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终点站又名(生命终点站暂定名)

2022年大年三十中午我的婶婶去世了,尽管儿女们一个劲地叮嘱她要熬过年,她也答应会熬过年,但是病入膏肓的身体不会以她意愿为导向,她还是没有熬过年三十,我们那里有个风俗,新年三天不能下葬,所以只能放在家中堂屋,初四开始办理丧事。

我是一个很胆小的人,每次想到这些在家里去世的亲人们,想到她们临终时曾经躺过的堂屋和房间心里就很害怕,包括我自己父母去世以后一个人在家住也很害怕,按理说这些都是自己的至亲,彼时心中还是有无数个惊悚画面在你脑海中翻腾,让你夜不能寐。

我知道大多数人不会像我这样胆小,恐惧心理也没有这么严重,但是天天面对一个死过人的房子,有时想起心里总是有一些不好的感觉,哪怕你平时胆子很大。

为此,我想能不能办一种临终寄托场所,老人或者病人快不行的时候把他们送到这里面去,这里有专门服务人员二十四小时精心照料,有良好的医疗设施,如果老人或病人身体好转就让出院,如果老人或病人不行了就让他们在这里面度过生命最后时光。

办这个场所主要目的就是让老人和病人不会死在家里,理由是:

一,不让死者去世以后子女住在房子里面感到害怕。

二,房子里面死过人之后万一售卖也不好出手。

三,能解决子女正常生活问题。

很多家庭夫妻平时要工作,要接送小孩上学,也没有多少空余时间来照料老人和病人,尤其是气息奄奄行将就木的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危重病人,如果子女在外地还要特地请假回来照料,请假时间也有限,如果老人和病人一时三刻死不了,子女走又不放心,不走也不行,常常会处于二难境地,人们常说:“久病床上无孝子”,子女经年累月的照料难免也会心生厌烦,结果常常会把怨气撒在老人和病人身上,使得老人和病人得不到很好的照料,而老人和病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自主选择心里也很痛苦,他们也不想拖累儿女,活着觉得也没有尊严,当然,送不送这里面是由老人病人和家属们的自愿选择,没有强制性。

生命终点站最好和养老院性质差不多(也能解决很多就业问题,可以招收50.60人员)要合理收费,在里面住一二个月,或者半年一年的,比如住一年的每天50元,半年的每天80元,住三个月的每天120元,住一个月的每天150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普通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当然,也可以实行其他商业运作,商业运作收费可能更高,很多普通老百姓有压力)相比每次要请假回来照顾病人,来回路费和其他开销,还有平时工作繁忙抽不开身等原因,我想很多人还是愿意把老人和病人送到这个福利机构里面去的,平时家属谁有空都能来探望照顾,没有空会有工作人员精心照顾,解决了大多数人的后顾之忧,如果老人和病人真的时日不多了,子女请假回来料理后事就有时间确定性,不会一直拖着。

但是我想说的是,生命终点站的宗旨只接受危重病人和即将离去的老人,他们的生命都是在一年到几个月时间之内,是以分秒计算的,生命终点站是最后阶段送他们一程的社会性福利机构,不是养老院,不接受长期治疗的病人。

生命终点站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是一个社会事业性项目,属于社会福利范畴,为了给每一个公民生命最后一点尊严,不拖累社会,不麻烦儿女,不让家属和儿女有生活和思想负担,这就是办生命终点站的意义所在,也是公民对社会的最后一点贡献。

我想,这也不会违背社会公德和良知。

生命是一次长途旅行,没有人能乘到终点,可是现在你要下车了

人生终点站又名(生命终点站暂定名)(1)

——

2023.2.11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