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斜塔名人故事(那年今日)

比萨斜塔名人故事(那年今日)(1)

5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66年2月8日,由于人们担心建筑史上的瑰宝比萨斜塔会因为持续发生着的微小倾斜而毁于一旦,大批建筑学、力学专家们汇集意大利,试图采取措施,来阻止这座塔的继续倾斜,但当时的努力无济于事,比萨斜塔仍持续斜倒着。50年过去,如今的比萨斜塔是否亦如当年,斜的“倾国倾城”、歪的“绝世独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它的传奇故事吧!

揭开比萨斜塔的神秘面纱

比萨斜塔名人故事(那年今日)(2)

比萨斜塔,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1987年4月,国际古迹遗产理事会提名将比萨斜塔确立为世界遗产。

比萨斜塔始建于1174年,历经176年的坎坷过程才终得以修成。最初的设计本是座普通的垂直钟楼,但因其建造在古河流泥沙冲积的平原上,地质松软,且地基处理过浅,塔身又建由巨石,重量太大,因此终成斜塔。

探寻比萨斜塔的塔中故事

建成后的比萨斜塔一直不断持续倾斜着,特别是1829年至1910年间,它以平均每年倾斜3.8毫米的速度加快倾倒。历经600年风雨沧桑的它,塔身倾斜度已经达到5.3度,偏离中心4.4米,对于一座高54.5米的建筑已是岌岌可危,但它却在1972年的地震中倾而不倒,巍然屹立。

比萨斜塔名人故事(那年今日)(3)

在1590年,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自由落体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持续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打破了人们对自由落体的偏见。比萨斜塔也因此蜚声海外,美名远扬。

见证比萨斜塔的扶正手术

为了抢救日歪月斜的比萨斜塔,意大利政府和全球建筑专家想尽办法。在1930年,有人曾提出给塔基灌浆,做加固处理,但实施后见效甚微。1965年和1973年意大利政府出高价1万至2.5万英镑向世界各国征集纠斜方案,几十年间,数十位建筑学家前来“抢救”,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990年,意大利政府无奈为了保证游人的安全,彻底关闭了比萨斜塔,并于1992年正式成立比萨斜塔拯救委员会,向全球征集能够扶正比萨斜塔的解决方案。

最终我国方案中标施工,工程于1999年10月开始,采用斜向钻孔方式,从比萨斜塔北侧的地基下缓慢向外抽取土壤,使北侧地基高度下降,斜塔重心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北侧移动。倾斜角度回到安全范围之内,上百年的比萨斜塔“扶正”手术终于圆满成功,不仅保持了它的“歪美人”特色,又保证了比萨斜塔“斜得安全”。

在2001年6月,关闭了十年的比萨斜塔又重新向全球游人开放,并可以登塔观光。沉默了十年的比萨小镇也再次欢快热闹起来。游客纷纷在照片中做出“扶住”比萨斜塔的姿态,表达自己对它的珍惜和喜爱。

“比萨斜塔”在中国

无独有偶,中国四川马尔康县的直波碉楼建成300多年,整体高43米,直波北碉下面的基石受水流侵蚀,经测量后发现倾斜了2.3米,超过了一般建筑倾斜值。而且历经1933年叠溪大地震、1976年松潘大地震、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三次大地震屹立不倒,被誉为中国版“比萨斜塔”。碉楼由石块层层垒砌而成,中间黄泥夯打结实,墙壁近1米厚,从下往上是锥形结构,因此稳固异常。2012年11月,这座碉楼引起各界关注,我国相关部门也正在准备对这座碉楼进行修缮,保护文物同时确保周边居民安全。

比萨斜塔名人故事(那年今日)(4)

看了这么多,你是否动心了呢?除夕已过,团圆饭吃完,迎来新的一年。欧洲行越来越火,你要不要与家人一起,亲自前往比萨小镇,也“扶一扶”那扶不正的比萨斜塔呢?要是觉得太远,不妨去成都看看我们中国版“比萨斜塔”,感受一下这同样的“倾国倾城”的歪斜!

大家都在看 ↓

比萨斜塔名人故事(那年今日)(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