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定居的城市二三线城市(适合居住生活的三四线城市)
六十年前的庚子年前后,我国经历了一个“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今年又到庚子年,中国大地上再次遭遇的这次新中国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疫情。也是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新的课题。随着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人民一齐涌进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全国各二线大城市又以各种各样的政策补贴等吸纳人才人口的方式,都想挤进所谓的新一线城市。在这疫情爆发的当下,我们应该认识到,和这次的疫情爆发,大城市爆发传播的速度更快,影响更深远。其实伴随着超市规模越来越大都会出现城市拥堵、高房价、环境污染、幸福指数低等等弊端。大城市越来越不堪重负。
现在是时候应该引导人们追求“幸福指数”、“健康城市”、“绿色城市”,以减少“大城市病”的深度传染。
其实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铁高速公路网,就是去全国各地的小山村,基本上所有的道路都已经硬化了。由于大城市的发展空间扩展空间都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而三四线城市在各种各样的空间扩展上空间会越来越大。未来中小城市休闲、娱乐的需求只会多不会少,三四线城市的长三角做的是最好的。如果你去看长三角城市群,几乎每一个小城市都有各具特色的细分支柱产业,而且与核心城市上海、二级核心城市杭州、南京形成明显的产业梯度,承接着一二线的人口、产业溢出。例如无锡的精密机械及汽车配套零部件,常州的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嘉兴的纺织业和电器机械等等。
中国的几千年以来的国情是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未来,小城市的成长,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才是更辽阔的希望之疆。
总体来说,这一轮的房价上涨,实际也是人口的重新分配。大城市人口外溢、二线争夺人口,三四线小城市吸纳大量的农村人口。吸纳一线城市外溢资源崛起的卫星城市、通过地区经济转型获得发展新动力的小城市——他们不会成为大城市的附庸,而是会形成独立产业的强城。有很多在一二线城市的打工人群。但他们的老家在三四线,当产业转移或者大城市溢出效应,他们的的收入低,但他们房价压力也小;教育、医疗资源缺失,但他们对好学校、好医院的渴求很大;一线居民背着高负债买房子,而三四线通过更多消费提升生活质量。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一二线的资源、品牌的市场竞争已经接近饱和,三四线则是他们的新主场。这期间,将会催生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也会出现类似于“拼多多”的商业奇迹。实际上,一二线和三四线的市场是割裂的。一二线做过的生意,到三四线,值得重新再做一次。未来小城市休闲、娱乐的需求只会多不会少。
大多数的小城市面积不是很大,与自然山水能够保持密切的联系,城市处在山水、乡村、田野的包围之中,能够与山水自然相融洽,维持一定的生态平衡和绿色空间,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再就是社会结构不复杂,流动人口不多,社会矛盾问题不突出,相对而言,社会比较安定,贫富分化不严重,社区规模不很大,比较容易加强社区管理和建立人与人社会的和谐关系。还有就是许多中小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的民族、地方文化,以及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特色鲜明,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多元化的特征与魅力,可以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个性特色的城市。这是建设宜居城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最后大家觉得中小城市规模比较小,就近就业的机会比较少,但一二线城市的土地、产业、服务的饱和,相信未来的三四线城市会在这方面更加友好。由于目前城市的承载空间很大,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容易改善,不会出现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交通严重拥堵现象,具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宜居条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