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航空公司机队数量(俄罗斯航空工业)
俄罗斯航空工业,第三期。
苏联三大民用飞机设计局,图波列夫、伊留申和安东诺夫,图波列夫是名气最大的。
但是说来也搞笑,图波列夫本人,这个飞机设计大师,在苏联的大清洗运动中,被关进监狱,判了无期徒刑。后面的很多年,都是以罪犯的身份在设计飞机。
和图波列夫相比,伊留申的名气小了点,但是他以及他领导的设计局,也为苏联的航空工业,尤其是民航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代表飞机,就是著名的伊尔系列运输机。
说到伊尔飞机,就不得不说咱前面讲到的,让赫鲁晓夫很受刺激的一架飞机,伊尔-14。
1955年,赫鲁晓夫坐着这个双发的活塞飞机,飞到日内瓦,看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超级星座四发大飞机,不自觉地想起了一首歌:我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车里。当时这位苏联最高领导人,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然而,这件事,咱换个角度看。赫鲁晓夫为啥要坐伊尔-14这个双发小飞机去开大会呢?难道是怕飞机太大了费油?咋可能呢,还不是因为手头没有更大的了。
换句话说,双发飞机伊尔-14,当时已经是苏联民航工业的门面了。
伊尔-14从1954年开始拉客之后,生产了1300多架。中国从1955年开始,也买了四五十架。当时这些飞机可是国内航空运输的主力,也是新中国领导人的第一代专机。
1958年,在陕西,发生了中国民航第一次机毁人亡的空难。这次空难摔的飞机,就是伊尔-14。当然,这个第一次,虽然不光彩,但是也不能说明伊尔-14就不安全。实际上这飞机相当不赖,皮实耐操,机场条件差点也没事,而且还有机翼尾翼螺旋桨的除冰防冰功能。
伊尔-14成功之后,伊留申又接了个大活,研制四发涡轮螺旋桨飞机,伊尔-18。这飞机比伊尔-14大多了,能拉上百人人,这在当时,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大型客机了。
飞机空间更大,四个发动机也更安全,所以伊尔-18理所应当地取代了小老弟伊尔-14,成了很多国家的首脑专机,其中也包括中国。1965年,周总理就坐着这个飞机,从中国起飞,跨越12000公里,访问了非洲。
也因为这个新型号的成功,伊留申获奖了,1960年的列宁勋章。
这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手越来越热,1962年,推出了更带劲的飞机,伊尔-62。这个飞机,你看它的描述:“四发涡轮风扇发动机,载客可以达到将近200人,航程10000公里,可以从莫斯科直接飞到纽约。”这几句话,每一句拎出来都很有劲儿。
1963年首飞时,伊尔-62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喷气客机,妥妥的旗舰机。既然是旗舰机,又要说到首脑专机了。
先问你个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哪一年?是1971年,第26届联大,我相信很多人都能答上来,历史考试必考题啊。
那我再问了,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在联大会议上发言,是哪一年?这很多人就懵了,冷知识啊。那是1974年的第29届联大,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带队去了联合国。更冷的知识,代表团坐的飞机,就是伊尔-62。
这种体量的飞机,肯定也不是走量的,所以总产量并不大,将近300架。现在绝大部分都进博物馆了。除非,你去咱们东北的邻居,朝鲜,还有机会感受一下。
伊尔-62这个飞机的辨识度很高,发动机在飞机尾部,也就是尾吊的。其实发动机装在尾巴上的飞机并不少,但是装四个的可真不多见。你见到伊尔-62,大概率一眼就能认出来,如果认错了,那指定是见到VC-10了。
VC-10是英国产的一个客机,发动机也是尾吊的,也是四发,1962年首飞,比伊尔-62早了一年。所以,当时江湖上就理所当然地传出来消息,说伊尔-62抄袭了VC-10。但是,说这话的,也没啥证据,可能也就打打嘴炮泼点脏水。
在这插一嘴,发动机装在飞机尾部,也就是尾吊式发动机,有啥明显的优缺点?为啥现在主流的飞机都不这么干了,都吊在机翼下面?
咱先看看把发动机挂在机翼下面有什么优点。首先最直观的,发动机在机翼下面吊着,是不是离地更近?发动机离地近有个好处,维修方便呀!不然大飞机那么高,你再把发动机装在尾部,机务每次修发动机都爬高上低的,不骂娘吗?
第二个优点,就是可以平衡升力导致的机翼变形。这个也好理解,因为机翼的升力是向上的,这升力可几十上百吨呢。这么大的升力,就会让机翼往上顶弯。
往上弯那可不好,次数太多了会金属疲劳的,保不齐就断了。那如果搞两个发动机挂在机翼下面,那十好几吨,使劲往下拽,是不是就可以防止机翼往上弯?很简单吧。
那既然发动机吊在机翼下面这么好,为啥还有一些飞机要把发动机装在尾部呢?翘得那么高,难道是怕发动机离地太近,大妈往里面投币祈福吗?
其实不然,这些发动机也想挂下面,但是没办法,飞机太矮了,发动机吊在那,离地太近,容易擦着地啊!发动机离地太近的痛苦,波音是深有体会。实际上,你看凡是把发动机装在尾部的飞机,都不是很大,支线小飞机居多。
发动机装在飞机尾部,除了太高,不好修,还有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会导致飞机头重脚轻。一台发动机好几吨重,而且为了传递推力,还要再设计很结实的受力结构。最终,就导致飞机的尾巴太沉了,一不小心机头就翘起来了。
像伊尔-62,四台发动机在后面,为了保持飞机的平衡,就要在飞机前面加配重。如果飞机拉人拉货了还好,把人或者货物安排得靠前一点。但是如果坐的人或者拉的货太少,用啥配重呢?
有一个未经查证的江湖传说, 伊尔-62采用了一个很简单粗暴的设计,就是在飞机的机身前部设计了水箱。如果飞机的重心调不过来,前面太轻了,就往水箱里面加水,加满之后能有好几吨重,使劲往下压机头。这么做,肯定会更费油,但是咱苏联最不缺的就是石油啊!
另外,伊尔-62还有个设计挺有意思,而且不是江湖传说。飞机拉人拉货装满之后,飞到目的地,乘客要下飞机。这一下不当紧,平衡被打破了,这一二百人本来给飞机配重呢,一下飞机,这重心不是又靠后了吗?保不齐机头就会翘起来,多危险。
为了防止机头翘起来,伊尔-62又设计了一个结构,叫“尾撑杆”。飞机落地之后,把尾撑杆拿出来,顶住机尾,防止乘客下飞机之后飞机机头翘起来。
这些设计,虽然能解决问题,但是这毕竟是给失败的设计打的补丁,能用,但不好用,更不好看。
不难想象,这个苏联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产的飞机,现在肯定很冷门了,你想尝试,都不好找。除非,你去咱们东北的邻居,朝鲜,还有机会感受一下。
在这插一嘴,朝鲜的领导人,地表最强八零后,金正恩同志。掌权之后第一次出访,是2018年,去的大连。当时金委员长坐的飞机,就是伊尔-62。
不过,金委员长最有名的一次出访,是同样在2018年,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的会面。那一次坐的飞机,是租的中国的波音747,没有坐自己的伊尔-62。但是这不代表伊尔-62没去新加坡,也去了,拉的保障物资和随行人员。
说到这,我又想起我去朝鲜旅游的计划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想去平壤看看,看看不一样的景色,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也看看那些很难见到的老物件儿。
伊留申本人在1970年退休,所以1963年起飞的伊尔-62,应该是这位飞机设计大师的最后一个作品了。但是,伊留申设计局的故事没有结束,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的故事更没有结束,咱们后面接着聊。
欢迎点个关注,防止迷路。我是马卡耶夫,下期见了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