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的描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何区别)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同是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冠心病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有人问,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何区别?冠心病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究竟应该选哪个?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的描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何区别)(1)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何区别?

1)作用机制不同

阿司匹林是通过使血小板环氧酶乙酰化,减少血栓素A2形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是通过阻断血小板膜上的ADP受体,抑制活化血小板释放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2)对胃粘膜的刺激性不同

阿司匹林刺激胃的观念深入人心。阿司匹林对胃粘膜的损害不仅源于直接接触,即使被吸收入血依然可以通过其作用机制间接损害胃粘膜。氯吡格雷则不存在这两方面的胃黏膜损伤作用。但是,对于已有胃黏膜损伤的溃疡患者,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和血小板释放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从而阻碍新生血管生成和影响溃疡愈合,也同样有造成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的描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何区别)(2)

冠心病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究竟应该选哪个?

1)建议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的情况有:对阿司匹林过敏、阿司匹林抵抗、胃刺激症状不能耐受、严重的消化性溃疡。

2)不建议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的情况有:1)已有胃黏膜损伤的消化道溃疡患者:氯吡格雷在减少严重消化道出血事件中并无优势;因此指南建议对于此类情况还是首选阿司匹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组合用药,而不是换服氯吡格雷。一般推荐在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前12个月,每天服用质子泵抑制剂6个月保护胃黏膜;后6个月,可用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或隔天服用质子泵抑制剂。2)氯吡格雷抵抗:我国人群对氯吡格雷低反应甚至无反应的比例并不少。目前可通过基因检测筛查。

3)成本限制:氯吡格雷单价相对阿司匹林高。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的治疗中的描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何区别)(3)

因此,冠心病患者若无禁忌,建议长期口服首选阿司匹林,如果不能耐受可用氯吡格雷替代。当然,如果有支架植入等特殊情况,可能有相当长时间需要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具体选用药物,需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综合决策,在获益和风险中权衡利弊。

#清风计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