打跑了王子朝。而在王子朝逃亡到楚国前,他把周朝图书和最珍贵的青铜器打包然后带走。在流亡楚国时,王子朝并没有放弃这些来之不易的国宝,后来他被人刺杀身亡,而所有古籍宝物线索就此中断。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有这段记载:“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那么王子朝已死,难道他将古籍埋藏在了某处?还是已经散失到民间?按后来楚国文明兴盛程度,以及孔子晚年学了《周易》秘籍的事来看,肯定有部分古籍散失到了民间。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屈原都读过《山海经》,而他所写的《天问》很多都是《山海经》的疑问,让人深思……
老子因为周朝变乱,也因为他管理的古籍失踪,一定担了不少责任,所以避祸他乡……
三、老子归隐地点之谜
按《史记》记载来看,老子离开周朝都城后就慢慢来到函谷关,在大多数有关老子传说记载中老子是骑着青牛行路的,虽然不是很快,但游山玩水足够了,看来并没有因为丢失古籍失责被追杀,不然当年他很可能选匹马快马加鞭跑路了。到了函谷关没有通行证是过不了关的,看来中国历来边关治理就有一套办法,没护照是不让出国的。关令尹喜来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老子就留下了千古名作《道德经》。书写得真是太棒了,有传说关令尹喜看完就不想当官了想跟老子走遍天涯海角。后来看《道德经》的人闹的动静更大,形成道家派别,老子以祖师身份出现,完全是仙侠修行范儿。《道德经》通篇没讲什么离群修真这类事,只讲天地法则人生智慧,是被后人强拉进仙籍的。正如印度的释伽摩尼同样讲的是人生宇宙智慧,而与后世人扭曲的佛法是不一样的。
有人甘脆讲了“老子化胡”,说老子出了函谷关就往印度、西域那边去了,把胡人教导成有文化的文明人,甚至说老子到达了欧洲。你强行让一个八十岁的老人骑着牛跋山涉水穿越沙漠给全世界布道,总有点玄幻小说感。不过话又说回来,佛教可以冲进中原,《道德经》为什么不能传遍世界?其实大家多虑了,现在《道德经》成了世界最畅销的书,比《圣经》印量还大得多……
司马迁还是忍不住给老子安排了一个美好结局,他猜测周太史儋就是老子。这位周太史儋指导秦献公说:秦国和周朝合了五百年又分了七十年,一定会有霸王出现统一世界。
这样说来,岂不是老子也有可能归隐到了秦国?看来秦国统一天下早有定数。
四、老子讲的“道”解读之谜
因为篇幅所限,说多了招人烦。我们就取《道德经》中一句“无为而治”来说吧。在很多人解读下,“无”就是没有,高手也把“无”理解成先天的“道”。“无为而治”就是不乱干预、靠万民自治、不违反天地法则等等,有点什么也不用做等着往好的方向变化的意思。一个国家经济就是命脉,比如对待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哪个更好的解读上就认证了“无为而治”。市场经济重要法则就是不干预,而事实上,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衰退日渐严重,大有江河日下之感。看来完全玩不干预的市场经济要玩砸玩出局了,所以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模式市场经济,现在很多国家居然不认可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具体中国怎样运作经济,中国人大约都有点体验吧,绝对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干预那么简单。
这样看来,“无为而治”绝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在预判未来变化,追本溯源,早早做出各种应变准备,这个“无”岂不是包融了应对各种“有”法则。如果世事如棋,“无”岂不是高明的棋手面对棋局每一次出手前应有的深思过程,而不是盲目的随手乱点。那么胜利和成功岂不是在没动手布子之前的运筹应对中产生,而不是什么都不想就落子。
我们再从小学一个班级来看,如果班主任老师什么都不干预,几十个孩子真的能自动完成学业成为人才吗?当我们面对未知未来,有人喊着摸着石头过河,如果不预判河水深浅和河道流速真的没灭顶危险吗?
无为而治,有无相生,理解了“无”就能对未来从容应变。无为的“无”是各种随机应变的统筹,有为之前已包容应对变化准则。
关于“道”的解读,贯穿于《道德经》全书,任何一个章句都有类似“无为而治”这样的内涵。认真推敲才能接近谜底。
回顾老子人生,解读《道德经》,总让人浮想万千,大道无边无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