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只给关羽张飞封侯 刘备关羽不肯放弃

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对着诸葛亮的门童报出了一长串头衔:“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那孩子闹蒙圈了:“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刘备也有点尴尬:“你只说刘备来访。”

刘备自报家门,除了“皇叔”是小说家言之外,宜城亭侯的爵位、左将军领豫州牧的官职,都是大汉朝廷正式加封的,委任状上盖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刘备受封的时候,传国玉玺经孙坚、袁术倒手后回到了朝廷。

刘备为何只给关羽张飞封侯 刘备关羽不肯放弃(1)

刘备三国茅庐的时候,已经跟曹操彻底撕破脸,但居然没白削爵免官,这就让人十分诧异了:是曹操不好意思落老朋友刘备的面子,还是罢免令在朝堂上遇到了阻力?或者是罢免令早已颁发,而刘备拒不承认?

刘备受封宜城亭侯、左将军领豫州牧的时候,曹操还不是丞相,更不是魏王,官渡之战前的曹操是武平侯、司空、行车骑将军,大汉天子刘协原本是封曹操为大将军的,但是为了照顾袁绍的情绪,曹操把这个位置让出来了。

曹操当丞相,是赤壁之战不久前的事情:“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秋七月,公南征刘表。”

建安十三年六月之前称曹操为丞相肯定是不对的,在建安二十三年前称刘备为宜城亭侯、左将军、刘豫州肯定是对的——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自立为王、自封大司马并正式辞去朝廷加封的官爵,他还一本正经地给大汉天子刘协打了报告:“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大司马汉中王……谨拜章因驿上还所假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

刘备为何只给关羽张飞封侯 刘备关羽不肯放弃(2)

按照汉朝规矩,加封列侯和二千石高官,是要将其召到朝堂或派出专使,当面送给他金印和紫绶。据《后汉书·志第二十四·百官一》记载,刘备受封的左将军相当于省部级,如果大将军到卫将军算元帅,四方将军就是大将军衔:“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皆金紫,位次上卿。”

司空曹操与左将军刘备“出则同舆,坐则同席”是符合礼仪的,一个是正牌三公(东汉以太傅为上公,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一个位次九卿,级别相差不是很悬殊,曹操身边的第一文官荀彧和第一武将夏侯惇,在当年的官阶都不如刘备:夏侯惇是建武将军、河南尹,位在州牧与郡守之间(以河南郡为尹,主京都,特奉朝请,不改其号,但减其秩),荀彧是侍中(侍中,比二千石,掌侍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尚书令(少府属官,秩千石,掌凡选署及奏下尚书曹文书众事,铜印墨绶),既不如四方将军,也不如十二州牧。

东汉一开始有九十八个郡、国,分属十二个州,豫州排名第一,曹操和徐庶的老家都在豫州:“豫州部郡国六,冀州部九,兖州部八,徐州部五,青州部六,荆州部七,扬州部六,益州部十二,凉州部十二,并州部九,幽州部十一,交州部七,凡九十八。其二十七王国相,其七十一郡太守。”

刘备为何只给关羽张飞封侯 刘备关羽不肯放弃(3)

州的最高军政长官是州牧或刺史(不同时期有不同称呼,州牧权限大于刺史,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曹操表刘备为豫州牧,陶谦之表未必获批,曹操之表基本等于圣旨),封国的实际掌权者为国相,郡的大头目当然就是太守,刘备曾任“平原相”、赵云曾任桂阳太守,这两个官职可能是平级,也可能是国相低于太守(封国也分王国、侯国,有的封国只有一县之地,国相相当于县令)。

到了东汉末年,豫州部辖区扩大,下辖颍川郡、陈郡、鲁郡、汝南郡、谯郡、弋阳郡、阳安郡、襄城郡、汝阴郡等九个郡,还有梁国、沛国两个封国(沛国和谯郡有交叉,曹操就是沛国谯人)。

曹操用刘协的名义封刘备为豫州牧,只是“遥领”而非“实任”,如果曹操经过考察,认为刘备跟自己是一条心,就有可能真把老家交给刘备打理。

刘备为何只给关羽张飞封侯 刘备关羽不肯放弃(4)

刘备于建安元年被曹操表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当时曹操之表,刘协百分之百批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刘备是在建安元年正式有了爵位:“列侯,所食县为侯国。汉承秦爵二十等,为彻侯,金印紫绶,以赏有功。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后避武帝讳,为列侯。关内侯,无土,寄食在所县,民租多少,各有户数为限。”

东汉的乡侯、亭侯后来也分成了两等,就是名号乡侯和都乡侯、名号亭侯和都亭侯,带“都”字的低半格,像关内侯一样,并没有固定乡、亭作为食邑。

刘备受封宜城亭侯、关羽受封汉寿亭侯,是高于都亭侯、关内侯的, 刘备有三个官爵,都是金印紫绶,正式场合往身上一挂,也是很拉风的。

刘备在称王称帝之前,也就是左将军和宜城亭侯这两个官爵比较拿得出手,他和孙权、刘璋互相吹喇叭抬轿子弄出来的官职,绝大多数人都不承认,刘备自己也不好意思提,所以他占据西川后,把诸葛亮的官职从军师中郎将晋升为军师将军之后,还授予了他更大权力:“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刘备为何只给关羽张飞封侯 刘备关羽不肯放弃(5)

读者诸君都知道,在拿下成都之前,刘备和孙权、刘璋做交易,把大家都抬得很高:“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璋推先主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先主亦推璋行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

跟朝廷正式任命的左将军领豫州牧、宜城亭侯相比,刘备知道自己的荆州牧、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纯属自娱自乐,是得不到天下公认的,所以诸葛亮的最高权限,还是“署左将军府事”,也就是刘备之下的二把手。

曹操顾念旧情,或者是不屑于在虚名上斤斤计较,他一直没有以刘协的名义剥夺刘备的官爵,刘备上表交还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他也置之不理,直到曹丕称帝,宜城亭侯才变成了监冶谒者、司金都尉(似乎相当于炼铁厂、兵工厂厂长)韩暨。

刘备为何只给关羽张飞封侯 刘备关羽不肯放弃(6)

刘备称王前一直以左将军、刘豫州自居,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武圣人关羽关云长:此公于建安五年斩颜良后受封汉寿亭侯,直到建安二十年辞世,这一爵位二十年没变,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部分荆州,封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新亭侯,关羽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也没有更改汉寿亭侯爵位。

刘备和关羽保持二十年或二十多年不变的官爵,原来都是曹操替他们争取来的,所谓三国争霸,其实是三个汉官打架,“三国三巨头”中没有僭越建号称帝的,只有曹操一人。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已经彻底撕破脸,曹操为啥不昭告天下免去刘备官爵并宣布其为叛军?刘备和关羽为啥抱着曹操主持加封的爵位不放?是曹操没有罢免之权,还是刘备关羽另有想法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