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木里火场复燃救援情况 夜晚争渡挺进灾区
朱峥任 巫明杰 封面新闻记者肖洋 见习记者罗石芊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接到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调令后,凉山州消防救援支队立即启动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预案,集结支队全勤指挥部、轻型地震搜救队,共计15车60人赶赴雅安市石棉县。
等待船只 挺进“孤岛”灾区
此次地震,地处雅安市的石棉县受灾情况严重。特别是地处大渡河峡谷的王岗坪乡等地由于地处峡谷地带,地震造成大量滚石阻断道路,给救援行动造成较大困难。
救援人员途径危险地形区
9月5日傍晚,在凉山州消防救援支队赶赴灾区增援过程中,由于道路交通中断,人车均无法通行,而地处大渡河峡谷的王岗坪乡等地已经成为“孤岛”,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只能在石棉县新民藏族彝族乡海耳村等待船只,计划乘船深入灾区。
河畔边救援人员携带的照明灯配上河边的路灯将码头照得通亮,运送伤员的船只陆续向海耳村驶来,支队消防救援人员一马当先跳上船只,“再来一个兄弟,帮忙抬一下,小心,担架慢慢传下去。”救援人员将伤员妥善安置好,但由于仍然不能到达核心区域,大家都显得很焦急。
主动请缨 夜晚仅能靠手电筒争渡
9月5日晚11时,对岸通信中断,凉山州消防救援支队决定派出1船5人的突击队前往对岸了解情况。
“我去”“我先上”,队员们纷纷主动请缨,虽说消防员平日里也经常开展舟艇训练,但由于夜晚光线较暗,同时夜晚的大渡河上升起了雾气,能见度更低,就算在强光手电筒的照明下,前方还是一片黑暗,即使之前开展过舟艇训练,在场所有人也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在船上,根据指挥员命令,1名队员负责照明前进方向,1名队员时刻观察提醒,五名队员最终成功抵达对岸。
救援人员前往撒拉池沟
有了前方队友的成功实践,9月6日凌晨,后续队员也陆续成功过河。
在漆黑的夜晚里,全体队员就着街边昏暗的灯光吃完了盒饭,在本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赶赴临时休息场所。奔波忙碌一天的他们在街边、楼道和车库里随便找个地方坐着、躺着,进行短暂休整,以便能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第二天的救援中。
伴随着鼾声和微弱光亮,时不时有人因为余震从睡梦中惊醒。
开展救援 抓住“黄金72小时”
9月6日一早,凉山州消防救援支队共计30名队员分为1个营救小组和2个摸排小组,分别前往撒拉池沟、挖角村8组、9组开展搜救,帮助抢救生活物资、转移疏散人员。
“听说近的地方也要走一个小时,远的地方可能要走三四个小时”“希望能早一点到就好了”。简单询问本地向导方向和路况后,消防救援人员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
9月5日晚,五名救援队员夜晚争渡
一行搜救组队员往撒拉池沟方向走去,但他们却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6处山体滑坡,4处道路垮塌,最长的有接近100米难以通行。
滑坡的山体全是碎石和细沙,踏一脚,石子和沙砾哗哗地往下滑。一侧是峭壁、一侧是山崖和湍急的河水,但前方就是群众。救援队员系好了安全绳、屏住了呼吸,听着自己“砰砰”的心跳,小心翼翼地渡过了滑坡、垮塌路段。最终,搜救组在撒拉池沟营救被困人员6名,疏散群众28人。
在挖角村,来到现场的消防救援人员立刻投入到搜救工作中,“有人吗?有人吗?…”,队员们边询问,边搜索。
在搜救的途中,得知1位老奶奶因腿部受伤被困家中,他们立即赶去老奶奶家中。老奶奶家所在位置在一处山坡上,且老人患糖尿病、脑梗,现场余震不断,情况紧急。经过商议,救援人员背起老人,其余人员做好保护和替换工作,经过3个多小时接力背负,汗水打湿了所有队员的衣服,终于成功将受困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救援人员背当地受灾村民下山
“谢谢你们!”老人质朴的话语打动着每一名队员的心。最终,消防救援人员在挖角村营救被困人员2名,帮助5家住户抢救生活物资及家禽家畜,共转移疏散群众50余人。
完成各项工作后,6日傍晚,消防救援人员来到当地集中安置点协助群众搭好了帐篷。而当前正处在救援黄金72小时内,救援队伍依旧不敢马虎,对受灾人员的救援行动还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图片由凉山州消防救援支队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