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出现多种珍稀鸟类(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

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北京湿地日”。在第十个“北京湿地日”(18日)当天,“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评选结果揭晓,雨燕、大鸨、大天鹅等30种鸟类倍受首都市民的喜爱。

北京昌平出现多种珍稀鸟类(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1)

“雨燕是最富有北京特色的鸟类之一,具有杰出的飞行能力,在高大建筑物上集群营巢,繁殖之后到非洲越冬,每年迁徙距离超过3万公里。”“大天鹅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迁徙季节在北京比较常见,优雅、漂亮,已经引起公众普遍的热爱……”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举办的“依法保护修复湿地,提升湿地生态质量”主题宣传活动现场,“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评选结果揭晓,雨燕、大鸨、大天鹅等30种鸟类榜上有名。活动现场还放归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和燕隼各2只、北京市一级保护动物白鹭1只。

北京昌平出现多种珍稀鸟类(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2)

北京雨燕掠过正阳门城楼。(新华社图片)

据介绍,“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评选活动于今年4月启动,10余万人次参与投票,总票数达39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野生动物保护领域专家开展了科学论证,确认这30种鸟均为在北京地区有自然分布,大众喜闻乐见且有一定生态或文化价值的物种。

北京昌平出现多种珍稀鸟类(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3)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众号对“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的科普介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介绍,《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于2013年5月1日起实施,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北京湿地日”。今年是《条例》实施十周年。十年来,共有47块湿地列入北京市市级湿地名录,总面积达2.7万余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46%。“十三五”以来,累计恢复建设湿地1.2万余公顷。在中心城区,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小微湿地和雨洪湿地建设,完成了西城区西海湿地公园、亚运村小微湿地建设;在城市副中心、新机场、永定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建设大尺度森林湿地,构建“林水相依、林水相融、蓝绿交织”的自然生态系统,解决“绿而不活”“有林无水”的问题;在生态涵养区和京津冀交界地区,推进延庆野鸭湖、密云穆家峪、大兴长子营等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湿地生态保育,进一步优化湿地生态功能。

北京昌平出现多种珍稀鸟类(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4)

北京湿地景观。

根据2020年度“国土三调”调查成果,按照《国际湿地公约》口径统计,北京市全市湿地面积已达6.21万公顷,较2008年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增加了1.07万公顷。湿地为北京近50%的植物种类、76%的野生动物种类提供了生长栖息环境,助力北京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贯彻落实《湿地保护法》,北京将以温榆河公园、南苑、康庄森林湿地以及沙河等湿地公园建设为重点,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利用有限空间,加强小微湿地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优化整合,保护好鸟类重要栖息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