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惠州(70年前的10月15日惠州解放)

这一天,就是一首歌、一支舞,把古城沸腾起来;也就是一首歌、一支舞,让古城百姓几天来的惶恐、困惑、焦虑、紧张心理压力消除;也就是一首歌、一支舞,使古城百姓对解放后的日子有了新期待!

三十年前的惠州(70年前的10月15日惠州解放)(1)

1949年10月,惠州市民在水东街欢庆惠州城解放。惠州日报杨建业翻拍

这一天,是70年前的今天1949年10月15日!这一天,惠州人永远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1949年10月15日,不费一枪一弹,

惠州城解放了!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从赣州出发,取道信丰、定南,于10月9日与粤赣湘边纵队领导机关会师龙川佗城。10月上旬,敌109军196师开始仓皇撤出惠州,仅剩下地方反动武装300余人组成“反共救国军”,撤到江北潜伏。降临在古城惠州这片土地上的,是黎明前的黑暗。

外有国民党军队窥视,“真空”的惠州城危在旦夕,若不及早解放惠州,惠州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无法保证。

10月15日

粤赣湘边纵队东一支队司令员蓝造亲自率领东一支司令部和独三营500多人从淡水出发,经永湖等地,当天下午到达惠州城郊。此时,侦察队约20人已在上午进入惠州城,并与当地开明绅士叶仁雄、张友仁、林振雄取得联系。

三十年前的惠州(70年前的10月15日惠州解放)(2)

1949年10月15日,边纵东江第一支新编独立三营在惠州府城下埔集结侍命进城。(资料图片,严艺超翻拍)

解放军大部队陆续进城。15日下午,战士们开始分组到惠州各处宣传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

三十年前的惠州(70年前的10月15日惠州解放)(3)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边纵一支队开进惠州城。(资料图片,严艺超翻拍)

10月16日

16日,两广纵队第三师和边纵独立第二团抵惠州,成立以蓝造为主任、共9人组成的惠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对惠州实行军事管制。

三十年前的惠州(70年前的10月15日惠州解放)(4)

解放军进入惠州城盛况。(资料图片,严艺超翻拍)

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新编独立第三营一连文化教员郑志强回忆称,两广纵队在击败了国民党154师之后进入惠州城,独三营全体战士列队欢迎这批很多讲客家话的“老大哥”,“我们还在中山公园的广场里开联欢会,互拉歌子,高呼口号,响彻夜空,那时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中共九连地委、东江第二支队机关报《粤赣报》在当天的报纸上发布了惠州在10月15日解放的消息,自此,惠州揭开了历史新篇章。

东江重镇惠州解放,除了《粤赣报》,当时还有多家报纸给予关注。

1949年10月26日,《大公报》以《惠州解放前后蒋党临走大肆搜劫 解放军到秩序恢复》为题,报道惠州解放前后的社会状况。该篇报道称,“驻惠州的蒋党残余匪军徐东来部于十月十四日下午五时逃出惠州城,向樟木头亡命,解放军的先头部队跟踪追击,于十五日下午二时零五分进入惠州城垣,这座被蒋匪先后蹂躏了二十多年的东江第一大城,从此重归人民的怀抱。”

三十年前的惠州(70年前的10月15日惠州解放)(5)

惠州解放时热闹的水东街。(资料图片,严艺超翻拍)

1949年11月16日,《大公报》又以《从枷锁中解放出来 惠州人民庆祝翻身 十万乡民进城参加盛会 牵牛抬猪来慰劳解放军》为题,报道解放后新生的惠州,称惠州举办党政军民联合庆祝人民政府成立暨广州、惠州解放大会,同时盛大劳军。惠州“府县两城各街道搭起十几座大牌坊,家家户户悬挂五星国旗,鲜红灿烂”。

三十年前的惠州(70年前的10月15日惠州解放)(6)

惠阳马安庆祝惠州解放部份人员合影。(资料图片,严艺超翻拍)

惠州解放时,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惠州著名画家黄澄钦只有10岁,多年以后,他在《鹅城旧事——惠州风俗图说》一书中回忆惠州解放的第二天:“解放军进城后的第二天,街上就热闹起来;从中山西平湖门到水东街,行人熙熙攘攘,解放军两三人一组在街上教市民唱歌,很快‘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声响彻惠州城;三名解放军跳起洋鼓舞,他们按鼓点节奏向前行,还会热情地招呼观看的小孩‘小鬼来跳舞’,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大家一个人搭着一个人的肩膀形成一条人龙在街上行走。”

三十年前的惠州(70年前的10月15日惠州解放)(7)

惠州人民庆祝东江全境解放。(资料图片,严艺超翻拍)

黄澄钦回忆道:“这一天就是一首歌、一支舞,把古城沸腾起来;也就是一首歌、一支舞,把古城的百姓几天来的惶恐、困惑、焦虑、紧张的心理压力消除了;也就是一首歌、一支舞,使古城百姓对解放后的日子有了新的期待,展望新中国的未来。”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