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由哪三部分组成(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
马踏飞燕作疾速奔驰状,其右后蹄附一飞鸟,既表现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但是,对于其名称长期以来却有着较大的争议.关于“马踏飞燕”的名称,长期以来却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质疑。
1969年,甘肃武威县一农民一镐头忽然刨到了汉砖,由此发现一座古墓。墓室地上摆着铜车马仪仗俑阵、棺木和侧室内地上的铜钱。文物部门经清点和跟进发掘,共出土文物231件,其中铜车马仪仗俑为考古发掘中所罕见,包括那件方阵前面的铜奔马,也就是我们后来称呼的“马踏飞燕”。
1971年郭沫若在陪同外宾视察兰州的间隙,专程到甘肃省博物馆,在参观陈列室时,被铜车马武士仪仗队吸引,特别是对铜奔马赞不绝口,他让工作人员从展柜里取出,拿在手里观察良久,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他给铜奔马起了个既形象又好听的名字——“马踏飞燕”。
国家旅游局 1983年 10月把“马踏飞燕”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马踏飞燕”在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马踏飞燕在创作上运用了高度写实的手法。中国在先秦时代,雕塑尤其是纯粹的塑作品不是艺术的大宗。青铜器雕塑主要以拟形器或局部装饰存在。在造型方法上,与青铜器纹饰样也是装饰性强,写实性差。在这一点上与古希腊、罗马雕塑造型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但到了秦汉时代,塑不仅多起来,而而且在艺术手法上走向了写实的高峰,不仅体量巨大,而且深入细微,如秦陵出土的兵马俑以及铜车马就是这样的。汉代塑虽然不如秦代的高大与细致,但仍然保持了相当的写实性,相比秦代雕塑的静穆,更多了些运动感。马踏飞燕也是如此,比例匀称,造型精准,虽然没有过多细节的刻画,却概括性地传达出其基本形体与动势。
马踏飞燕是东汉青铜艺术的精品之作。马踏飞燕的造型方式,实际上沿用了通行于当时的奔马的形象,并且创造性地加上了飞鸟,既起到了实际中的固定作用,又增加了马飞奔的气势。但它不同于近现代个体艺术家的创作,而是一种程式化的创作模式,在形态上沿用了当时通行的奔马的造型,并且在马足下加上鸟形物以支撑稳定,这是一种创造。整体上看,马踏飞燕是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现,反映了汉王朝的强大与富底 。
马踏飞燕
(铜奔马·东汉)
(铜奔马:头部)
(铜奔马:前部)
(铜奔马:底部)
来源: 收藏家艺术品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