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陈皮养生课堂(马博士女性养生馆)

湖北陈皮养生课堂(马博士女性养生馆)(1)

开篇小序:

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每个人的愿望,也是每个人的责任。马博士讲坛专为女性朋友开设“养生馆”中医健康科普系列。

希望通过对药食同源、四时养生、未病先防和医养结合等内容的介绍,传播中医养生知识,解答女性朋友的疑问和困惑,将养生融入到您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您学会做自己的“养生”专家!

同时也非常欢迎大家分享养生心得,相互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养生方法和途径,因人因时因地而宜,避免误区,让更多的朋友受益!

理气燥湿化痰,可升可降之陈皮

陈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称为橘柚,又名橘皮,列为上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入药分为“陈皮”和“广陈皮”。

湖北陈皮养生课堂(马博士女性养生馆)(2)

湖北陈皮养生课堂(马博士女性养生馆)(3)

广陈皮,主产于广东新会、江门、四会,为广东地道药材,“十大广药”之一。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

普通陈皮

湖北陈皮养生课堂(马博士女性养生馆)(4)

湖北陈皮养生课堂(马博士女性养生馆)(5)

广陈皮

陈皮性温,味苦、辛。

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本草备要》辛能散,苦能燥、能泻,温能补、能和。同补药则补,泻药则泻,升药则升,降药则降。为脾、肺气分之药。

《雷公炮制药性解》:陈皮辛苦之性,能泄肺部。金能制水,故入肝家,土不受侮,故入脾胃,采时性已极热,如人至老成,则酷性渐减,收藏又复陈久,则多历梅夏,而烈气全消,温中而无燥热之。

陈皮的日常应用很多,今天重点与大家分享陈皮泡水的用法:

冲泡方法

湖北陈皮养生课堂(马博士女性养生馆)(6)

直接冲泡法:与一般泡茶方法相似,取陈皮3-5克,掰成小块,投入茶碗中,可选用盖碗,用开水冲洗,浸泡1分钟,倒掉茶汤,这一步称为洗茶“醒皮”。然后再注入开水,闷泡片刻,约1分钟,再浸泡3-5分钟,即可饮用。

湖北陈皮养生课堂(马博士女性养生馆)(7)

煎煮法:取陈皮约3-5克,清水洗净,放入容器,加入约500ml冷水(建议使用矿泉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煎煮5-10分钟左右,出汤即可饮用,时间越久味道越浓,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注意事项

1、陈皮冲泡代茶饮,建议选择3年以上的广陈皮,口感、效果更佳。

2、陈皮冲泡不建议长时间的“闷泡”,煎煮法效果更佳,高温煮泡中,陈皮的营养物才能充分的释出,更有利于吸收。

3、陈皮茶不能长期不间断的服用,每次用量一般不宜过大,3-5克即可,因为陈皮性温燥容易助热,对于阴虚内热、胃火旺盛或胃酸较多以及孕产妇、哺乳期妇女更应注意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4、不建议在家自己制备陈皮。陈皮的制备过程很复杂,不单是把橘子皮晾晒就行,很容易发霉虫蛀,如果处理不好,对健康有害。

5、陈皮市场良莠不齐,价格高低不一,对于每个人来讲,选择适合的就可以,一般3-5年的正宗陈皮就能满足日常使用。

陈皮的常用搭配

陈皮水可以与很多药食同源的品种进行搭配,增加其功效,例如:

1、陈皮配佛手

湖北陈皮养生课堂(马博士女性养生馆)(8)

具有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等作用。适用于肝气犯胃见胃脘胀满痞闷,胃痛呃逆,嗳气(打嗝)等症。

2、陈皮配玫瑰花

湖北陈皮养生课堂(马博士女性养生馆)(9)

增强疏肝理气解郁的功效,还能美容养颜,更适合女士服用。

3、陈皮配荷叶

湖北陈皮养生课堂(马博士女性养生馆)(10)

增强理气开胃、去燥化痰、生津止渴的作用。

4、陈皮配杏仁

湖北陈皮养生课堂(马博士女性养生馆)(11)

具有降气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咳喘,痰多。

5、陈皮配生姜

湖北陈皮养生课堂(马博士女性养生馆)(12)

可以祛风散寒、健脾化痰,适用于风寒感冒轻症。

作者简介:

马毅,医学博士,高级健康管理师。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健康科普特聘专家,首都“爱家讲堂”特约健康指导专家。

北京老年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主任,擅长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生殖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不孕等)、月经异常(周期、经期紊乱、痛经、经期紧张综合征等)、带下异常(阴道炎、盆腔炎等)等疾病的中、西医综合调理。对中老年妇女在更年期和老年期面临的疾病风险独创了全周期整体预防方案。

创办新式健康管理门诊(预防保健门诊),主张在功能下降期、疾病早期和病后康复阶段重视机体的功能保护、改善和康复;在全面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健康指导方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