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粟裕抗命是哪一集(大决战粟裕登场)
《大决战》最新的剧情中粟裕终于登场,他的老对手王耀武自然也出场了,因为他们会在济南战役中对阵。剧中有一个细节:王耀武在战前判断华野主攻的方向是西线,可战斗打响后,东线屏障茂岭山和砚池山在一夜即被攻占,这让王耀武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剧中展现的情节符合史实,并没有刻意抹黑王耀武。其实,王耀武的判断并没有错。华野的主攻方向确实在西线,东线战斗之所以打得同样激烈是因为粟裕的新战术和聂凤智“超额”完成任务。
在三大战役进行之前,我军采用的战术要么是“围点打援”,以打援为主,如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的“三下江南”战役;要么是“围点阻援”,如华野发起的豫东战役,以攻城为主(攻克开封)。也就是说,两种战法分别只有一个侧重点。
在济南战役前夕,粟裕制定的计划则是“攻济打援”。可以看出,粟裕不但要攻克济南城,还要尽量歼灭从徐州可能增援而来的黄佰韬、邱清泉和李弥三个重兵集团。与粟裕以往的战例相似,这又是一招险棋。
济南的城防工事在王耀武的指挥下,已经非常坚固,而且纵深长,利于守城部队梯次阻击。如果华野按照一般的正面平推的战法,不但自身损失很大,很可能还会和守军行成拉锯,这对于攻城部队和打援部队都非常不利。
在具体部署上,王耀武把中央军放到了城东面(西面由96军军长吴化文驻守),因此他判断华野的主攻方向必然在西线。从结果上来看,王耀武的判断没有错,可真实的原因却不完全是粟裕担心攻城部队和中央军形成拉锯。西线有机场,如果华野从西线攻入济南,就断了王耀武通过天上逃离战场的企图。
王耀武剧照
除此之外,粟裕还发现由济南城防的纵深加长,可之间的空隙也同样变大了。他将攻城部队分为城东、西两个兵团,西兵团由宋时轮率领二纵、十纵、两广纵队和鲁南纵队四个团主攻,东兵团由聂凤智率领九纵、渤海纵队六个团和渤海军区一部为助攻。同时,粟裕要求攻城部队敢于大胆地突入纵深、进行分割歼敌。
当攻城开始后,聂凤智忠实地执行着粟裕的命令,可他好像忘记了自己助攻的身份。就这样,华野东兵团的将士利用国民党军之间的空隙,一路穿插至茂岭山、砚池山两地。守军们怎么也没想到华野大军能这么快地来到这里,因而乱了阵脚,也就出现了《大决战》中王耀武大发雷霆的样子。
时任华野九纵司令员聂凤智
对于粟裕来说,济南战役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在攻城兵团激战之时,粟裕还配署了两支精锐的打援兵团,即华野一、二、六、七、十二、鲁中南纵队四个团和中野十一纵队在运河以东,华野四、八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两个旅在运河以西,两支部队夹河阻敌,他们等候的对手就是从徐州而来的三个国民党重兵集团。
杜聿明曾经对王耀武说过:“只要你能在济南坚守15天以上,我一定会派遣徐州的大军前来增援。”最后的结果是国民党在济南仅仅守了八天就宣告失利,而增援济南的黄、邱、李三个兵团根本还没有到达预定战场。因此,粟裕精心准备的打援兵团也就没有派上用场。
济南不仅仅是解放军第一次攻克有10万以上守军的大型城市,还让粟裕坚定了“攻济打援”的战法。在后来的淮海战役中,华野先歼灭黄佰韬兵团,然后和中野联合歼灭前来救援黄佰韬的黄维兵团,又继续歼灭救援黄维兵团的徐州兵团,都是出自这种战术。
所以说,王耀武并不需要再纠结自己的判断是否有错。归根结底,和他对阵的人已经不是14年前在谭家桥遇到的那位红十军团参谋长了。经历过了多次生与死的考验后,王耀武已经不是粟裕的对手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